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进化、组织管理理论(从X理论、Y理论到Z理论)以及不同时期劳资关系基本特征的演化,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劳资关系(也称产业关系)调节模式,在其近300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产业关系模式,即原始的产业  相似文献   

2.
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已经成为国际间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制度同社会主义制度,两个阶级、两种制度之间进行斗争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这场斗争中,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即无产阶级是反对和平演变的主力军。明确工人阶级的主力军地位,对于指导反对和平演变的斗争和提高工人阶级反对和平演变的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人阶级是反对和平演变的主力军,这是由这场斗争的性质、任务及挫败和平演变图谋所需的力量来决定的。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是国际间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斗争在新形势下的继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是两个根本对立的阶级,自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剥削与反剥削、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资产阶级作为统治者阶级,对无产阶级所施用的手段,从来就是暴力的与非暴力的同时并用或交替使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随着资本的国际化发展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斗争也国际化了。作为经济落后国家,特别是殖民地半殖地国家的无产阶级,不仅要承受本国资本家阶级的剥削与压迫,而且要承受帝国主义国家资本家阶级的直接或间接的剥削与压迫。因此,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剥削与压迫的斗争,包括反对本国资本的斗争和反对国际资本的斗争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3.
一、当代资本主义是国家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我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特殊阶段,即“国家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换句话说,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既有国家垄断的特征,又有国际垄断的特征,二者不可分割。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加强了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並带来了企业国有化的盛行。如果就这一段时间而言,资本主义的主要经济特征就只是国家垄断。然而,进入七十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滞胀”危机使许多人看到了国家垄断的弊病,于是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相继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四十多年中,在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在垄断资产阶级剥削手段变化和工人阶级的不断斗争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劳资矛盾总的说来也表现得比较缓和。今后随着生产的发展,这些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将会继续得到改善和提高。对于这一客观现实,人们的认识大都比较明确。但是,如果我们只看到了改善与提高的这一面,而对工人阶级状况中的许多问题缺乏认识或认识不深刻,那么,我们的看法就未免失之偏颇,甚至会由此而得出不正确的结论。下面,拟对这些国家工人阶级状况的若干问题进行一些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战后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和当年英国的工业革命一样,它在进行经济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的变化,则是这种变革的最主要表现。围绕当代无产阶级变化这一问题,西方学者相继提出了许多“新阶级”理论,并由此而引起了一场世界性的争论。所以,我们有必要弄清在现代科技革命中无产阶级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首先,第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现代工人阶级的劳动形式已经由体力劳动转向脑力劳动。新型的脑力劳动无产阶级取代传统的体力型无产阶级是当代无产阶级变化的主要趋势。1960-1980年,白领工人在受雇人员中的比例,在美国由40%增至50%以上,在日本由38%增至46%,在英、法两国则分别由34%和31%增至40%。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均出现了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工人,超过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劳资关系的变动更为广泛和深刻。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全球化 ,资本的流动和运营已经没有国界的限制。因此 ,在世界范围内 ,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已打破了原有的结构与平衡。这种劳资关系的倾斜和劳资矛盾的加剧 ,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全球化所引起的劳资关系的变化 ,不仅直接表现为企业雇主和雇员的冲突 ,而且还表现在劳动者与政府、发达国家的工会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会 ,以及不同国家的政府之间的利益差别和矛盾。入世后的中国 ,即将面临吸引外资的大发展和剧烈的产业结构调整 ,加之近…  相似文献   

7.
集体谈判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劳资双方为确定劳动者工资、劳动条件等而签订集体合同的法律程序。集体谈判制度的历史是工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国际工会运动中调节劳资关系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阶级内部群体利益多元化新格局的逐步形成和劳动关系的新变化,导致工人阶级内部群体利益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采用传统的一般性民主方式去调节,常常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运用集体谈判这一带有对抗性的手段来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在成文法国家还是在判例法国家,批评劳动法"僵化"的声音一直存在.本研究对劳动法面临的现实挑战进行梳理,对其未来走向进行瞻望.研究认为,在劳资关系整体缓和的大背景之下,世界范围内,团体劳动法的功能降减,去管制与雇佣弹性因子在不断增长.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互联网经济的崛起,给劳动法带来了前所未有之挑战,客观上,劳动法...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50年代以来,由于科技革命的影响,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但是,这些新变化和新特点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无产阶级受雇佣、受剥削的地位,也不会改变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总趋势。一、资本主义垄断形式的新发展本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世界发生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其主要标志是电子计算机、新能源和空间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科学技术,主要有宇航技术、生物工程、遥感技术、海洋开发和新材料、新工艺等。这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资本主义垄断形式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和新特点。第一,资本主义生产更加国际化。这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使资本主义各国经济互相依赖的程度日益加强。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促使其生产技术、资本等越来越多地超出一国的范围,使资本主义各国的生产更加国际化,联系更广泛,相互依赖性更大。资本主义生产的国际化、社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的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所发生的劳动争议都是特定当事人双方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产生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个体经营单位”、“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虽然有别于上述关系,但又有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完全可以采取培养、教育手段,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协调,使劳动争议得到有效的预防。一、加强劳动法制教育,增强劳动法律意识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些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所调整的劳动关系主要包括法律范围内所允许的,以有偿和隶属为主要特征的合法劳动关系。劳动争议虽非劳动关系本身,但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亦属劳动法调整的重要内容。劳动争议产生的外部力量是社会的消极因素,要预防和避免劳动争议发生,应以克服  相似文献   

