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邬少兵 《法制博览》2013,(1):200-201
国家机器的正常高效运转离不开高素质公务人员的操作。在此层面上说,高素质的公务员对于国家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对于选拔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来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当今社会来说,体现"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以及能让不同阶层的人都能近年来公务员考试持续升温、竞争也更为激烈。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和进入到顺利稳定实施的环节。但是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非是没有缺陷和问题。近年来人们对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公开性、公平性以及规范性的质疑声越来越强烈。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6,(19)
正热点预测要点梳理名师点拨自公务员考试实施以来,《南风窗》关注的政经话题,常常与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热点不谋而合;《南风窗》的报道,也屡屡被公考申论材料题原文引用。作为"中国第一政经杂志",《南风窗》对政经热点的敏锐把握和精准解读,使其成为公考备考的绝佳读物。《2017公考热点面对面》中的政经热点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16,(24)
正热点预测要点梳理名师点拨自公务员考试实施以来,《南风窗》关注的政经话题,常常与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热点不谋而合;《南风窗》的报道,也屡屡被公考申论材料题原文引用。作为"中国第一政经杂志",《南风窗》对政经热点的敏锐把握和精准解读,使其成为公考备考的绝佳读物。《2017公考热点面对面》中的政经热点剖析,出自《南风窗》数十位优秀记者和特约名家之笔,观点独到、分析透彻、建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16,(23)
正热点预测要点梳理名师点拨自公务员考试实施以来,《南风窗》关注的政经话题,常常与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热点不谋而合;《南风窗》的报道,也屡屡被公考申论材料题原文引用。作为"中国第一政经杂志",《南风窗》对政经热点的敏锐把握和精准解读,使其成为公考备考的绝佳读物。《2017公考热点面对面》中的政经热点剖析,出自《南风窗》数十位优秀记者和特约名家之笔,观点独到、分析透彻、建  相似文献   

5.
各国公务员怎么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公务员成为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他们通过参加国家以及地方的公务员考试加入到公务员队伍中来.多年以来,我国就已经实行了正规的公务员考录制度;近年随着《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我国的公务员制度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那么,其他国家的公务员招考制度和相关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16,(18)
正热点预测要点梳理名师点拨自公务员考试实施以来,《南风窗》关注的政经话题,常常与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热点不谋而合;《南风窗》的报道,也屡屡被公考申论材料题原文引用。作为"中国第一政经杂志",《南风窗》对政经热点的敏锐把握和精准解读,使其成为公考备考的绝佳读物。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6,(22)
正热点预测要点梳理名师点拨自公务员考试实施以来,《南风窗》关注的政经话题,常常与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热点不谋而合;《南风窗》的报道,也屡屡被公考申论材料题原文引用。作为"中国第一政经杂志",《南风窗》对政经热点的敏锐把握和精准解读,使其成为公考备考的绝佳读物。  相似文献   

8.
公务员是掌握公共权力的一个特殊群体,而任何执掌权力的人都可能利用公共权力来谋取个人私利。义务本位即是以公务员的义务为核心,以高于普通公民的规则法律来限制和规范其行政行为,并以公务员履行应尽义务的状况作为评价公务员的唯一标准。只有坚持义务本位,才能增强公务员为国家、社会、人民服务的责任感,有效防止滥用权利和以权谋私或行政失职行为的发生,从而解决公务员作为"公共人"和"经济人"双重身份带来的矛盾,它是达到有效控制与约束公务员对公共权力的行使的一条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6月7日,一年一度的高考又拉开了序幕。为期两天的考试,不仅牵动着每一位考生和家长的心,同时也牵动着无数朝阳职工志愿者的心。高考期间,在朝阳区总工会号召下,全区多支职工志愿服务队伍纷纷在考点服务区设置"暖心伴考"职工志愿服务站,免费为考生及家长提供各种便利服务。这也是首都职工  相似文献   

10.
刑法第418条规定了招收公务员徇私舞弊罪,刑法理论和实务界对其研究较少,但是随着公务员考试的竞争越发激烈,公务员招考录用过程中暗箱操作行为层出不穷,本文拟对招收公务员徇私舞弊罪的概念、法益、犯罪构成等问题进行分析,期冀为本罪的完善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的高考注定特殊,课堂从学校转换到了家里、高考推迟了一个月……7月7日,全国高考拉开大幕,北京迎来新高考改革后的首考。西城区各基层工会广泛利用工会资源优势,全面做好疫情期间的"暖心伴考"职工志愿服务活动,在考前、考中、考后为考生、考生家长及服务考试的一线职工提供服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做到陪伴不断、暖心不减。  相似文献   

