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车辆碰撞护栏是高速公路上常见的一类事故,主要有两种常用的车速分析方法,即法向弹性恢复系数法和切向摩擦系数法。但是由于高速公路上,车速较快,经常有车辆冲出道路,在此情况下,提出一种基于护栏变形能量的车速分析方法,用来计算车辆碰撞护栏时的最低速度,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张琳 《刑事技术》2014,(5):60-61
在交通事故鉴定中,车辆行驶速度计算是判明事故过程,进行事故重建的一项基本工作。当前,用于车辆行驶速度计算的方法较多,包括理论计算方法、软件分析法、经验公式法、实验验证法、仪器读取法、监控信息测定法和人体损伤分析法[1],不同方法适用情况有所不同。在碰撞过程较复杂的实际案例中,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解决车速计算问题。本文主要讨论综合运用路面轮胎痕迹及车损变形分析两车正面碰撞事故的车辆行驶速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高速公路上追尾事故时有发生,事故责任判定常要求鉴定被追尾车的车速,尤其对超载货车的车速鉴定。方法本文利用车辆动力性与车速的关系对发生追尾事故的事故车车速计算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应用此法明确了功率平衡方程中主要参数的不同取值对最终车速计算误差的不同影响程度。结论研究表明,滚动阻力系数与坡度两者的取值误差对车速计算结果影响明显,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基于监控视频的Pc-Crash车人碰撞事故再现仿真再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刚 《刑事技术》2015,(3):252-255
为了进一步验证基于Pc-Crash的车人碰撞事故再现仿真的有效性,针对一例典型的具有视频监控的小汽车与行人的碰撞事故案例,分别采用Pc-Crash软件仿真和视频图像测量技术进行车速计算,所获得的事故车辆车速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基于Pc-Crash的车人碰撞事故再现仿真结果是可靠的、有效的;当事故现场痕迹信息不足时,Pc-Crash依然可以充分依靠事故现场所能取得的有限的痕迹信息,获得一个较为可信的结果,证明该软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用视频方法鉴定车速结果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选定的实验场地上,让实验车辆以一定速度匀速通过一段距离,使用高空、垂直、斜角和车载四个位置的摄像机同时录制,将车速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理论和实验数据分析表明,误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车速和帧速率,车体上参考点和路上参考点的对齐效果,还有行车距离的大小和播放器屏幕的大小等。结论用视频方法进行车速鉴定,相对于传统的用力学公式进行计算,其准确性和可信度较好;一般条件下,误差可在5%~10%之间估算;夜晚条件下,可在车灯的轮廓线上选择车体上参考点,炫目情况除外。  相似文献   

6.
道路交通事故鉴定是司法鉴定中的鉴定类型之一,是适应道路交通事故中调查取证需要而产生的。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车辆技术、各种痕迹及其它相关内容的鉴定,是一种与法医学、力学、汽车工程学、痕迹物证学等学科息息相关的综合性鉴定。谁是驾车人的鉴定是运用痕迹学、法医学等鉴定的相关技术,针对一辆车在事故发生时存在多名当事人的情况作出的分析和判定。  相似文献   

7.
季峻 《刑事技术》2008,(6):48-49
单车交通事故是指单独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翻车或碰撞到道路上及道路边设施与物体所造成的人伤亡与车损坏的交通事故。在交通事故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痕迹检验与鉴定技术的应用时间已经很久了。但在单牟交通事故中痕迹检验技术的应用以往并不多见。这主要是绝大多数机动车辆单独汽车事故的情况此较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真实案例为基础,研究汽车碰撞事故中,不同机动车车型、不同交通方式等因素造成车外人员撞击伤的特征。方法选取上海地区发生的汽车与车外人员碰撞事故案例200例,通过对事故中的人、车等检验对比,分析车外人员撞击伤的特点。结果车外人员撞击伤主要出现在下肢,其次为胸部和头部;行人(含推车人)撞击伤出现频次与骑车人(含自行车或摩托车后座乘员)无明显差异;小轿车和小客车事故中撞击伤多见于下肢,大客车多见于胸部;车外人员被撞击后发生抛甩频率随车速的加大而增高,且通过车体痕迹检验,人体与车辆挡风玻璃发生(二次)撞击伤匹配程度最高。结论分析汽车与车外人员碰撞事故人体撞击伤特点,对于交通伤法医学鉴定及深化交通伤机制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道路交通事故鉴定是司法鉴定中的鉴定类型之一.是适应道路交通事故中调查取证需要而产生的.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车辆技术、各种痕迹及其它相关内容的鉴定.是一种与法医学、力学、汽车工程学、痕迹物证学等学科息息相关的综合性鉴定。谁是驾车人的鉴定是运用痕迹学、法医学等鉴定的相关技术.针对一辆车在事故发生时存在多名当事人的情况作出的分析和判定.  相似文献   

