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第一次改革所遗留的问题,在提高职工工资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工资制度,1956年,中央党政部门启动第二次全国工资改革。然而,随着工人工资的增加与购买力的提高,多地均出现消费品短缺、物资供应紧张的现象。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物资的短缺与消费需求的刚性应对,生产领域并没有足够的弹性因应市场突然扩大的购买力。为平衡供求、保障工资改革成果与维护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国家通过调控工人工资过度增长、扩大商品供给等方式,逐渐缓和了因工资大幅增加所导致的物资供应紧张。第二次工资改革期间对工人工资的提高与调控,成为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改善工人生活水平、平衡供求关系与维护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一次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共中央调整了商业政策,开放自由市场是前期政策调整的延续。为缓解中药材供应的紧张状况,自由市场开放前,上海国营药材公司广泛组织合营商人采购,增加了药材供应量;自由市场开放后,药材供应紧张状况进一步缓解。药材供应虽有改善,但市场开放的效应外溢,导致国营与合作社商业内部分化,产销间矛盾加剧,外部采购成本提高及内部协调难度加大。同时,众多公营主体参与自由市场和黑市竞购,成为影响市场秩序的重要因素。基于工业化战略下维护国家资源汲取体系及其相关力量的需要,国家选择将不易控制的外部因素内部化,再次强化了国营与合作社商业对药材资源的管控。  相似文献   

3.
沙敏 《北京党史》2011,(1):46-48
中国成立后.北京市自由市场经历了三次封闭与三次开放。20世纪50年代.北京的自由市场经历了第一次开放与封闭。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jE京的自由市经历了第二次开放与封闭。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期间.自由市场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1978年底至1979年初.北京的自由市场第三次开放。自由市场经历了几起几落.封闭与开放之间,对北京市民的生活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而.关于自由市场问题的实践与探索.值得后人总结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沙敏 《北京党史》2010,(2):46-48
<正>新中国成立以后,北平这座历史文化古城得以新生。但面对物资匮乏、城乡交流阻塞、百废待兴的城市,从1949至1953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北京人民进入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进  相似文献   

5.
1957年8月至1958年8月的全民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发动的一场时间长、规模大、影响深的政治运动。这场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大辩论为中心的整风运动,涉及农村、工矿企业、军队、少数民族、民主党派、工商界、科教文等各个领域。它对当时在某种程度上改进干部工作作风、促进生产发展等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这种群众运动的方式违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大跃进”的发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察我国建国初期农民阶级分化的历史,探讨农民阶级分化的两种类型:内分化和外分化。作者不但从政治、经济及心理等角度解读了农民阶级分化的历史,而且还从历史、现实的原因分析了该时期农民阶级分化的特点与影响。  相似文献   

7.
根据美国公布的档案分析,美国中央情报局从1948年至1956年对中国问题的评估和预测,虽然始终缺少直接的情报支撑,其报告也曾表现得随意性较大,但随着这一工作的制度化,报告的起草者已渐渐从对中国较为生疏隔膜,变得越来越熟悉。由于这一时期美国在中国的侦察手段单一和欠缺,情报局的评估和预测未必准确,但其报告基本上保持了一种比较客观和肯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关于1949年至1956年国家政权与民间慈善组织的关系,学者们的研究目光多集中于民间慈善组织被改造的历史。其实,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确实带来了民间慈善组织命运的根本变革,但是,这种变革并非单一的线性过程,而是存在着立体式、多面的、丰富的互动、发展与变化的历史。国家政权在对民间慈善组织的团结改造中,最终实现了依靠人民力量建设新中国救济福利事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1977年至1978年,广州在揭批"四人帮"的基础上开始了对农副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推行蔬菜产销体制改革,理顺价格机制;二是开放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搞活城乡流通。追根溯源,广州能率先对农副产品流通体制进行改革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其中既有商业发达的历史基础与文化传统,也有供应港澳任务重、承办广交会等现实的压力。就政策依据而论,可以说是邓小平在广州点燃的改革开放"第一把火"。广州此次改革的探索,由于尚处于历史大转折的前夕,还带有时代的烙印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实行统购统销时,华南分局在充分考虑广东粮情与粮市的基础上,提出暂缓执行的请求,但随后又很快作出与全国同步实行的决定。华南分局的态度转变并非基于对粮情与粮市的重新思考,而是对统购统销政策目标及中央决策背景再理解的结果。统购统销有着应对粮食紧张和服务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多重目标,这为地方的政策执行留下了调整空间,使华南分局能够在没有完成任务的情况下结束购粮,因为统购过程的政治动员比完成购粮数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1.
1954年至1958年,中央人民政府为了加速国家经济建设,逐步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连续发行了五期国家经济建设公债。1954年至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乡村医药卫生人员培养工作在1965年至1967年形成一个高潮。本文依据历史档案和其他文献,考察与阐释了这个高潮形成的历史背景,中央和地方各级主管部门为此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以及各项政策规定的实施情况和社会绩效。作者认为,大力培养乡村医药卫生人员的主张和举措,对于改变农村基层缺医少药的状况、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然而当时的一些具体做法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3.
《党的文献》2012,(4):8-9
青年是社会中的一支积极力量,集中青年的力量起突击作用,起示范和先锋作用,去克服困难,是好的,是必要的。在整个群众积极性还没有起来的时候,或者在解决某一个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都可以想到这种方式。比如组织青年带头开荒等都是好的。把一部分青年单独组织起来,起突击作用,只是为着解决问题。要从需要出发,注意不要把一种方式在任何情况下都普遍化。在对待形式这个问题上,要从整个任务来考虑,要从合作社需要来考虑。不能只看工作成绩好坏,还要看在什么条件下,适当不适当。青年团的同志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关于组织形式问题,常常是在这一个阶段是好的,在另一个阶段就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4.
上海是我国民族资产阶级最集中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实行了和平赎买政策。但这一政策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了破坏,上海成为党的民族资产阶级政策被破坏得最严重的地方之一。1977年10月4日,  相似文献   

15.
王恒 《世纪桥》2007,(11):46-47
从1957年1月至1966年5月,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经过了正确与错误的反复,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的曲折之路。该期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57-1960年的错位时期,1961-1962年的调整时期;1962-1966年的再错位时期。  相似文献   

16.
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建国初期,我们党确立了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并为贯彻实施这个政策采取了多种途径和方法.总体看,1949年至1957年春,是建国以来知识分子思想觉悟迅速提高、积极性最高涨的时期之一,知识分子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繁荣发展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后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一度出现违反知识分子政策的过"左"行为,严重影响了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1949年至1957年春:党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的基本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建国初期,我们党确立了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并为贯彻实施这个政策采取了多种途径和方法。总体看,1949年至1957年春,是建国以来知识分子思想觉悟迅速提高、积极性最高涨的时期之一,知识分子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繁荣发展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后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一度出现违反知识分子政策的过“左”行为,严重影响了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