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要多积尺寸之功。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要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要管好自己的生  相似文献   

2.
正一点一滴见精神,一事一情有严实。"三严三实"不仅体现在大是大非上,也表现在日常的小事小节中。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最能反映一名干部的党性、人品和作风,最能看出一名干部严不严、实不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践行三严三实要落细落小,注重细节小事。《尚书·旅獒》记载,周武王灭了商朝,安定天下,声威显赫,四方来贡。旅国进献獒犬一只,高大威猛,善晓人意。  相似文献   

3.
正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抓早抓小、治于初萌,能够有效消除"破纪"隐患,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免于腐毒危害。在四种形态中,第一种形态是基础也是关键,落实第一种形态,抓的是"小事小节",但关系的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局。实践运用第一种形态可以绘好"五幅图"。绘准站位"大局图"。要正确处理"树木"与"森林"的关系,要转变思维观念,从破除"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去处理"的老  相似文献   

4.
廉政短信     
《军队党的生活》2013,(9):77-77
大事小事依法办事,大节小节守廉为节。——周伟业  相似文献   

5.
牛国顺 《唯实》2007,(7):28-32
小节与大节的关系是辩证的。小节中也有政治、有方向、有导向。小节与大节紧密相连,小节不拘则大节难保。防止在小节上开始演变,就要注意:不能以小节问题"不止我一个"来原谅自己;不能以在小节上犯错误"一次不要紧"来开脱自己;不能以小毛病"有一点无所谓"来放纵自己。党政干部要确立正确的小节观,必须处理好自己的生活作风、情趣爱好、非分之想、朋友圈子与小节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常提醒自己     
郑培民同志自从走上领导岗位以来,时常提醒自己:用权严格按党性原则办事,律己注意从点滴小事做起。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胸怀要宽广,办事公道正派,大事不糊涂,‘屁股’上要干净……切实做到大浪淘沙,警钟长鸣,牢记宗旨,永葆本色,慎独、慎微、慎始、慎终”。无论社会如何变化,诱惑怎样翻新,他始终顶得住歪风、经得起诱惑、管得住小节,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清正廉洁、一身正气、严于律己、敢子  相似文献   

7.
老子说:“咎莫大于欲得。”廉即无欲,无欲则刚。树公道正派形象,须抑私欲、倡廉风,将廉洁作为终生追求。要终生廉洁,须“四慎”。一要慎初。走上领导岗位,手中有了能给己给人谋利的权力,前所未有的财物便会送进家来,前所未见的美色便会找上门来。初见金钱、美色等等“爱物”,贪婪之念万不可生,侥幸心理万不可起,越“雷池”之心万不可动,因为有了“第一次”,很可能就会“一发而不可收”。二要慎微。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事、小节中有政治、有方向、有形象、有人格,不少人犯错误,正是被人从小事上打开缺口的。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三要慎欲。古人说“天  相似文献   

8.
小节是一个人个性修养的外现。中国人自古重视小节修养,古人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来论证小节与成就大事业的辩证关系;以"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来警示小恶小善的积累足以改变事物整体的性质;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来喻明小事不慎终将酿成大祸。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小节不仅仅体现个人修养,而且体现了执政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9.
在2022年春季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德、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我感到,守住内心要做到四个“严守”。严守思想防线。思想是总开关。  相似文献   

10.
小节是一个人个性修养的外现。中国人自古重视小节修养,古人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来论证小节与成就大事业的辩证关系;以“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来警示小恶小善的积累足以改变事物整体的性质;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来喻明小事不慎终将酿成大祸。  相似文献   

11.
<正>世间最难把握的不是一生,是一念。小事小节,一念之间,但不能不在乎、不警惕。唯有经常叩问灵魂深处的初心,寸步不让一念之错,方能控制私念心魔,守住内心清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键是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向自己的"邪念"开刀,由内到外进行一次深度解剖,来一次彻底革  相似文献   

