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所谓公信力,《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公证公信力是公众(社会成员和当事人)基于公证职业的诚信本质和服务实践所形成的信任、信赖和信誉。包括对职业道德的尊崇,对公证法律的信仰,对公证职业服务的认知、认同等因素。公证公信力依存于政府公信力、司法公信力、社会公信力。但是,公证公信力的提升也会对政府公信力、司法公信力、社会公信力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公证公信力之基本内涵及其来源公信力"是一种社会系统信任,同时也是公共权威的真实表达。"其核心是信任、信赖,这种信任的主体是社会公众。换言之,公信力主要是建立在社会公众对公权力行使的信用体验和认定的基础之上的。根据我国《公证法》第2条规定,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  相似文献   

3.
丁露 《中国司法》2014,(2):47-49
正公信力是公证的根基和生命,是公证工作的本质要求,是维系公证事业健康持久发展的牢固基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公证全行业必须深刻认识公证工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认识公信力建设对于公证工作的重要性,牢牢把握公证公信力建设的重大契机,积极推进公证公信力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始终维护和不断增强公证公信力,进一步深化公证公信力建设,推动公证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丁露 《中国公证》2014,(4):25-28
正公信力是公证的根基和生命,是公证工作的本质要求,是维系公证事业健康持久发展的牢固基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公证全行业必须深刻认识公证工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认识公信力建设对于公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牢把握公证公信力建设的重大契机,积极推进公证公信力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始终维护和不断增强公证公信力,进一步深化公证公信力建设,推动公证事业科学发展。司法部、中国公证协会历来重视公证公信力建设工作。2002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司法部关于深化公证  相似文献   

5.
正公证公信力体现公证工作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反映人民群众对公证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从总体上看,我国公证公信力是比较高的,但也应当看到,目前公证公信力正在受到挑战,主要是:部分公证管理干部维护和增强公证公信力的自觉性、坚定性不够;少数公证人员公信观念缺失;部分公证人员业务水准不高,个别公证处和公证人员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公证质量和信誉,导致出现错证、瑕疵公证书;在一些地方,由于认识不到位、制度设  相似文献   

6.
黄群 《中国公证》2014,(6):16-16
正公证公信力是社会对公证行业的信任与尊重的程度,是公证行业前行道路中一个永恒课题。公证公信力建设关系到公证行业能否取信于民、惠及于民,更关系到公证行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公信力建设重任在肩,必须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培育行业价值观,塑造执业精神是加强公证公信力建设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深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部署,而公证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行动,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证,得以践行,  相似文献   

7.
张宇红 《中国公证》2014,(12):16-16
正诚信是市场长期博弈的结果。无论从公证的预防纠纷,促进司法安全及社会信用的制度设计角度而言,还是从公证行业自身发展角度来看,其核心价值必须、也只能是诚信。而公证机构的公信力建设,不仅是其制度性的本质要求,而且是其内在必然的价值选择,更是其存在与发展的客观需要。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公证之所立,即在于公信力。关于我国公证公信力建设的方式及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公证》2014,(1):F0002-F0002
正2013.11.27·福州2013年11月27日,由中国公证协会主办的主题为"公证公信力与公证事业发展"的公证公信力建设研讨会在福州市举行。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赵大程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赵大程副部长在讲话中强调,公信力是公证的生命和灵魂,是公证工作的本质要求,是维系公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牢固基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在新  相似文献   

9.
《中国公证》2013年8期刊登了赵大程副部长题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公证公信力建设进一步引向深入》的文章,对公证行业在更高标准和更高要求上推进公证公信力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文章精神和内涵,将公证公信力建设进一步引向深入。一个行业要稳步发展、健康运行,离不开社会公众的认可和信任。所谓公证公信力就是公证行业取信于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公证制度对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优化法律体系、法制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公证制度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但是在诸多方面依然存在问题与不足,其中公证公信力建设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公证的功能及其公信力的地位着眼,结合影响公证公信力的要素进而提出了关于如何深化我国公证公信力的中肯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