10.
成都地区酒后驾车交通事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酒后驾车交通事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预防酒后驾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成都市交通事故档案资料,酒后驾车组为病例组,非酒后驾车组为对照组,对其驾驶员性别、年龄、交通方式、事故发生的时间、事故特点及损害后果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酒后驾车交通事故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14:00-8:00及20:00-01:00,一年中1月、2月酒后驾驶交通事故较其他月份高;发生单车事故、碰撞固定物、追尾、翻车事故及发生事故后逃逸病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他人及驾驶员本人造成的伤害病理组均明显较对照组严重。结论酒后驾驶对社会的危害性很大,应针对其流行病学特点.采取相应措施,预防酒后驾驶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针对导致交通事故的各种原因就车辆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方法 对进行车辆技术状况检验的着手方面、要点做了相关分析并结合相关实例进行举例分析,对造成事故中的关键因素车速的计算及计算方法做了简要讨论.结果 总结了进行整车配置、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汽车灯光与信号系统与轮胎检验时需注意的要点.根据车速计算方法,得出一起追尾事故中某货车在事发时未达到高速公路最低限速的鉴定结论.结论 进行车辆安全技术状况检验时,需注意相关要点,以尽量避免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骑跨伤在机动车碰撞自行车事故中的特征及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NG  Zou DH  Mao MY  Zhang JH  Jin XL  Chen YJ 《法医学杂志》2007,23(6):401-404
目的以真实案例为基础,研究自行车与机动车碰撞交通事故中,不同机动车型、交通方式等因子造成自行车骑车人下肢内侧骑跨伤的特征,分析其生物力学机制。方法选取上海地区发生的自行车与机动车碰撞交通事故案例140例,全面收集现场、自行车、机动车、人体、交通方向等信息,运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同时,选取其中典型案例,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事故发生过程,提取人体各受伤部位的动力学响应数值,如加速度、力和力矩等,与案例研究结果对比。结果全部事故中出现骑跨伤与无骑跨伤案例频数相等;侧面撞击与前后方向撞击骑跨伤的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别;大型车辆撞击事故中出现骑跨伤频率较低;骑跨伤的发生频率随车速加大而增高;就骑跨伤的分布来说,撞击侧下肢骑跨伤位置低(链条、脚蹬管等损伤),而对侧骑跨伤位置高(鞍座损伤),在小型车辆撞击时该特点更明显。结论分析自行车骑车人的骑跨伤特征和生物力学机制有望对道路交通行为方式鉴定提供新依据。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Xu DH  Guo SY  Li ZH 《法医学杂志》2008,24(5):342-343,348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特点,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提供可靠信息和参考数据。方法按照死者性别、年龄、死亡原因、事故发生时间及地点、事故车辆类型等相关参数,对深圳市4184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事故死亡人员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为2.45∶1;事故在6:00~8:00和18:00~2:00发生最多;72%的案例在城郊主干道发生;死者主要交通行为方式分别为步行占44%,自行车骑车人19%,摩托车驾车人15%;肇事车辆以货车为主;死亡原因83.2%为颅脑损伤死亡,13.3%为多发损伤。结论深圳地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件具有明显特点,具有可防范性。  相似文献   

14.
Two motorcycle riders lost control of their vehicle, fell, and hit a guardrail, which acted as a blade and led to a rapid, fatal outcome. In one case, the high velocity of the body at the time of the impact resulted in complete detachment of the trunk. Reconstruction of the accident dynamics enabled the guardrail post to be identified as the means of injury in both cases. The two accidents occurred ove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highlighting a dangerous phenomenon that in less severe cases is presumably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survivor disability. The accidents deserve mention, because a different design of the impact surface of the guardrail post might have prevented the lethal outcome.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legislators to pass regulations that modify crash barrier homologation criteria, which have been devised primarily for the safety of car passengers but fail to protect motorcyclists.  相似文献   

15.
王康 《行政与法》2010,(4):114-118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没有对交通无过错事故责任的承担提供具体规则。交通无过错事故中的损害应该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的人身损害可以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支付,仍然未获救济的损害由各方根据公平原则在可救济的范围内按照人身损害优先的顺序合理分担。  相似文献   

16.
通过痕迹认定肇事车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交通事故勘验技术的发展,物证技术在重特大交通事故现场勘验以及侦破交通逃逸案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痕迹检验技术作为物证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认定肇事车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交通事故中的痕迹是车辆与车辆、人体、道路等客体在路面上相对高速运动形成的痕迹,相对于其它类型案件有着自己的特点.交通事故中的痕迹分布范围广、造痕体和承痕体相对运动剧烈,形成痕迹的造痕体和承痕体大多都会发生形变.基于交通事故中痕迹形成的这些特点,交通事故中的痕迹检验难度是比较大的.但交通事故中车辆的特殊结构形成的印压痕迹、车辆轮胎、摩托车车篮等造痕体在灰尘等介质作用下在人体的衣服等表面形成的印压痕迹都可以很好反映造痕体的外部结构特征,从这些痕迹反映出造痕体的外部结构特征可以寻找和认定交通肇事车辆.  相似文献   

17.
基于视频的车速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频监控设备的广泛应用为各类案件的侦破及取证提供了重要线索。利用高质量视频图像进行近景摄影测量、运动物体识别及跟踪的方法和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利用广角、低像素的视频监控录像定量描述车辆行驶速度的技术研究尚未开展。针对交通事故技术鉴定的实际需求,根据速度的一般计算方法和计算机视觉的基本原理,提出可以应用目前广泛使用的公共视频监控设备所拍摄的录像进行车辆速度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事故鉴定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交通事故处理的要求以及交通事故案件审理的需要,提出道路交通事故鉴定需求。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交通事故鉴定的技术框架,总结概括了交通事故的技术鉴定内容,以及目前已开展的部分交通事故鉴定项目的服务目标。最后对我国的交通事故鉴定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人、车、道路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碰撞过程中。三者之间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强烈的相互作用,如制动、碰撞、损伤产生等。事故发生后。根据国家GA41—2005《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勘验》标准规定。交通事故现场痕迹包括路面痕迹、车体痕迹、人体痕迹、其它痕迹等勘验是确定交通事故责任和成因的主要依据。本文研究中通过对200起车外无防御能力的道路使用者(行人、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与汽车碰撞事故现场痕迹。如人一车一道路位置。车辆的制动印痕、行驶速度、碰撞痕迹,人体致伤特点等各种客观的信息参数.寻找易于提取、利于计算分析、有助于事故重建的现场痕迹参数特点。以此建立起基于现场痕迹信息综合处理的事故再现参数体系。为后续重建交通事故碰撞过程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