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仲裁是一种根据合意解决纠纷的方式,与市民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其实质是解决争议的一种合同制度。我国的仲裁制度改革应当进一步明确仲裁机构的民间定位,应修改仲裁协议的内容要件,重新确定其效力认定机构,完善仲裁保全制度,统一涉外仲裁与国内仲裁的审查标准,明确法院的程序监督权。  相似文献   

2.
医疗纠纷仲裁制度,对于缓和与化解医患矛盾、建立和谐社会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当下构建医疗纠纷仲裁制度的瓶颈在于:现行仲裁法的缺陷限制了医疗纠纷的可仲裁性,我国调整医疗人身损害赔偿的实体法的不统一阻碍仲裁在医疗纠纷解决中的适用。为构建医疗纠纷仲裁制度,应修改现行《仲裁法》,扩大仲裁范围,明确医疗纠纷的可仲裁性;建立科学的医疗纠纷仲裁机构,为医疗纠纷仲裁提供组织保证;统一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立法,为医疗纠纷仲裁提供实体法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国仲裁制度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随着我国《仲裁法》、《劳动法》、《公务员法》的颁布和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发布,在我国呈现出民商仲裁、劳动仲裁与人事仲裁三大仲裁制度并存的局面。三大仲裁制度都有其法律的支撑并自成体系。相对而言,民商仲裁制度比劳动仲裁制度和人事仲裁制度较为成熟,劳动仲裁制度需要重新设计仲裁程序,人事仲裁制度则应该并轨到劳动仲裁制度之中。  相似文献   

4.
《仲裁法》第14条虽然规定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明确了仲裁机构不是行政机关,但却没有直接明确地指出仲裁机构的性质,更没有明确定位其到底属于何种法人机构。无论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均未从法人制度的学理上严格按照法人的“公”、“私”属性来明确界定仲裁机构的性质,而是仅仅对其进行模糊化定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对仲裁机构的准确定性在理论层面和实际操作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障碍。我国仲裁机构的改革涉及重重障碍,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商事仲裁机构的定位,必须坚持国外仲裁机构所具有的共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独立性、非政府性或民间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法律制度的健全和法律意识的普及,仲裁作为非诉讼权利救济方式的一种,在社会上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仲裁的进一步发展普及缺少必要的发展要件的支持,仲裁公信力的有效提升存在很多制约因素,仲裁制度的优越性、便捷性尚未被全社会所知晓,我国仲裁公信力还有着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亟需从完善制度、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我国建立临时仲裁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商事仲裁领域,临时仲裁与机构仲裁并存,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临时仲裁作为国际商事仲裁中最早采用的方式,至今仍以其灵活、快捷、经济的优点而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国际上很多商事争议仍通过临时仲裁方式解决。我国1994年《仲裁法》只规定了机构仲裁,并未确立临时仲裁制度。随着我国多元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仲裁法》的弊端也逐一显现,其中对于是否应引入临时仲裁制度学者们众说纷纭。本文拟从我国商事仲裁的现状入手,就我国引入临时仲裁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加以分析,认为我国应借鉴各国国内立法及相关国际公约的规定,确立我国的临时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仲裁制度与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发展与趋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商事仲裁是解决国际商事争议的一种常用方法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 ,统一国际商事仲裁制度越来越成为必须与必然。我国的仲裁法在与国际接轨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出现了与国际商事仲裁多方面的趋同。  相似文献   

