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所谓政绩,是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成绩和贡献,是领导干部德才素质在实践中的综合反映。所谓政绩观,就是对政绩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包括对什么是政绩、为谁树政绩、树什么样的政绩、如何树政绩和怎么衡量政绩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政绩观直接影响着领导干部的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有什么样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又保证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科学发展观为尺子衡量政绩观。  相似文献   

3.
《中国监察》2009,(2):4-6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1月13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  相似文献   

4.
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决定了共产党人政绩观的基本内涵包括科学发展、执政为民、求真务实等方面。树立科学发展观,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前提和核心;坚持执政为民,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本质要求;弘扬求真务实作风,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根本途径。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执政为民、求真务实的科学政绩观。全面理解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发展观引导正确的政绩观,以正确的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政绩观与发展观紧密相关,全面理解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前提和核心。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扎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意义十分重大。如何使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所谓政绩,就是干部履行职责所取得的成绩和做出的贡献,是干部德才素质的综合反映。所谓政绩观,就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及取得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对干部履行职责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其主要内涵是:政绩为…  相似文献   

6.
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  相似文献   

7.
《中国监察》2010,(2):48-48
管荣保撰文指出,党中央一再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我们党从严管理领导干部,可以事先预防腐败,只有在严格的监督下,才会让领导干部没有机会、没有想法去搞腐败。这不仅是强化“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需要,也是出于对领导干部成长和关心的需要。培养一位领导干部要有一个相当长的实践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只有保护好每一位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8.
选好配强群众拥护的领导干部,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因此,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县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中,一定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选好配强受群众拥护的领导干部。第一,选好配强领导干部,要  相似文献   

9.
从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因亲情观扭曲而滥用权力、走上违纪违法道路者不在少数。大量事实说明,家庭对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有没有一个良好的家风,不仅关系到领导干部自身廉洁从政和家庭的和谐稳定,而且关系到形成良好的党风和政风,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状况如何,关系到党能否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盛衰成败。因此,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方针,必须高标准建设一支过硬的领导干部队伍。要把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严格按照领导干部的标准、要求和选拔程序,把好选拔任用关。如果这一关没把住,进入领导层的干部“先天”不足,将后患无穷。另一方面,笔者认为要“四结合”做好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工作。   其一,要把思想教育与…  相似文献   

11.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 民所谋,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在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形成勤政为民、踏实苦干的浓厚风气。"在2003 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政绩观的论述让人耳目一新,久久回味。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衡量政绩需从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诸方面的思考,进而指出领导干部要在推动科学发展中取得作为,关键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13.
论点辑要     
《中国审判》2011,(5):83-83
全国各地在推进依法行政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5个方面:其一,部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淡薄,没有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取代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政绩观,一些领导干部为了“政绩”,不惜侵犯群众权益而大搞形象工程;  相似文献   

14.
《政府法制》2012,(14):13-13
全国各地在推进依法行政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5个方面:其一,部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淡薄,没有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取代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政绩观;其二,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领域,腐败现象多发易发,少数公职人员滥用权力,执法不公,行政不作为、乱作为;  相似文献   

15.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造就一支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有能力推动科学发展的党员干部队伍,需要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坚持正确的政绩观,老老实实按客观规律办事,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常思主政之责,常修廉政之德,常务勤政之实,常习善政之识,常奉施政之情,大力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增强“五力”,提高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16.
程翔  陈玉新 《法制与社会》2010,(16):174-175
如果不能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本文指出要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谘须实行党政领导干部的绿色政绩考评,树立新政绩观,科学衡理政绩,将生态环境指标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参数,从根本上遏制住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背道而驰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着力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在新的形势任务面前,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同志指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坚持和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牢记‘两个务必’,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认真解决党风方面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坚决克服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这不仅是对全党各级干部作风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广袤的小兴安岭森林深处,有这样一个风景秀丽的小镇—美溪。这里有一位优秀的政法领导干部、一位群众满意的好法官,她就是美溪区人民法院院长赵冶萍。  相似文献   

20.
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开展述职评议中涉及到如何用辩证的观点评价一个干部的问题。评判一个干部业绩的优劣、廉洁状况的好坏、道德标准的高下,必须站在历史的、全局的高度,辩证地、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要正确区分是非界限,比如说,开拓创新与随心所欲、大刀阔斧与盲目蛮干、顾全大局与盲目服从、造福一方与地方保护、为老百姓办实事好事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办事果断与独断专行、对人民负责还是只对上负责、全面的发展观与片面的政绩观,等等,准确地把握这些问题的界限,关系到对一个干部是非功过的评价,关系到述职评议的成效,也关系到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