12.
正高考对于我来说已经过去了7年,当年的那份执著和单纯却久久不能忘怀。以至于,多年以后做梦,还会梦见自己在拼命地答题,从梦中惊醒,唏嘘不已。和很多高三学生生活不太一样,万人齐放飞孔明灯、"送考节"万人齐聚来送考、保姆套房的全方位服务、鹅毛大雪碎片雨,高考对我来说,不仅是一场普通的考试,更多地是承载着12年的梦想。高考,既不是地狱,也不是天堂,而是一场青春的历练,更是一个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将学校学习时光的沙漏倒转而来,作为一  相似文献   

13.
于时语 《南风窗》2014,(9):74-75
<正>大量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表明,美国寒门子弟"高考"失意的重要原因,越来越超出了教育体制本身,而无法单纯通过改革教育和"高考"来弥补。美国高校理事会前不久宣布:将对有80多年历史的"SAT高考"进行新一轮改革。改革目标是"减负",英语是dumb-down(降低难度)。除了把作文由"必考"变为"选考",语文的词汇部分也大幅删节简化,以便照顾缺乏家庭阅读环境的寒门子弟。长期以来,对SAT考试一贯的批评,便是它向富人子弟倾斜。同样的考分之  相似文献   

14.
刘俊 《南风窗》2014,(9):28-29
<正>风清气正的好作风和去特权的普通职业化,才是公务员正常薪酬增长的有力保障。尽管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兼副局长杨士秋已表示"公务员工资应该上涨",但公务员说自己工资低的叫苦潮仍在继续,不仅基层公务员,国家部委的处长也加入到了叫苦的行列。看来,加工资颇有要变成一种"集体红利"的意思。一个长期被视为享受着特权的群体,突然把自己说得比农民工、护士、白领还要惨,连我这样的公职人员都  相似文献   

15.
在隆重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深厚的感情怀念孙中山的丰功伟迹。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伟大革命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早在四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就明确地指出"孙中山先生的大功劳",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列,一贯坚持革命,及时地总结了几十年的革命斗争经验,包括挫折和教训,在紧要的历史关头,接受了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采取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16.
张翼杰 《法制博览》2022,(15):153-156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法考")对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有着重大影响.为了更好地实现法学教育与法考的有效衔接,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应向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和应试教育三位一体转变;教学内容上注重体系化法学理论的传授、强化法律方法的训练、注重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围绕学生职业实践能力和法律思维的培养调整课程体系,强化法律实务课程...  相似文献   

17.
水银河 《法制博览》2010,(17):76-76
今天我们参加高考,考语数外,古人参加科举,考八股。虽说都是为了前途而进考场,但是古人科举登榜之后,直接就是公务员,从此吃皇粮,领国家津贴,要多滋润有多滋润。所以,今天有人高考个七八次就已经惊为天人了,但是在古代如果某人考个二三十年也不稀奇。更有甚者,因为脑子笨、不开窍,愣是考上一辈子,所谓“活到老,考到老”。一直考到七老八十上百岁的也大有人在。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南风窗》2010,(26):19-19
你知道赵作海是谁么?赵作海不是没犯罪嘛,不还在牢里那么多年,我定你还不是小菜一碟。——因举报"官二代"马晶晶考公务员作弊而被跨省抓捕、后来获释的王鹏说,宁夏吴忠市公安局利通分局办案警员刑讯逼供他时说的上述一番话很不文明。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2016,(24)
正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历经挫折,屡仆屡起,毫不动摇,向着实现"振兴中华"的崇高目标不懈地努力和奋斗。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孙中山不仅是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也是现代中国政治和民族国家的主要缔造者,因而受到国共两党和全世界华人的尊重和爱戴,成为联结海峡两岸和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中国共产党人高度评价孙中山对中国民主革命的贡献,尊他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从1950年代开始,每逢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  相似文献   

20.
人称孙逸仙博士的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其实从未取得过博士学位,称他博士完全是以讹传讹. 孙中山原名孙文,1866年生于广东省香山县(注:今中山市)翠亨村,字德明,号日新、逸仙.因流亡日本时,曾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化名"中山樵",故世称"中山先生". 1879年,14岁的孙中山受在檀香山发展的长兄孙眉接济,与母亲一道乘轮船远赴夏威夷檀香山,始见"沧海之阔,轮舟之奇".到达檀香山后,孙中山进入当地英国国教会开办的用英语授课的小学"意奥兰尼书院",1881年于此校毕业后,孙中山又进入当地最高学府、美国教会学校"奥阿胡学院" (注:相当于中学)继续其学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