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新型的、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从院制结构看,在人大内部增设了一个常设机关,并对职能进行明确分工,使我国人大制度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兼容了两院制的优势;从国家政权组织体系看,国家权力统一集中于人民代表大会,同时又形成了权利机关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的政权体制;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过程来看,在人大与政协的互动关系中,使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得到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仲裁分为国内仲裁和涉外仲裁两种.国内仲裁采用官方性准司法仲裁方式,涉外冲裁采用民间性非司法仲裁方式.前者与仲裁制度的一般性质和特点不吻合,不衔接,弊端甚多;后者与国际上一般采用的仲裁制度相一致,适应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本文拟对我国国内仲裁的发展改革,予以论述.一、我国国内仲裁与外国一般仲裁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法律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专家证人制度的缺失已经逐渐成为阻碍我国商事仲裁发展的桎梏之一。相比专家证人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运用,我国由于历史和法律传统方面的原因,至今未能对商事仲裁中专家证人制度进行立法,亦未有常设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对此作出详尽规定。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在我国商事仲裁中运用专家证人存在巨大的法律障碍.为排除这种障碍,在立法条件尚不成熟时,基于我国仅承认机构仲裁合法性的前提,应当尝试在各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中,对该制度予以完善,从而适应我国商事仲裁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临时仲裁作为仲裁制度初始阶段的唯一形式,在解决争议纠纷方面相比机构仲裁有其独特的优势。临时仲裁制度在现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得以确立,在国际层面也得到认同。我国在仲裁制度建立之初,没有确立临时仲裁,但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无论从经济层面还是法治层面考量,都需要确立我国的临时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12.
1994年制订并于1995年9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在规范和统一国内仲裁制度、促进仲裁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随着中国涉外仲裁活动的发展,该法本身所具有的缺陷特别在涉外仲裁方面的缺陷被进一步凸显出来,成为制约中国涉外仲裁发展的障碍。文章分析了涉外仲裁方面所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建议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满足国际商事仲裁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是我国特有的不动产概念,包括房产和地产,即土地及地上建筑物.我国现行房地产登记的职能基本沿用行政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政治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显出其弊端.我国目前的产权登记制度已不能满足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登记职能的要求,存在诸多缺陷:登记的法律依据不统一;登记机关不统一,内部登记机构分设;房地产登记效力不统一、不规范;绝对的登记要件主义;错误地把登记作为不动产物权移转合同生效的要件等.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应建立统一的登记机关,统一登记的程序,统一登记的效力,扩大登记的范围,淡化房地产登记制度的行政管理色彩.  相似文献   

14.
由于跨国多方当事人合同争议的增多,仲裁第三人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仲裁理论界的重视.适当引入仲裁第三人制度是国际商事仲裁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意思自治原则的有限限制,体现了国际商事仲裁的价值.参考有关国家关于仲裁第三人制度的立法规定,剖析国际商事仲裁实践中涉及的第三人,明晰了第三人在何种情形下可以加入仲裁之中.我国可以适当借鉴各国立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我国实践需要的仲裁第三人制度,以推动仲裁立法与实践的发展,并逐步实现与国际的接轨,具体构想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三人参加仲裁的方式;第三人加入仲裁的时间;第三人的权利及其限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仲裁法》从立法上将临时仲裁予以排除,不仅与国际通行做法不相吻合,也会产生许多不公平不对等的问题.文章从我国设立临时仲裁制度的现实可能性着手,试图为临时仲裁的桎梏解套.并以自贸区的建立为契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建议在自贸区构建临时仲裁制度,以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最终在我国全面构建临时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司法鉴定制度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鉴定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安全机关、监狱、仲裁机关、当事人对案件立案前取证、诉讼、执行、仲裁过程中的专门技术、专门知识问题,委托有鉴定权的机构或鉴定人依法检验、评断的活动。按照我国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的规定,司法鉴定结论是重要的证据之一,在诉讼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司法鉴定制度的立法滞后,以及部门经济利益驱使和社会腐败风气的影响,司法鉴定结论虚假的现象愈演愈烈。我国现行司法鉴定制度已经不能适应“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为此,改革司法鉴定制度,依法实现司法公正,已成为…  相似文献   

17.
完善我国仲裁制度的若干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仲裁制度充分体现了意思自治的精神,同时,仲裁的顺畅进行客观上需要法院对仲裁进行适度的司法干预。我国《仲裁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意思自治的精神,但是相对于市场经济的要求而言,仍是欠缺的。同时法院对仲裁过浓的司法干预色彩也有悖于意思自治的精神。为促进我国仲裁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整合,有必要就我国《仲裁法》作部分修改和调整,完善并发展我国的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仲裁制度完善问题研究汪勤,王立亚我国仲裁制度建立40多年来,在解决大量经济纠纷过程中,仲裁与法院审判及行政手段相互配合,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我国现行仲裁制度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因此,进...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已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仲裁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仲裁制度正在进行根本性的改革,确立了仲裁法律制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宣告了我国没有仲裁法典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仲裁法》所规定的若干原则和制度与国际仲裁制度相符,表明了我国仲裁制度在与国际仲裁制度接轨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仲裁法》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按照公正、及时的原则解决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的一部重要法律.  相似文献   

20.
按照物权公示原则的要求 ,建立完善的不动产登记制度 ,是物权法的制度基础。要采用登记要件主义 ,就必须要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制度。按现行规定 ,凡不动产权利的取得、变动 ,都要到管理机关登记。我国现存的问题是多个登记机关、多头登记、登记效力不一 ,严重损害了企业和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