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徐訏的小说是最能体现诗化哲学的。徐訏小说中的诗化哲学的动力机制是解决普遍分裂问题,其传感媒介即为他的哲学话语,其精神内核是寻找人生的归依。本文透过对徐訏小说的研究,管窥作家思想中的哲学性,进一步探索徐訏作品中的诗化哲学。  相似文献   

2.
出于知识分子对现实和自身的强烈危机意识,现代中国乡土小说或显或隐地表现出“悲凉”的现代审美追求。伴随着作家不同的文化立场和精神姿态,以及中国现实与革命对乡土阶段性的影响与发现,以“悲凉”为深层结构的美感意识演化出了不同的悲剧风貌。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河南小说作家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怀着对乡土世界的依恋,以强烈的现实感和厚重的历史感为基调,用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语言,表现了中原乡土生活,塑造出丰满的人物形象,发掘出农民深邃的精神世界,使作品显现出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追求,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闫冰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1):142-142,146
孙惠芬的"歇马山庄系列"小说展现了乡土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构。封闭自足的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经历的阵痛,表层文化结构的解构和深层文化核心的坚守所形成的矛盾冲突在小说中得以体现。小说表达了乡土中国文化转型的艰巨性,以及农村乡土人格重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试论二十世纪中国写意乡土小说的地域、风俗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乡土文学崛起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这一时期,较为自觉地把“乡土文学’作为一种现象来讨论、倡导,从而建构起乡土文学理论的周作人。一方面,他从乡土与文学的关系人手,阐述了倡导乡土文学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另一方面,他从地方色彩之于世界文学的重要性阐述了建设乡土文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这就为乡土文学的崛起提供了理论依据。鲁迅在创作实践方面为乡土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他的一系列乡土小说具有极强的批判精神,给现代乡土小说作家以极深的启迪和影响。显然,赛先艾、裴文中、王鲁彦等作家师承了鲁迅乡土小说的创作之风,…  相似文献   

6.
作为当代北美“新移民文学”的代表作家严歌苓在其小说创作中表现出了很强的对于作家自身文化身份的探寻意识。多年的国外生活、异质文化的冲击、中西文化的冲突等人生体验使严歌苓在文学创作中一度表现出了诸多华裔作家共有的创作焦虑感和自我怀疑意识。从严歌苓的人生经历和小说作品出发,分析她表现在文学创作中的焦虑感;通过对严歌苓小说中“我”的流失与重拾的分析,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谈其创作中的作家主体意识。最终,从严歌苓对于本土文化、本土题材的回归来看严歌苓是如何摆脱身份焦虑、完成对自我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作为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创者与奠基人,鲁迅对小说结构艺术的开掘自有其叙事学上的价值。目前国内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鲁迅乡土小说主题的复调上,主要谈论小说的反讽意义和启蒙者的启蒙困境,而对思想冲突的多层性研究不够,而这可从鲁迅乡土小说叙事中的多层次对话结构角度对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文学豫军主流派作家乔典运以其对文学事业孜孜不倦的迷恋和追求精神,为中国乡土小说做出了新的贡献.他敢于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深揭国民文化魂灵中的旧疮疤,创造出了乡土文化寓言小说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潘峰 《工会论坛》2011,(2):158-160
九十年代以来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进城农民形象,这一形象的产生并非偶然,是和转型时期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分不开的,也和作者自发的创作动机即对乡土的依恋和批判救赎意识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对于分析评价这一类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树理是乡土里成长起来的作家。他具有丰富的民间艺术的素养。以独特新颖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奠定他在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地位。赵树理的小说有强烈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揭示当时农村阶级斗争的真实状况以及揭示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斗争是他小说鲜明的主题及其小说的思想特点。赵树理小说强烈的艺术魅力和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1.
赵树理是乡土里成长起来的作家。他具有丰富的民间艺术的素养。以独特新颖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奠定他在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地位。赵树理的小说有强烈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揭示当时农村阶级斗争的真实状况以及揭示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斗争是他小说鲜明的主题及其小说的思想特点。赵树理小说强烈的艺术魅力和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2.
莫言的小说里塑造了一系列民间奇女形象,她们具有传奇性的特征和经历。莫言笔下的民间奇女,常常是以视觉化的身体出现在叙事者或故事角色的叙述里的,她们是作为男性的欲望对象存在的。但莫言并不忘挖掘她们身上的精神质素,如本真的情爱冲动、侠气等都是她们最突出的性格特征。对于民间奇女,莫言的处理方式是暧昧的,一方面他深深被奇女吸引,因此奇女有时得以逍遥和逃逸出既有的性别权力格局;另一方面他又表现出一种恐女症,有时又囿于既有的性别权力秩序,在文本中对之实施隐秘惩罚。  相似文献   

