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认为,在我国行政审判体制改革的各种方案当中,行政法院等专门行政审判机构独具明显的体制优势和专业优势,当属最佳选择。关于专门行政审判机构的模式,首先应以实质解决行政争议为突破口,以诉讼类型化为基本思路,以保护无漏洞和监督无死角为努力方向,全面优化行政审判职能,然后按照新的职能要求,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明确其地位、结构、成员和管理等制度要素。在构建专门行政审判机构当中,必须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立足现有司法资源,稳妥推进且不轻易放弃;必须与人民代表大会制、检察监督和行政复议等制度相互协调,兼顾司法便民,避免行政审判因改革而遭受冲击;必须以完善顶层设计为前提,尤其是先解决好谁来提供试点依据、基本法律是否修改以及如何修改、专门行政审判机构的组织和职权如何明确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行政审判文书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审判方式的改革以及行政裁判文书存在的问题 ,迫切要求对行政裁判文书的制作进行改革。行政裁判文书的结构、内容都应当进行根本性改变 ,文书的结构应当采取叙事──评判和说理──判决结果的三段论模式。裁判文书的内容应当突出举证、质证和认证 ,充分展示庭审过程 ,强化评判说理 ,体现行政案件的本质特征 ,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3.
贾柏岩 《法庭内外》2006,(10):49-50
我们俩比肩而坐,离得很近。阳光从窗外大理石隔断的缝隙中溜进来,静静地趴在桌面和房屋的角落里,专注而若有所思地聆听着我旁边这个人的倾诉,只在这个人的额头、发际和身影的轮廓里洒下虚斑点点的金色。  相似文献   

4.
5.
当前我国的行政审判面临着许多的困境与难点,现行的司法管理体制、现行的《行政诉讼法》及法院审判职能的行使、法官的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不同程度的制约司法公正目标的实现,应当尽快加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7.
论行政审判对行政规范的审查与适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通过对我国法律有关行政规范的产生、效力等级及其在行政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 ,对我国行政诉讼中适用法律存在的现实重点问题进行剖析 ,提出了科学合理确定度量行政行为合法性标准和选择权的性质及其重要意义 ,并就我国政体条件下 ,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 ,如何在行政诉讼中对行政规范进行审查与适用 ,进行了一次可供操作的模式设计偿试。  相似文献   

8.
刘国凤 《中国审判》2020,(3):110-111
伴随着知天命之年到来的,是我正式告别安徽省五河县人民法院16年的行政审判岗位。模糊的、碎片般的记忆,此刻又清晰地在脑海中涌现。老去光阴速可惊,鬓华虽改心无改。回首过往,16年的黄金岁月都献给了我热爱的行政审判工作。期间,有许许多多令我感动的尊者、领导和同仁,他们是我16年岁月里的“佳酿”。  相似文献   

9.
行政审判历经十余年的发展,从无到有,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就。回首十余年行政审判的历史,以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和《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出台为契机,认真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进一步促进行政审判的发展和完善,对实现依法治国基本目标,建设政治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 ,在行政审判中 ,法律、法规是审判的直接适用依据 ,而规章不是直接适用的依据 ,只能处于“参照”的地位。立法的“参照”规定不利于人民法院正确适用规章。为便于人民法院正确适用规章 ,促进依法司法 ,本文就行政审判实践中规章适用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正确适用规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行政诉讼制度是现代法治国家不可或缺的法律制度,民国建立后,北京政府和国民政府分别建立了各自的行政诉讼制度。两个不同时期的行政诉讼制度在审判组织、当事人、诉讼程序等多个方面存在着差异,其各自诉讼实践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与北京政府行政诉讼制度相比,国民政府行政诉讼制度进一步确立了特别机关审判模式,创设了司法性审判机关,建立了国家赔偿制度、判例制度、再审制度以及诉愿前置制度,推动了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民国时期行政诉讼经验对当前中国行政诉讼制度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民事审判监督机制是对民事审判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制度及措施体系。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非常重视民事审判监督工作,在借鉴西方的基础上设计了较为完备的民事审判监督机制,它既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又有完整的框架体系,形成了多部门监督、大范围关注民事审判的格局。尽管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会动荡频繁,使民事审判制度的运作效果打了折扣,但是该时期民事审判监督机制的周密构建,为当时民事审判公正性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对当下我国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完善也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行政诉讼立法因仿效日本《行政裁判法》体例,对行政审判的法源问题未予规定。大理院及司法院解释亦出现了空白。而南京国民政府行政法院在审判实践中,除立法院制定的法律与各级行政机关制定的法规外,对《训政时期约法》、司法院解释、判例、习惯以及法律原理等规范形式,均实现了作为法源的适用。  相似文献   

