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雨霆 《法制博览》2013,(3):103-104
随着国际社会间投资活动的日益增多,随之而产生的争端也与日俱增。妥善处理这些争端是维护国际投资市场的重要保证。"解决投资争议国际中心"(ICSID),专门用于解决私人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投资争议,解决的方法包括仲裁和调解。在WTO争端解决机制里,普通仲裁程序并非一种辅助性工具,而是与专家组程序并举的、可作为专家组程序替代选择的一种争端解决手段。  相似文献   

2.
伍穗龙  陈子雷 《国际展望》2021,(3):58-75,154,155
2020年7月生效的《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在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上一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下偏重对投资者权利保护的“新自由主义”精神,回归对国家规制权能的重视。在适用对象、适用争议、适用程序上作出变化与革新。全球价值链收缩及“慢球化”、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内在合法性危机以及对东道国规制权力的削弱,是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发生变化的深层次经济、法律与政治动因。《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变化与革新将进一步推动“卡尔沃主义”的回归以及加剧国际投资法体制内部的碎片化趋势。中国应积极支持及推进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改革,使其发挥正面作用,同时辩证吸收“卡尔沃主义”的合理因素,积极探索诸如前置协商、投诉与帮助以及调解等解决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投资争议的多元渠道。  相似文献   

3.
管辖权是国际投资者与国家发生纠纷时国际仲裁庭解决纠纷的基本依据,也因此有关管辖权方面的争议一直成为国际法理论界与实务界讨论的重点问题。随着我国参与国际投资仲裁的经验不断丰富,必须对有关管辖权问题作出回应加以防范。本文首先阐述了国际投资仲裁管辖权的概念,将管辖权作为整个文章的中心和主线,围绕管辖权探讨了属时管辖权、国际投资仲裁庭管辖权扩张,以及我国在面临管辖权扩张趋势下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2022年1月生效的《全面区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标志着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其中的投资章节产生于国际投资规则调整和重塑时期,借鉴了东道国—投资者利益平衡的改革经验,在东道国规制权上体现出从“限制规制权”到“优化规制权”的转变。这在国际投资规则上对于调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需求,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及平衡东道国主权和投资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与中国经济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各国竞争性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条件下,中国成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最集中地区。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FDI(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大规模地流人和日益重要的影响力,也引起了跨国公司是否危及了国家经济安全的担忧。全面科学评价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对于中国制定下一步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综合分析了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特征与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跨国公司的对外行为,已经愈益影响到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着重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涵盖问题广泛,围绕利益和制度两大分析范畴,包含越来越多的政治变量。不同国家由于资源禀赋不同,面对对外直接投资流动会形成不同的国内联盟,而不同政治制度以及国际制度对对外直接投资分布的影响也不一样。同时,对外直接投资附带制度属性,对转型经济体的作用取决于特定国家的国内制度和社会学习能力。对外直接投资领域研究的进展表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日益受到新政治经济学的影响。而探寻国际—国内结合的研究路径、注重特定产业内贸易的案例研究以及加强比较研究,则意味着进一步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7.
特朗普政府执政后,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有别于往届政府的国际投资政策,包括频繁干预和阻挠美国制造业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加强对外国企业在美投资的国家安全审查,以及在涉及投资规则的国际谈判中强调国家经济主权和主张弱化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等。其投资政策的调整主要源于特朗普本人及其团队的经济民族主义理念,主要目的是通过干预跨国资本和商品的流动,推动制造业回归,夯实制造业基础。特朗普政府国际投资政策的变化将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对国际投资环境、国际投资规则、中美双边投资甚至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产生广泛影响。对此,中国一方面应该通过降低企业税费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缓解潜在的引资压力。另一方面,中国应该积极与主要经济合作伙伴,尤其是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商签新的贸易和投资协定,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开辟新的市场。  相似文献   

8.
投资者-国家仲裁机制常常涉及重大的公共利益。但由于该机制是从国际商事仲裁机制演化而来,所以也奉行商事仲裁的保密性原则。这样,将关乎东道国国民重大利益的事项完全交由一个秘密运作的仲裁庭来处理,无疑会降低公众对投资仲裁机制的信任。通过公开投资仲裁程序和仲裁相关文件,引入法庭之友制度来增强投资者-国家仲裁机制的透明度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海峡两岸外国私人直接投资者所得税待遇立法比较邓德雄一国或一地区给予外国投资者的税收待遇在一定程度上是投资者决定向该国或该地区投资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对不同投资形式所采取的不同税收待遇标准对投资者选择投资方式上也会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别的投资环境还不完...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①。一般而言,产业结构的变动由人力资源、技术、资金、商品、外来直接投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环境等供给因素与投资、消费和对外贸易及对外投资等需求因素所决定。推动台湾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包括:国际环境、产业政策、科技进步、国际分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