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务了望     
中央财政加大农业开发投入重点投向粮食主产区中央财政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将安排127亿元资金,重点投向粮食主产区,计划将265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成高标准农田,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0亿公斤。此外,今年还初步安排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投入3.01亿元,启动新建项目35个。机制上,今年农业综合开发将探索运用财政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使其自觉自愿投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逐步建立起加强农业基础投入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数字/新政     
《创造》2011,(11):8
数字36亿元明年中央计划安排36亿元资金,扶持竞争优势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其中60%以上的资金用于贴息,可引导银行贷款500多亿元;其他资金用于财政补助,重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安排的意见》提出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安排原则和重点方向:安排原则:按照"手续简单、易于操作、堵住腐败、确保实效"的总体要求,资金安排坚持解决企业当前的困难、促进税收增长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相结合;贷款贴息与投资补助相结合;市级统筹与区县(自治县)切块相结合,力争通过政府资金的引导,促进民营企业上规模、上质量、上水平、上效益。重点方向: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技术改造(先进设备引进)、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平台建设补助、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资金补助)、鼓励类产业投资贷款和中小企业有市场有回款有效益产品生产所需流动资金贷款贴息,以及市场开拓、上市企业重组扶持、"走出去"奖励、新创办企业租用经营场地租金补贴、商贸流通物流、农业产业化、国家有关扶持资金的配套及其他政府鼓励事项。由市经济信息委、市发展改革委制定并发布重点支持项目指南。《重庆市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对该专项资金的重点支持方向、资金安排和扶持方式、申报条件和资料、申报程序、管理及监督等问题进行了明确。  相似文献   

4.
《政策》2008,(11):63-63
财政部表示,近几年。财政部门遵循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加大支农投入.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正在建立。财政部门采取措施努力拓展支农资金新的来源渠道,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耕地开发、土地整理:从水电和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中安排资金扶持“三农”。财政部门还将引导和改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发挥农村金融在新农村建设资金供应中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利用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手段。真正发挥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农业大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农业大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易炼红,龙方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6.
四平红嘴集团公司总裁卢志民代表说,吉林经济要由“快走”变“快跑”,农产品加工业更要先行“跑得快”。一是要按照支柱产业的需要,加大扶持力度。国家明确要求,财政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及新增农业贷款,主要用于农产品加工业。今年,省财政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农业产业化项目,要尽快  相似文献   

7.
我国“八五”计划基本思路国家计委提出的1991—1995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基本思路是: 1.由地区倾斜转变为产业倾斜。避免和克服地区倾斜带来的弊端,以产业倾斜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要扶植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 2.农业是产业序列的第一位。姚依林说,宁可牺牲一点工业,也要把农业搞上去。国家已明确以世界银行支持的3亿美元贷款作为农业开发基金。 3.交通、通讯将作为整个序列的第二位,投资比例将从目前的10%提高到20%,能  相似文献   

8.
我省农产品资源极为丰富,发展产业化经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八五”开始,我省已陆续建设了一批项目,到去年年底,全省建成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200多个,玉米转化、肉鸡、肉牛、生猪屠宰加工等一批项目初具规模。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完成产值约100亿元,利税20亿元,安排农村就业70万人,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综合实力的提高。但从目前农业产业化推进的现状看,还存在着规模不大、重复建设过多、市场营销力不够、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十五”及今后的15年问,吉林经济要跨入先进省份行列,农业必须走产业化、工业化的发展道路,重点搞好农副产品加工,特别是精深加工,把农副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为此,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综合开发,一直是财政支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在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直以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以财政补贴、贴息贷款为主,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层面有了新的突破,各地在实践中做了一些有益探索,投资方式呈现多元化特点。然而,在一些地方,由于农业综合开发产业  相似文献   

10.
“每年通过省里下发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不少,但扶持起来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却不多,更谈不上大面积带动农民稳定增收。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新世纪的开端,是全面实施“十五”发展计划的第一年,对于我们十堰市来说,又是在基本解决农村温饱的基础上,开始向小康目标迈进的启步年。我们要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切实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争取有一个良好的开局,为全面完成“十五”计划,推进十堰在新世纪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发式扶贫和小城镇建设,不断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开发优势资源,发  相似文献   

12.
一是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重点支持“产业支撑、绿色环保、规划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县城和中心镇建设,着力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镇吸纳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二是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优先配置龙头企业贷款规模,对重点业务在授权转授权、产品创新、流程改造等方面适当放宽权限;对季节性生产特点明显、符合季节性收购贷款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特别授信,配置短期信贷规模,实行专款专用;同时由主要支持农产品加工环节向支持产前农业生产资料和产后转化增值、储运保鲜、营销流通及进出口贸易等全过程的转变,做大做强县…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一项战略性选择,它同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小城镇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宜都近几年的实践来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抓住“三大重点”:  相似文献   

14.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化解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制约丘陵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因素很多,需要丘陵地区以制度创新为动力.突出工作重点,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是解决农村发展的指导方针。从2000年至今五年间,抚顺县党委、政府紧紧抓住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历史机遇,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念,综合运用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等措施,实行山水林田路村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建设现代农业,使这里的农业生产条件全面改善,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整个农业和农村工作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据统计,“十五”期间,该县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改造中低产田39.43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6786万公斤,新增农业总产值2.4亿元,全县12个乡镇142个行…  相似文献   

16.
政协经纬     
南通市政协委员提出建议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南通市政协在八届一次会议期间,召开了农业产业化专题协商会,委员们就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进一步明确发展重点,培育和壮大农业支柱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应放在养殖业和园艺业上,养殖业的重点应放在水产和畜牧业上,园艺业的重点应放在蔬菜和粮食加工业上。各地都应在明确农业发展重点的基础上,制定好农业支柱产业的培育计划和实施步骤,逐步形成县乡有特色、村有专业、户有专长的农业产业化格局。二是抓好关键,加大"农"字龙头企业的建设力度,将龙头企业的培育作为产业化的重中之重来抓。各地要抓好拥有一定规模,并已基本形成贸工农一体化格局的龙头企业技改挖潜增效工作,动员引导更多的工商企业向农业延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内容,是实现工业化的必经之途,是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的有力措施。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1.培植主导产业,壮大龙头企业,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  培植主导产业,一是要根据农业发展实际和农业资源分布状况,注重突出特色;二是要依据市场需求量,坚持市场取向,选择超级项目;三是要依照产业关联度,注重发展潜力;四是要立足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实行重点开发、广度开发、深度开发;五是力创名牌,发挥品牌效应,同时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开发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为重点,把区域化的布局和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经营相结合,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种养加、产代销、内外贸、农科教相结合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推行农业产业化,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1995年,中共官渡区委六届七次会议正式提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发展战略。至今,全区农业已以“九大”商品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市场为龙头向产业化方向逐步迈进。  一、调结构,打基础,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从1…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中央财政共投入287.4亿元,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约2500万亩。在项目建设中,中央财政加强资金统筹整合和使用监管,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积极开展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试点,依托农业综合开发平台,由国有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贷款主体,自主申贷、自行规划、自主建设高标  相似文献   

20.
陕西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陕西的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规模已经增加到全省所有11个市(区)的76个县(市、区)和两个国营农场,项目类型也由单一的土地治理发展为土地治理、产业化经营、高新科技示范和世行贷款等项目,累计完成总投资51.83亿元,不仅为加快全省农业和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