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杨海滨 《江苏政协》2011,(11):44-45
<正>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近期,建湖县政协开展专题调研,对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应突出把握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一、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编制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认真编制和完善生态农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行政推进力度,坚持长规划和短安排相结合,逐年分类、分片推进生态农业集中区建设,逐步扩大生态农业发展规模。完善农业科技支  相似文献   

2.
代表微语     
正做好生态农业"大文章"发展生态农业、提升农业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建议:一、加大财政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省委、省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投入和培育力度。资金投入要向农业产业倾斜,特别要对山区市县加大扶持力度,以促进区域平衡发展。二、发挥生态优势,形成生态农业大格局。充分发挥我省生态优势,保护好绿水青山,大力推广生态有机种植,建成一批农业产业化高标准生态示范区,推进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重庆市北碚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采取生态农业建设、建立专家大院、发展示范项目等措施,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调研发现,北碚区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科技含量不高、接受新品种新技术的意识不够、产业宣传力度不够、品牌意思薄弱等问题。该文建议通过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大结构调整以提高农产品档次、搞活市场流通、加大扶持服务力度、加快新技术普及等措施来发展北碚区农业科技。  相似文献   

4.
京山县是全国50个生态农业试点县之一。近年来,京山县委、县政府在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加大县域生态农业建设力度为实施农业产业化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巩固提高县域生态农业建设整体水平,从而促进了全县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形成了具有京山特色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 合理开发县域生态资源,确 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导产业和 拳头产品 1985年以来,京山县根据县域资源特征和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逐步形成了8大主导产业(粮食、棉花、油料、林  相似文献   

5.
推动生态农业发展,是我国农业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财政补偿机制,按照财政补偿原则加大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加强财政补偿资金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6.
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态意识淡薄、法律政策保障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滞后、环境污染严重.为了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喝得安心,必须努力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一是要转变观念,提高对发展生态农业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发展生态农业的法律政策体系;三是要加强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四是要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五是要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六是要以绿色农业为依托,积极发展有机食品.  相似文献   

7.
加快推进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在农业生产中强化市场的主导作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在农村生活中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夯实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在制度建设中强化农民的自我管理作用,提高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8.
农业生产、畜禽养殖业、乡镇企业以及生活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要加强农村环保法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环保机构,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管;建立多渠道环保融资机制,加大对农村环保投资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不断推广农村环保新技术;加强农民环保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9.
建设生态文明,实质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恩施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走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加大生态产业发展力度,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大体制机制健全和完善力度的途径,并注重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注重搞好城市生态建设规划、注重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注重加强生态文明的科技支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彭克明  崔建良 《人民论坛》2011,(11):148-149
农业生产、畜禽养殖业、乡镇企业以及生活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要加强农村环保法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环保机构,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管;建立多渠道环保融资机制,加大对农村环保投资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不断推广农村环保新技术;加强农民环保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1.
董友涛 《桂海论丛》2010,26(6):83-86
桂北经济区利用丰富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形成了九种较有特色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模式,初步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和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但目前桂北经济区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只有从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健全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建设服务体系和在城市工矿和农村之间、农业经营实体之间开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大循环建设,才能促进桂北经济区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业经济的落后已成为兰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制约因素。以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为切入点构筑现代农业新模式,实现农业内部各产业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产业间的互补与联功发展,是提升兰州农业发展水平,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浅析贵州乡村民族旅游开发--郎德、天龙、中洞模式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人为本,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天龙、郎德与中洞三种开发模式的分析阐明,天龙模式的股份公司制有利于乡村民族旅游开发的经济可持续性,郎德模式的社区共管有利于乡村民族旅游资源的保护,而中洞模式的需求主导型开发则在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均存在天然缺陷.并进一步指出,市场运作是乡村民族旅游开发获得经济可持续的有力保障,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设计能促进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移民则是游离于现代文明之外的乡村社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福州市郊涌现的3个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社区支持农业、创意休闲农业和生态农庄为例,讨论新型农业在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战略功能,即通过解决城市居民食品安全和农民稳定收入为目标,推动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促进城乡社区居民的互信、互助和互动。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个弱质产业,其特点是投资大、回收期长、风险高,具有特殊的食物安全及生态保护等多样化功能,这些特点和功能为农业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对农业实施保护是国际惯例。我国长期以来对农业实施的是负保护,导致了"三农"问题的深层次矛盾。必须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消除二元经济结构,解决好"三农"问题。现阶段,我国对农业的保护方面尚有许多可利用的空间,应该加大投入力度,积极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力求形成政策合力,使其发挥最大效用,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唐基苏 《桂海论丛》2007,23(4):55-57
恭城新农村建设利用本土兴业,种养致富,使经济具有生态性、节能性、友好性、永续性,是对传统农业的创新。它构建了一种城乡融合和农工互补的农村城市化类型,其路径选择对我国中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发展生态农业是贵州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贵州应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 ,保护农业资源和环境 ,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乡村生态振兴是实现乡村"天更蓝、水更绿、生态宜居"的顶层设计,其法律内涵包括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进绿色产业、绿色农业、绿色旅游发展三方面内容;其核心是平衡多元价值。乡村生态振兴面临多重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污染源头多样、治理难度大,制度供给乏力以及治理方式单一。乡村生态振兴法治保障可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以国家立法为基础,突出地方环境立法的补强功能,形成完善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规范体系;其次,推动政府主导的单轨环境治理机制向多元主体参与的双向互动治理机制转变;再次,发挥法治与德治在乡村生态振兴中的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永佳 《中国发展》2009,9(5):73-75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地处云南西部的漾濞彝族自治县依托享誉中外的“漾濞核桃”的品牌优势,实施以发展核桃和保护恢复森林植被为主题的生态建设工程,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大县建设,使该县境内无峰不绿、无林不秀,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8.77%,走出了一条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实现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互促共赢。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中国的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必须以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为指导。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消除物质变换的裂缝。建立生态示范区和建设生态工业园是倡导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促进碳交易、发展低碳经济和碳减排是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