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起,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在当代中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转化为国家治理的效能,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2.
基于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变化,回顾党的执政方式的历史演进,全面依法治国标志着党的执政方式的历史性变革。法治主导型执政方式要求党的执政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要求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需要推进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需要以宪法凝聚社会共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建立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完善党的执政理论体系,推进党的执政方式制度化、法律化、规范化,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包括执政党的执政能力,也包括参政党的参政能力。当前,参政党在自身的政党意识、民主监督以及政治协商方面还有着许多不足。提高参政党的参政能力,应从政治参与、党际监督、协商民主等方面加强建设,进而推动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为人民执好政,并保持长期执政的根本理念和执政方略,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证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任务的法宝。提高全党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凋、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没的关键一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强调提出了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增材制造等高科技技术正对全球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面对新形势的挑战,国家治理方式也应顺应时代发展。在政府治理中运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和领导干部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依法执政是我们党的基本执政方式,提高依法执政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项战略任务。当前,党依法执政最集中的表现就是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上升为法律,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制度和规范,进而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全面领导。从这个意义上讲,依法执政则主要包含着三个层面的涵义。1.依法进入国家政权组织。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依法进入国家政权组织,首先是依法广泛动员人民群众通过选举产生各级国家权力机关,选…  相似文献   

7.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这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既是十八大提出执政方式现代化的具体路径,也是中国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不仅从表述方式上体现了社会管理方面的变革,也从实际操作层面引进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缓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活力的各种举措。  相似文献   

8.
执政党是国家政权的领导力量。正确处理政党与政府的关系,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从严治党管党,发挥执政党在国家政治权力体系中领导地位和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完成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政治保证,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内在要求。正确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需要准确把握党的建设制度的内涵及改革要求,在思想、组织和领导统筹等方面积极创建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0.
县域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环节。乐山市市中区通过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创新基层治理制度,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致力实现夯实执政根基、服务中心大局、维护和谐稳定、增进民生福祉四大目标。  相似文献   

11.
城区是城市基层治理改革的节点。我国城区社会在由管理向治理转型中,面临着治理空间、治理信息、权力体系、利益结构和文化愿景的碎片化困境。在整体性治理理念下,房山区通过组团式发展、建立枢纽型社会组织体系、构筑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等措施,对空间、权力、利益、文化、信息进行协调整合,逐步建立了具有高灵敏性、快回应性、广参与性的城区社会治理体系。与此同时,要通过有机整合、精准配权、理念创新来规避治理实践中的机械整合、模糊集权和治理内差等诱发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日益成为政府治理领域的焦点议题之一。作为一种技术和思维方式,大数据不仅给政府治理变革带来了重构组织结构、再造政府流程以及优化决策机制等诸多机遇,而且还对政府治理思维转变、能力提升以及“大数据适应型”政府的建立提出了更高要求。因而,为了建设大数据适应型政府,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与水平,政府部门必须进行治道变革,将转变治理理念、加强技术运用、完善制度供给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新路径作为变革重心。  相似文献   

13.
税费改革之前,国家通过接点治理的形式来处理与农民的关系,接点治理是指国家利用乡村组织等体制性中介和乡村社会体制外精英进行治理的方式。接点治理的有效性在于其同时具备了国家政权赋予的合法性和地方社会赋予的认同感。接点治理经历了三种模式,集体时期的吸纳模式、税费时期的授权模式和后税费时期的结合模式。税费改革后,国家试图绕开基层组织以实现与农民直接对接,接点治理转变为直接治理,带来了混混等灰黑势力进入乡村和基层治理内卷化的危机。  相似文献   

14.
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充分的现实依据、理论依据和内在依据,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统一战线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制度框架的重要构成,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主体格局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思维理念的重要源泉。这就必然决定了统一战线能够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凝心聚力的团结作用、利益关系的协调作用、建言献策的智库作用、优化配置的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治理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兴起对我国的理论界和政府改革实践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政府重要职能之一的社会治安管理,我国提出和实施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社会转型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也面临着治道变革的内在要求。这种治道变革首先要在人的思想观念和认识层面上把根植于中国计划经济背景下实质为综合"管制"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统一到现代治理理论的框架中来,然后才有可能在辩证否定政府或市场单一中心治理的基础上,实现多中心治理的治道变革。  相似文献   

16.
运动式治理是观察中国政府与政治独特运作逻辑的一把“金钥匙”,缘起于中国历史上的权威主义文化与帝国动员实践。在革命时代,权威主义文化得以再生延续,改革开放后,该文化也并没有彻底消散,而是以后权威主义文化形态继续存在。运动式治理与政府的过程学习之间一直在互相调适,随着政府的过程学习不断深入,运动式治理未来的发展趋向也呈现两种形态:或者融化在常规治理体系中,成为常规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或者成为常规治理体系的凸状顽疾。在国家致力于治理现代化与治理能力提升的时代背景下,运动式治理是国家治理结构与内容中无法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规避运动式治理的诸多弊端,使运动式治理的优势充分彰显,未来实践容纳式治理、聚拢且构筑权威资源(法理型合法性)等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必须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改善党的执政环境.执政环境的优化和执政能力的增强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党在执政过程中面临着严峻复杂的执政环境,而优化党的执政环境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基石,同时执政能力对执政环境也有着重要的能动作用.面对党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就必须对党的执政环境进行有效的优化和改善.  相似文献   

18.
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三明市梅列区圳尾社区在加强社区建设,提供社区服务,强化社区管理的过程中,对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的经验和成效。由于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鲜事物,因而在探索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因此,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遵循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规律、原则和原理,针对困难和问题入手做好相应的推进工作。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在党的决议中提出坚持依法执政,这是我们党在转换执政方式上的重大而理性的抉择.依法执政范畴应从执政方式的概念和执政活动的过程进行综合阐释.对中国共产党选择依法执政方式必然性的解说,主要从执政合法性、执政规律经验和治国兴邦方略三个层面切入,然后分析论证选择依法执政方式符合执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法治演进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高校权力主体走向多元、权力结构趋于扁平的背景下,实现高校治理各主体的协同已成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协同治理理论切入,剖析中国高校权力结构现状,阐述协同治理将成为我国高校的必然选择。在分析我国高校权力结构变迁基础上,从治理价值基础、机制建设和理性行为培育等方面探讨高校协同治理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