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公共性是政策的核心价值,公共性是保证政策过程和谐的正确价值取向。政策过程和谐既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整体和谐的必备元素。但公共性缺失却是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所有国家政策常见的现象。所以,如何规范政策公共性,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更充分的要素,是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治理手段和保障。在转型期的中国公共政策体系中,公共政策存在的种种偏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和目标形成了挑战。我国的政策制定应当以社会公正为核心理念,平衡和协调社会关系,实现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在政策内容上注重对弱势群体权利和权益的保护;在政策结构上应加强社会政策的制定;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建立和完善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使社会成员能平等地表达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3.
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基本属性,是公共政策伦理的逻辑起点。维护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是公共政策伦理建设的根本方向,偏离公共性是公共政策伦理失范的集中体现。政策规划是在一定的政策价值指引下寻找具体方案的活动,是整个公共政策制定的核心环节。在此过程中,如果政策行动者违背公共性要求而对政策目标设定、政策方案设计、方案可行性分析实施不正当的干预,就会造成公共性的侵蚀与缺失,引发政策伦理规范的偏离问题。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政策规划过程对公共政策公共性的维护作用,使政策规划的结果最终体现公共性的政策伦理要求。  相似文献   

4.
由于公共政策制定中各利益主体的非充分利益博弈,政治精英的个人利益倾向性,以及传统投票方式的局限,使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公共性的偏离,对公共政策制定进行监控事关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和合法性,对公共政策制定的监控重点在于对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监控。但是,公共政策监控主体与客体双重性及其监督关系的复杂性,政策制定者职位优势使其在被监控中处于有力地位,利益相关者参与制度上的缺陷等因素给有效的监控造成了障碍,建立一种真正的对话机制,打破信息垄断,理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监督关系,明确监督者的职责,对于加强政策制定中的监控力度维护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价值取向是公共政策最本质的规定性。以人为本是现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因为人的问题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以人为本是有效实现公共政策的价值整合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公共政策合法性的需要。制定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需要转变政府执政理念,扩大公共政策形成中的公民参与、提高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6.
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社会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同时也是有着独特的价值诉求和特定政策意图的人类活动。作为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公共政策是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参与社会价值分配的重要形式。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与社会公平的价值诉求具有内在统一性。它是通过政策主体的行动、政策目标的设定、政策工具的选择以及政策过程的推进来实现社会公正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西方学者把公共性视为哲学范畴加以关注和研究,忽略了对公共性在具体政策环境中的解释和测量,这是实践中各种公共性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以Haque的公共性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由公共监督的有效性、决策参与的有效性、政策相关服务的质量等七个因子构成的公共政策公共性概念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开发了包括7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的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测量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测量体系对武汉市过江通道交通拥堵治理政策进行了实证分析。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概念模型及其测量体系的作用不仅在于测度和诊断,更在于对公共政策公共性思维和行动的良性引导,在公共性的抽象理念和实践领域之间构筑沟通桥梁。  相似文献   

8.
政治艺术是整合优化各种政治技术并具有公共性和法治化特色的政治活动,它是执政党提升公共利益、巩固执政合法性的有效路径.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以意识形态的创新和制度化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政治艺术模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应该在公共政策运行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党的政治艺术的公共性和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权利与利益需求.推动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但是,当我们考察客观现实中的公共政策时,会发现公共政策中大量的非公共性的存在。如何减少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的偏离并使其回归公共性的本质属性是本文选题的出发点。本文针对我国所处于转型期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所产生的公共性偏离的现实表现做出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共性偏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的缺陷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公共政策产生多种缺陷的原因主要是,政策目标制定不合理、方案选择的错误以及价值观的偏离。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从公共政策的制定着手,使政策问题透明、政策目标清晰、方案设计科学、决策参与民主、评价主体多元。只有制定出完善的公共政策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真正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但是,当我们考察客观现实中的公共政策时,会发现公共政策中大量的非公共性的存在。文章针对我国处于转型期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所产生的公共性偏离的现实表现做出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共性偏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开发龙门石窟是当地政府作出的一项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应该以公共性和公平性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指向文化遗产的公共政策也应如此。对公共政策的分析也应该以公共性和公平性为维度。公共政策制定主体应该以此为价值选择,制定出符合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公共政策来。  相似文献   

13.
街头官僚是公共政策链条的执行末端,同时拥有较大的政策制定功能,由此引发的行政执法不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当前社会和谐稳定的隐患。如何保证街头行政的有效性成为街头官僚理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在当下社会,吸纳网络民意体现了政府的开放包容,更突显了政策合法性的本质要求。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应用网络民意体现了政策合法性、利益公共性和参与民主性,网络民意保证了政策议程设置来源的广泛性、促进了政策方案形成与选择的科学性、提升了政策方案的可行性。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网络民意应用存在议程设置上结构性矛盾突出、方案规划中吸纳机制因循守旧、政策合法化后反馈信息不完善的现实困境,需要在政策议程设置上加强回应、规范平台建设;在政策方案规划上提升责任、完善吸纳机制;在政策合法化上提升合意度、加强信息反馈。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排斥论揭示出排斥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政策是否符合社会公正或能否有利于促进社会公正,能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并持续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是区分政策正向排斥与负向排斥之根本界标.政策负排斥背离公共政策之公共性、公正性与合法性铁律,必然引发社会不满情绪,扩大社会的疏离隔阂,破坏资源配置效率,激化社会矛盾乃至诱发社会对抗冲突,导致社会撕裂的严重后果.政策负排斥是现代政治的一项负资产,是一种结构性暴力.深化对公共政策排斥性之认知,探寻优化政策正排斥遏止政策负排斥之良策,是改善国家治理促进社会公正与经济社会良性运行之要务.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梳理了美国智库影响政策制定的方式;提出应重视发挥各类社会利益主体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使公共政策体现不同利益主体的关注和需求,使政策目标平衡各类社会主体的合理利益,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公共性作为政策的核心价值,是保证政策合法性、权威性的关键因素以及政策公共利益取向的标度。由于政策主体、客体及环境多重因素的作用,公共性缺失成为政策过程常见的现象,公共性缺失是对"公平、公正、公开"等价值理念,以及公共政策"公共利益"这一最为核心精神的背离,所以,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与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容的。因此,如何规范政策公共性是当前应予关注的问题。基于政策主、客体与环境在政策公共性缺失中的肇始作用,可以从政府主体、公众客体及制度环境三个角度着手寻找破解途径。  相似文献   

18.
政策公共性是公共政策合法性的基础、权威性的关键和政策评估的根本标准,是公共政策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但现实的政策过程中,政策公共性缺失却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本文从政策系统组成的角度分析政策公共性缺失的原因,以期为相应对策的选择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在反思和批判代议制民主的基础上扛起了"实现公众参与权实质平等"的大旗,在公共政策领域强调要重塑政策过程,将政策产出建立在普遍、自由和平等的公共协商的基础之上。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为我们解决传统公共政策过程中缺乏公民参与和社会公正的弊端,探索公共政策公共性的实现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公共政策作为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的一种公共物品具有无可置疑的公共性。但现实表明,由于政策主体的单一性、缺乏多元化的利益表达和政策参与,公共政策时常会表现出与公共性相违背的一面。所以如何保证政策的公共性是我国政府必须关注的。从政治文明视角来看,当前我国政策过程中公众参与有诸多阻碍因素,推动公众参与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促进公众参与实现的途径一是培育参与型的政治文化,创造良好的政策参与氛围,并逐步培养公民政治素质、提高参与技能;二是加快公众参与的法律化、制度化、组织化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的“通道”,保障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