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图说天下     
我国"一箭双星"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卫星2月12日13时0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八、二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工程第五、六颗组网卫星。本次发射是北斗三号工程第三次全球组网卫星发射,也是农历鸡年中国航天的"收官之战"。  相似文献   

2.
图说天下     
我国成功发射第五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3月9日19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四颗导航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变轨、在轨测试、试验评估,适时入网提供服务。北斗系统建设先后经历了北斗一号系统、北斗二号系统、北斗三号系统三个阶段,目前北斗一号4颗试验卫星已全部退役,从北斗二号首颗星起算,我国已发射54颗北斗导航卫星,距离北斗三号系统建成,仅一步之遥。  相似文献   

3.
资料卡片     
20世纪中国航天空间科技十大历史事件1、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太空时代。2、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3、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东方红二号”实验通信卫星,标志中国航天空间科技进入应用阶段。4、198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宣布,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承担国际搭载和卫星发射业务。5、1988年9月7日,“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  相似文献   

4.
图说天下     
正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量子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随着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人类将首次完成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里约奥运会闭幕燃烧了17天的奥运圣火,在久负盛名的马拉卡纳体育场缓缓熄灭,第三十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当地时间8月21日晚正式落幕。里约热内卢作为第一座位于南美洲的奥运之城,给全世界留下独特而不凡的精  相似文献   

5.
2012年11月19日,我国首颗民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环境一号卫星C星成功发射。12月9日,环境一号C星成功获取首幅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图——郑州地区图像。影像图图像清晰,层次分明,信息丰富。环境一号C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成像能力。相比光学成像卫星,环境一号C星对地观测效率大幅提高,大  相似文献   

6.
热词     
正量子卫星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向建造几乎不可破解的天基量子通信网络迈出了第一步。量子卫星的真正身份仍然是通信卫星,唯一不同的是,它靠量子来传递信息,可以向外发射量子。这颗重631公斤的卫星以我国古代哲学家、科学家墨子命名,墨子被誉为历史上进行光学试验的第一人。"墨子号"将在距地球表面500公里的高空运行至少两年时间。在此期间,"墨子号"  相似文献   

7.
“5、4、3、2、1——一点火……”,刹那间,地动山摇,火焰进发……继我国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之后,“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8.
《支部生活》2004,(12):45-45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业务型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10月19日9时20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业务型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C星,在西昌发射升空。这次发射的C星达到国际新一代同类气象卫星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四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一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相似文献   

10.
信息网站     
“双星计划”首星成功发射2003年12月30日凌晨3时6分18秒,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中的第一颗卫星—————“探测一号”赤道星送入了太空。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探测一号”卫星升空后准确进入近地点高度为555公里、远地点高度为78051公里的预定卫星工作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探测一号”卫星重约350公斤,设计寿命18个月,它将和于2004年发射的“探测二号”极轨星,分别运行于目前国际上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尚未覆盖的重要活动区,主要用于研究太阳活动、行星际磁层空间暴和…  相似文献   

11.
1960年11月,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实验成功。1964年10月,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1967年6月,第一枚氢弹空爆实验成功。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一号”发射成功。1975年11月发射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首次发射获得成功。1980年5月,第一枚洲际导弹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12.
2019年9月19日14时42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一声巨响震撼大地,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拔地而起,成功将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研制的“珠海一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至此,哈工大已累计成功研制发射19颗卫星,令人叹服的“硬核”实力证明了其科技创新能力之强。“黑龙江向科技创新要新动能,哈工大责无旁贷。”哈工大校长表示,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哈工大已成立多家“新字号”高科技企业,哈工大卫星激光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该公司形成了卫星激光通信产品的上下游产业链,年产百余台套卫星激光通信终端,这在世界范围内还是首家。  相似文献   

13.
读图     
正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图/新华社)8月4日,河北省邢台市经济开发区大贤村,抗洪官兵撤离,百姓洒泪挥别。(图/视觉中国)8月9日,七夕节,川内40多名汉文化爱好者齐聚绵阳,开展了一场穿针乞巧比赛,让市民更多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图/视觉中国)  相似文献   

14.
热词     
<正>碳监测卫星12月22日凌晨,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我国首颗二氧化碳监测卫星发射升空。过去150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28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上升到400ppm,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发的温室效应被认为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利用卫星监测二氧化碳成为科技发达国家竞争的焦点。2009年日本发射了世界首颗温室气体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15.
图说天下     
正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号10组卫星7月19日8时19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二号丙遥四十九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三十号10组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本次发射也是遥感三十号系列卫星的阶段性收官之战。遥感三十号卫星采用多星组网模式,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6.
正完美收官,星耀全球!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此次发射的卫星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经过一系列在轨测试入网后,我国将进行北斗全系统联调联试,在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能指标优异基础上,择机面向用户提供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全球定位导航授  相似文献   

17.
李文东 《世纪桥》2012,(16):26-28
东风基地,就是今天闻名遐迩的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前身,组建于1958年,是我国组建最早的导弹与卫星发射基地,1960年因发射我国第一枚地地导弹“东风一号”而被外界称为东风基地。上世纪70年代末,因为编制体制大调整,这里完成了导弹试验的使命,全面转向卫星和飞船的发射,并对外开放,名称随即被确定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时间11月25日2时1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遥感三十号02组卫星采用多星组网模式,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0月15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在长征二号F火箭的托举下,将我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10月16日,内蒙古四子王旗,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平安着陆;10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载人飞船“神舟”及其运载火箭“神箭”,被授予“中国第一世界名牌”称号。如此巨大的成功和荣誉,令全世界对“神舟”、“神箭”的主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给予更多的关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一家具有光荣历史的国有独资特大型企业。在它47年的历程中,书写了震惊世界的“两弹一星”辉煌,记录了成功发射五艘飞船、60…  相似文献   

20.
时事图览     
我国成功发射"海洋二号"卫星8月16日,载有"海洋二号"卫星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当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二号"卫星送入太空。"海洋二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主要任务是监测和调查海洋环境,是海洋防灾减灾的重要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