13.
小说<红楼梦>是中国诗性思维在小说中的集中体现,与诗呈现出一种血缘的关系.<红楼梦>的叙事艺术中表现出来的抒情性、感伤气质和典雅风格,无不体现出与诗的内在一致性和诗化的美感追求.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小说和散文中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景观,这些民俗中蕴含着乡土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下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本文通过对这些民俗景观的阐述,来理出鲁迅对传统民俗痼病及心理病态的文学批判.  相似文献   

15.
张扬生命的原始强力是路翎小说的基本主题,路翎小说也因此为新文学倡导的个性解放主题开辟了全新话题。塑造具有挑战精神和反抗性的孤独英雄是路翎生命原始强力的表现途径,激情叙事是原始强力的表达话语形式。路翎小说的悲剧性表现出生命的崇高感,也表现出其崇尚生命原始强力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小说"起初并不是作为一种特定的文体概念出现的.它最早见于<庄子*外物>,其意是指琐屑言词,卑微的小道理.班固<汉书*艺文志>对"小说"下了定义,并首次收录了十五"小说家"的作品,可称为我国小说目录的先河之作.其后历代官修目录都沿用了班固的"小说"概念.官修目录对于宋元以后出现的大量通俗小说抱有极深的偏见,但一些私家目录却注意到了它们的价值.近代以来,我国出现了许多小说目录著作,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才真正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17.
莫言的乡土小说有其独特的魅力.这种独特魅力的来源,在于莫言对故乡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的外在体现,就是充满地方特色的语言表达和对故土的人、事、物淋漓尽致的描述.  相似文献   

18.
金圣叹通过评点《水浒传》①,总结出一整套关于小说人物创造的理论。他认识到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的中心任务和魅力所在;提出小说的人物形象不但应反映同类人的共性,更应具有鲜明的个性,还要表现出性格的丰富性;作者要想创造出成功的人物形象,必须处处设身处地,进入角色,尊重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客观逻辑,并掌握反衬、严冷和纤琐描写等各种艺术技巧。金圣叹的小说人物论相当丰富和深刻,不仅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史上居于最突出的地位②,而且与西方古代乃至近代著名哲学家、批评家的文学人物论相比也毫无逊色,很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池莉的多数作品都以冷静客观写实的风格,复原了生存在市民阶层的小人物的真实生活,表现人性的原生态,但这不能掩盖其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表现与存在。作为新写实代表的作家池莉,其小说中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是持久的,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可以看出,女性的成长呈现出一条清晰可见的脉络。本文从对其作品中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分析着手,试图梳理其中女性意识的成长与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0.
胡风等人倡导的“新启蒙运动”是七月派小说叙事的理论支点,启蒙立场和视角是七月派小说创作的出发点,其启蒙叙事呈现出两种表现形态,一种是“精神奴役的创伤”与“原始强力”的胶着形态,表现为后者对前者自发克服,是暴虐无序的初级抗争;一种是思想启蒙与抗战救亡的现时结合形态,表现为前者与后者的自觉接纳,但两者的裂隙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