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1月18日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开始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1月1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白宫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  相似文献   

2.
图说天下     
<正>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9月22日至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于26日至28日赴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图为9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  相似文献   

3.
6月7日至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会晤。此前5月31日至6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图为6月7日会晤结束后习近平与奥巴马共同会见记者。  相似文献   

4.
2006年3月16日,美国白宫公布总统布什上台以来的第二份《国家安全战略》,重申美国在面对拥有化学、生物或者核武器的恐怖主义和“敌对国家”时将采取“先发制人”战略。报告同时措词严厉地指出,“伊朗可能成为美国的最大威胁”。而在此前的3月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在维也纳召开的会  相似文献   

5.
2011年1月18日至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邀请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在中美关系走进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重要时刻,胡主席的访美引起了中美两国人民的  相似文献   

6.
美国是一个十分推崇军事"大棒"的国家.自从20世纪初美国提出臭名昭著的"大棒政策"以来,美国就一直在世界各地不断地挥舞军事"大棒"来维护和谋取本国的国家利益.特别是2001年1月小布什上台以来尤其明显.当年2月¨日,美国出动战斗机轰炸伊拉克;4月1日,美军用侦察机在南海上空撞毁我军用飞机;7月14日,美国进行第四次导弹拦截实验并获得成功;"9·¨"后,美国将目标锁定为恐怖组织头目本·拉登,并于10月7日开始对庇护恐怖组织头目--本·拉登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进行连续不断的军事打击;1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退出<反导条约>;2002年3月,美国国防部提交国会的<核态势评估报告>被披露,美国竟公然声称在台海发生战事时准备使用核武器;9月20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正式提出了向恐怖分子和敌对国家发动主动进攻的"先发制人"战略;11月13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总额为3930亿美元的2003财政年度国防预算法案.2003年3月20日,美国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发动了对伊拉克的大规模军事"震慑"行动……  相似文献   

7.
应克林顿总统的邀请,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从10月26日至11月2日对美国进行了成功的国事访问。由于这是中国国家主席12年来对美国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因而引起国际舆论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也有人曾希望美国分裂 1783年9月3日,美、英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确认美国疆界。这样,美国版图从独立战争初期的90多万平方公里扩大为230多万平方公里。在国家版图倍增的同时,美国面临的国家风险也同比增加。对此美国第一代开国领袖有极清醒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2009年5月30日,针对朝鲜核试验,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说:"美国不会坐视不管……美国不会接受朝鲜成为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并数次在不同场合声称,如果朝鲜发起军事进  相似文献   

10.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恐怖分子的袭击以及10月7日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军事打击行动,不仅对美国国家安全及世界的安全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且也给中国的国家安全增加了许多新的不确定因素。如何看待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军事打击,如何认识这一事件对我国家安全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应对,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美“邪恶轴心”论招致普遍反感2月1日,被美国总统布什在国情咨文中称作“邪恶轴心”的伊拉克、伊朗、朝鲜强烈抨击美国,谴责美国政府为发动新一轮“侵略”寻找借口。与此同时,北约、俄罗斯、韩国及美国的其他反恐同盟国,纷纷对布什的这一反恐新战略表示担心并提出质疑。美国内一些政要也批评这一理论“大错特错”,认为其不仅会刺激一些国家的反美情绪,还可能损害美国在其他地区的形象,从而使美国变得更加孤立。王选、黄昆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大…  相似文献   

12.
<正>熊争艳侯丽军在11月14日的《新华每日电讯》上报道:应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于15日至18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与以往几届美国新政府上台后中美关系都经历先摩擦后合作的过程不同,奥巴马就职以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1月12日至13日在美国夏威夷召开的第19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力推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m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简称TPP),希望在2012年年底前,9个亚太国家(美国、智利、秘鲁、澳大利亚、新两兰、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越南)签署他所称的下一代贸易协定。  相似文献   

14.
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1月18日至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22日回到北京。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全面规划了今后一个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重点方向。胡锦涛还广泛接触美国各界人士,系统阐述中国政府的内外政策和发展新时期中美关系的重要主张,并向广大美国人民、特别是美国青少年发出积极参与中美友好事业的邀请。  相似文献   

15.
正4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美军于今年5月1日起从阿富汗撤离,并在9月11日前撤退完毕,以结束在阿富汗的这场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久的海外战争。拜登还表示,美国将继续支持阿富汗政府,向阿富汗安全部队提供支持,并支持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之间开展和谈。5月17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与阿富汗总统国家安全顾问穆希卜通电话时表示,  相似文献   

16.
在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时江泽民主席谈台湾问题 2000年3月30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南海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在谈到台湾问题时,江泽民说,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更替,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事实。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和前提。任何形式的“台  相似文献   

17.
正国防大学教授乔良在9月19日的《环球时报》上发表文章说,长期以来,我们都把领土问题和经济利益割裂开来看待,美国正是利用中国人的这一认识误区在和我们下一盘大棋。美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看重经济利益。最近20年来,美国打的每一场战争都不是以争夺领土为目的,而是力争使国家利益最大化。我们今天讲要学习做大国,美国就  相似文献   

18.
大事集要     
《党史文汇》2000,(6):47-48
10月4日 美国首次进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试验。  相似文献   

19.
3月16日,小布什政府发布了其上任以来的第二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作为反映美国政府外交政策和战略走向的重要文件,报告刚一面世,就引起了广泛关注。2006年新版报告体现了小布什政府战略思维和外交政策导向的四个新动向。一、新保守主义思潮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在弱化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与新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保守主义逐渐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小布什政府的一些重要决策人物深受新保守主义思潮影响。作为新保守主义的积极倡导者,他们推崇实力外交,主张以美国的强大实力建立美国主导的…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6月8日-9日,加拿大拉马尔拜,七国集团峰会在当地举行,德国总理默克尔等国家领导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交谈。峰会前夕,美、法、加三国领导人在社交媒体上率先唇枪舌剑,峰会期间也因美国对其盟友加征钢铝关税等议题,火药味十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