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反腐败治本思想是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理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他的反腐败治本思想中,系统地阐述了全面地把握教育、法制、监督和改革这四个治本手段,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的精辟观点,体现了邓小平对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如何防腐反腐的途径和方法的深沉思考。  相似文献   

2.
正他是中国发酵工程专业培养的第一个博士后,首次提出生化反应电子流守恒原理与计量学方法,解决了国际生物脱氮研究领域120多年无法解决的难题;他把自己的新技术推广应用于城市污水、炼油废水、垃圾渗滤液和农村污水等治理工程,坚持"走出去",做到"沉下来",在科研路上不懈创新、执着攻坚——他就是贵州科学院副院长周少奇。  相似文献   

3.
在党校学员的党性分析会上,一位领导干部谈了这样一件事:一下属找他帮助解决拖了很久的生活困难问题,他认为该同志的困难根据政策是应该也能够解决的,就为这个同志解决了困难,这个同志十分感激,送了一份厚礼,他谢绝了。事情似乎到这里有了圆满的结尾:既按原则帮人办事又不收礼物,这不是一个廉洁、正派、关心群众的好干部吗?且慢,这位领导干部接着谈到,没想到从这以后,两人的关系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过去和下属之间是平等的,说话无拘束,还能交换意见;现在,下属对自己“敬重有加”,而自己也无意中对他摆起了“架子”,听不得他的意见,甚至对他…  相似文献   

4.
邓子恢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任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最重要的贡献,是为解决三农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探索。他是党内公认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专家,被誉为中国  相似文献   

5.
晓雯 《新长征》2015,(2):44-45
说到张亚军,在长春市西朝阳社区没有人不认识他,虽然他没有什么官职,只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但却被居民亲切地称为"最贴心的好人"。2006年张亚军被聘为长春市"12319"义务监督员、市民巡视员,居民无论遇到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找张亚军,张亚军总是尽心尽力地为百姓排忧解难,8年中共帮助居民协调解决各类实际困难30余件,他的行为得到辖区居民的广泛好评和称赞。说到他为群众解决的实事,西中华路29号楼的居民记忆  相似文献   

6.
入厂27年来,他爱岗敬业,干一行钻一行;在生产难题面前,他永不言败,盯住并迅速将其解决;他把管理的工夫下在提高人的觉悟和责任心上,大胆创新,充分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采。他,就是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炼钢厂连铸作业区党总支书记兼副作业长邢贵彬。  相似文献   

7.
抚松县兴参镇阳岔村年轻的党支部书记刘吉文,把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子变成了全县有名的小康村,他的故事成为当地广为流传的佳话。 “强村梦” 阳岔村是一个偏僻的林区小山村,受旧的生产方式和偏僻的地理环境制约,集体经济薄弱,村民生活水平较低。1995年底,从市中医学校毕业的刘吉文,毅然放弃了自己年收入4万多元的诊所,挑起了组织上交给他的重担──任阳岔村党支部书记。上任的第一天,刘吉文就被人围住:小学校长找他解决校舍维修费用问题;贫困户找他帮助解决孩子上学的学费;年龄大的人找他解决路不好走的问题;小青年找他解…  相似文献   

8.
1949-1952年,毛泽东运筹帷幄,对西藏问题的解决进行了全局部署和具体指导,为西藏的和平解放与稳定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审时度势,逐步拟定解放时间表,指示解放军发起具有关键作用的昌都战役。他努力争取和平,坚决反对任何外国干涉,指导与噶厦代表团的谈判工作,推动"十七条协议"的签订,实现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后,他指导建立承担西藏工作的领导机关和责任机关,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地解决西藏地方行政建制和各项改革问题,部署入藏部队进驻国防要点和交通要道,从而改变西藏地区有边无防的历史。他推动落实"十七条协议",领导解决了西藏内部历史遗留的班禅返藏难题,在抓生产和建设的同时,针对分裂分子的破坏活动,指示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措施,沉重打击了以两司曹为代表的反动势力,为西藏的和平与发展赢得了稳定安宁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作为一代政治家,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始终关注台湾问题的解决。他针对不同时期的实际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鲜明地表明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坚定立场和理性的政策思想。  相似文献   