11.
工会运动是社会经济矛盾的产物,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往往直接影响到工会活动的各个方面。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发展,给各国劳资关系和工会运动带来巨大冲击。在此进程中北欧国家丹麦,以其独特的制度安排和实际运作,从容应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其中,丹麦工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于此送旧迎新之际,我们中国工运学院学报全体工作人员,向全国各条战线的广大职工、向本刊热心的作者和读者,致以新年的祝贺,并向一年来给了我们各方面支持和帮助的同志,致以诚挚的谢意。 199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国际风云急剧变幻,世界更加动荡不安,海湾刀光剑影;欧洲分化改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的雅尔塔格局无可挽回地被打破了,两极世界迅速走向多极;在世界范围,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两个阶级、两种制度、两种思想体系在和平与发展中生死拚搏,斗争仍在进行中,这一  相似文献   

13.
竞争即相互争胜之意。招标中的竞争,是多个投标人之间展开的竞争,它是通过招标的形式在统一标准约束下的竞争。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相对,它一般是指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在各投标人之间进行的自由、公平的竞争。自由竞争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和必然产物,但资本主义并没有带来可以真正开展自由竞争的环境。只有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才为真正的自由竞争提供了适宜的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各国中,波兰是闹工潮次数最多,也是工潮闹得最厉害的国家。每次工潮对波兰的政局都有重大影响。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波兰,工人阶级为什么经常采取激烈的罢工方式对待自己的政党和政府?社会主义国家工潮产生的根源是什么?现在波兰党和政府正在采取哪些对策消除工潮的根源?这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因为波兰工潮不仅仅是波兰一个国家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  相似文献   

15.
目前资本主义国家工会正在遭遇重大危机,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会组织建制率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与之相反,中国工会“一枝独秀”,工会组织建制率和职工入会率不断攀升.但是中国工会不能在数字面前盲目乐观、高枕无忧,应警惕资本主义国家工会危机,强化中国工会群众性基础.资本主义国家工会危机与其工会自身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尤其是与其不断弱化的群众基础有直接关系.中国工人阶级呈现“国际重组”的队伍特征、中国工人阶级的“自觉、自为”意识逐渐觉醒、中国工人阶级组织化呈现多条途径,工人阶级出现的这些特征变化都要求中国工会强化群众性基础.扩大工会会员范围、切实履行工会维权职责、创新工会服务职工的活动内容是强化中国工会群众性基础的路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世界上,除了每个国家自己的劳动立法以外,还存在着一种国家之间的劳动立法。这种国际劳动立法与各国劳动立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又有重大的区别。明确国际劳动立法的性质和作用,对于正确运用国际经验完善本国的立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便于说明国际劳动立法的性质和作用,有必要首先对国际劳动立法的历史和现状作一些简单的介绍。一、国际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国际劳动立法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它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立法的基础上产生的。早在十九世纪初期,英国议会在工人斗争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下,被迫制定了限制资本家剥削工  相似文献   

17.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工会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政治社会团体之一。工会的产生和发展,归根结底,都是由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会都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而工人阶级是工业发展的产物,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技术革命对资术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和工会的影响具有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不同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处于完全不同的地位,因此,新技术革命对不同国家工会的影响也有很大差异。新技术革命对工人阶级和工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工会工作遇到一些新的重大理论问题,即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国营企业的工会应如何正确处理与行政、国家及党组织的关系,如何解决部分国营企业工会实际上成为行政的附属机构,因而严重脱离群众的问题。当时主持全总和主管地区工会工作的负责人李立三、邓子恢、刘少奇等,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基本观点是:(一)正确处理工会和国家、企业行政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是可以而且应当用协调的方法,即公私兼顾的方法来求  相似文献   

19.
工会的性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工会学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也是工运史上引起多次争论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图就此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1.关于工会性质的一般概念所谓工会的性质即工会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是工会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内在规定性。这种内在规定性具体表现为:首先,工会决不是超阶级的组织,也不是任何别的阶级组织,而是工人阶级的组织,这是工会性质的一个极重要的方面,即工会组织质的规定性;其次,工会不是少数人的组织,而是无产阶级在阶级范围内的最广泛的组织,它几乎包括了工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浪潮中,工会改革正在深入发展,其中工会干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之一。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走“协管、共管、自管”的渐进道路。下面,笔者拟就工会组织直接管理(即自管)工会干部的理论、方式和认识等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一、工会直接管理干部的依据从理论上看: 1.工会的独立性是工会直管干部的理论基石。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会组织的独立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工会还是独立组织吗?对此,列宁认为:工会“是一个形式上非共产党的、灵活的、比较广泛的、极为强大的无产阶级机构。”党的十三大在论述工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