12.
小节当拘     
时下,有些领导干部对日常生活中的小节不太注意,总感到大是大非面前清醒了,大的原则把住了,吃点、喝点、收点土特产,或者偶尔下下舞池、洗洗桑拿都是无关大节的小事,不必大惊小怪。殊不知,凡事都有一个过程,有些领导干部违法乱纪正是从吃点、喝点、收点、玩点这一点一点的小事开始的,结果是胆子一点点地壮起来,胃口一点点地大起来,身心一点点地滑向犯罪的深渊。“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儿。仔细想一想,  相似文献   

13.
六、大节与小节的关系大节与小节其实是紧紧地连在一起的,一个人的大节对他的小节往往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这个大节又要通过小节反映出来。不修大节,很容易沦为害群之马、社会垃圾、国家叛逆、民族败类乃至人类公敌;不拘小节,也会弱化效率,丧失号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影响威信  相似文献   

14.
黄明哲 《党课》2013,(24):61-64
古人云:“以小节观其大德。”小节不良,发展下去就会大节不佳;小节上的病变,发展下去就会出现大节上的顽症。小节不小,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谨防“小节”惹祸端。  相似文献   

15.
官与小事     
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事 :当你拿着报告去找一些领导时 ,他看后总会说 ,“我签个意见后你去找×× ,我不管具体事。”这里讲的“具体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事”。久而久之 ,它便在人们的大脑中形成一种固定概念———“当官的不办小事”。官不办小事的原因很简单。从客观上讲 ,他们确实很忙 ,要腾出时间 ,集中精力去办一些一般人干不了、干不好的正事、要事、大事。从主观上讲 ,他们认为“官干小事”有损形象和威望。是不是每个官都不干小事 ,干了小事的官就变小了呢?答案无疑是否定的。有一年的秋季 ,一个外地来的学生背着大包小…  相似文献   

16.
正"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语出《尚书·旅獒》,意思是说,不顾惜小节方面的修养,到头来会伤及人生大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这句成语,并指出:"各级干部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带头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努力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蝼蚁之穴,可溃千里之堤;一趾之疾,可丧数尺之躯"……千百年来,这些古训被反复强调着,时下许多人似乎也都明白这个道理。然而,事情常常是说起来明白,做起来糊涂,很像《孟子》中那个"月攘一鸡"的偷盗者——从前有一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家一只鸡,好心人劝告他:"这行为不是品德端正的人做的。"他回答说:"那就让我改正吧,以后每个月  相似文献   

17.
政德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品质、道德品行,是党员干部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是人格与品质、思想与行为的内在准则。因此,加强政德修养,是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纯洁性、先进性的有力保障,也是党员干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精神支撑。笔者认为,政德修养既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急难险重岗位上锤炼,也要在小毛病、小事情、小节中磨炼。"小毛病"是政德修养的"薄弱点"。谈到政德修养,一些干部往往想到的是干了多少有利于发展的大事,处理了多少复杂的问题,经历了多少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等等。毋庸置疑,在大事情、  相似文献   

18.
《宋史·吕端传》记载:“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定相之。”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是宋太宗对吕端的评价,这个评价是否公正、符合吕端的实际,我们不在这里讨论。然而以“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态度来处理问题,在今天确有提倡的必要。如果我们赋予大事、小事以新的含义,大事是指国家大事、原则问题;小事则指生活小节、鸡毛蒜皮之事,那么它是我们处理好同志关系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刚开始从事新闻工作时,一些老编辑就告诫我说,“新闻无小事”,一定要从小节抓起、编好新闻。初以为有些夸张,哪有那么严重的事。如今自己在编辑岗位上摸爬滚打了8年,深深认识到当初老师们的话没有虚言。编辑是个细致活儿,如果不注意小节,一不留神就可能“因小失大”。而心中常绷一根弦,从小节抓起,则能避免陷入新闻官司,还能让自己的版面更具亲和力,更能得到受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20.
观点集萃     
"荣进耻退"要从小事做起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每个人来说,养成"荣进耻退"的良好道德素质,就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荣辱之别常常体现在生活的小事上。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口说脏话……这些事情看起来小,但蕴涵着荣辱问题,从中也可以窥见一个人的道德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