10.
正1936年对蒋介石来说,留给他解决中共问题的时间和机会已经不多了。一方面,他长期寄希望于依靠外交途径解决中日问题的幻想即将以自己的步步退让、日本人的步步紧逼而宣告破灭。此前,他曾告诫党人"和平未到完全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决不轻言牺牲。"反言之,如果"最后关头"到来,那只好"放弃和平""决心牺牲"。而让他认识到"最后关头"已然来临的,正是他一直以来姑息纵容的日本侵略者。1936年1月,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宣布包括实行"中、日、满  相似文献   

11.
李兆宙是江苏无锡人,今年67岁,当年他响应国家号召成为千百万来疆支边青年中的一员,1959年西山农牧场建场后便投身到了建设农场的洪流中,2001年从农场农业科退休的他却退而不休。作为老龄委委员他经常找老同志谈心,了解他们日常生活情况,对自己无力帮助解决的困难,他才去找农场领导帮助解决,即便是遇到较为棘手的事,他也从不推诿,对个别老同志提出的不符合政策的要  相似文献   

12.
反腐败,要解决思想意识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强调从制度上铲除腐败现象存在的条件,这是邓小平加强党风与廉政建设思想最有特色的地方。他指出:“克服特权现象,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他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相似文献   

13.
王宝和今年53岁,他是那种工作勤恳、真抓实干的领导干部。自从调到温良县担任县委书记以来,他经常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深入村、镇、工厂调查了解情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他是一位深受群众喜爱的“官”。 今天是双休日,王宝和照样没有休息,带着司机小李驱车去清水乡和平村。  相似文献   

14.
陈晋 《湘潮》2014,(9):6-10
毛泽东读书。有详有略,有经有权。在他读过的书中,有的作了大量批注并推荐给别人阅读,有的在他的著述和谈话中时常引用和发挥;有的是在某个时期集中阅读,有的是从青年时代到迟暮之年多次阅读;有的对他思考和解决当时面临的一些问题有明显影响;有的则需要放到他一生的经历中来品味,才能看出潜在的渊源关联。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坚定地相信马列主义是能够解决民族问题的。他认为,要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就必须充分认识解决民族问题和搞好民族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根本原则;坚定不移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正确贯彻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化、法律化;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相似文献   

16.
正纸上的号码,是杨建中最后的希望,一旁的妻子屏住呼吸看着他,杨建中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拨通了电话。杨建中居住在资阳市安岳县天马乡铁盔村,他和妻子在家承包20余亩土地,种植柠檬等农作物。2017年大旱,让杨建中叫苦不迭,每天从早到晚和妻子去山下挑水来浇地,可是对于20亩农田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这样下去怎么行,需要解决,但是找谁解决成了问题。"杨建中苦思无门,妻子在旁提醒他,两个月前村里下发的联系群众服务卡,上面有电话。  相似文献   

17.
经济法律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关键环节。“吃饭”是其经济法律思想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他特剐强调农业;振兴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因此,他非常强调发展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相似文献   

18.
近读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在北京语言大学的演讲,感觉颇有新意。他批评一些大学功利主义抬头,导致急功近利和学术浮躁。他认为,大学的官本位倾向影响了学术的发展,这个问题不解决,大学作为时代和社会灯塔的作用就会逐步失去色彩。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三农"观主要包含对农业基础地位的判断,靠政策和科技解决"三农"问题的认识等.他的观点对今天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好人余克稷     
重庆的抗战剧人没有人不知道余克稷,他以创办第一个业余话剧团体怒吼剧社而著名。他和梁少侯担任剧社负责人的时间最长,整整八年时间。余克稷的知名,主要因为他是抗日救亡戏剧的热心人,他在重庆电力公司任工程师,收入丰厚,他的大部分薪水毫不吝惜地用在戏剧事业和解决剧人生活困难上。更重要的是,抗战期间电力紧张,电对于话剧的演出犹如人体的血脉一样重要。在他热心努力下,各个剧场都拉有供电专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