14.
行政案件之法律审与事实审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五条规定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 ,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这一规定成为我国行政诉讼司法审查制度的基本原则。但对这一原则性规定如何理解认识并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只是审查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 ,而并不审查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的事实前提。比如有论著认为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只对合法性进行审查 ,或者说 ,人民法院无权对事实问题进行审查。”①赞成这种观点的理由有 :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包括对事实结论的审查而不是对事实问题重新作出结论 ;…  相似文献   

15.
行政审判事实审查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审判对具体行政行为事实审查的标准不是《行政诉讼法》第61条规定的“事实清楚”,而是第54条规定的“主要证据充分”,法院不应以自己对事实的判断代替行政机关对事实的认定。行政审判中的认证标准是法律,行政机关的“心证”不受法院审查。行政判决书中法院查明的事实不是引起争议的事实,而是行政执法程序等事实。  相似文献   

16.
论行政审判中的利益衡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衡量是在相互冲突的利益之间,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进行取舍。它是法官依其职责,在当事人之间重新确定权利义务的重要方法。众所周知,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涉及到对事实和法津的认定。事实部分,法官根据证据规则进行认定,不需要也不能进行利益上的取舍和衡量。而在具体适用法律的时侯,因种种原因难以对案件进行简单的对号入座,特别是对复杂、疑难案件,必然要进行利益的衡量,以求得最佳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尤其是在行政案件中,利益衡量显得更为重要。 一、八判方法:利巫研量的一级价也 从裁判的方法论上去考察利益衡且,它是一种…  相似文献   

17.
政府采购合同是政府采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通过合同实现政府意志和社会公共利益。我国《政府采购法》将政府采购合同定位为民事合同,然而微观分析这一定位,其本质属性明显有别于民事合同,政府采购合同应属行政合同。  相似文献   

18.
南京国民政府的工会立法是1920—1940年代工人生存状况恶化、劳资矛盾尖锐化、工人运动勃兴及国际国内社会舆论形成的压力与推力的结果。它借鉴了北京政府和广东政府工会立法的经验,对中国的近代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它部分地实现了工人阶级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但是南京国民政府的工会立法大多数是从西方国家的工会立法中借鉴过来的,有的脱离了中国的实际。而且它的目的显然是以保障为诱饵,对工人进行控制,如《工会法》、《劳资争议处理法》等法规,都包含控制工人、限制工人罢工的内容。尽管如此,它在立法上的得失,仍可为当代中国的工会立法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9.
规则阐明是司法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解决一系列事实和法律问题,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则,发现和阐明这些规则,对提高案件质量、提升司法权威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行政审判有自身的特点,其纷繁的法律关系和复杂的行政管理活动,为行政法官进行规则阐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则阐明是指法官对所要适用的规则进行解释,阐述其涵义,解释规则适用的情境、适用于本案的合理性,包括事实规则、法律规则、法理规则阐明。阐明基础有:行政法基本原则、行政行为构成、行政权与司法权关系、经验政策。阐明方法包括利益权衡、依法解释、区别与类推。中国应当构建现代司法规则阐明制度,完善裁判说理制度,设立规则阐明的激励机制,借鉴判例法制度合理因素,建立规则引用制度。  相似文献   

20.
政党政治是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之初,国内政治发展的大势所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企图通过建立政党政治使中国走上近代西方式的议会民主之路.从1912年初到1914年1月袁世凯非法取缔国会的短短两年时间里,各种政党组织纵横捭阖,离合分化.但由于北洋军阀和旧式官僚等独立于政党政治实践之外的政治势力的干扰,以及从事政党政治实践的各党派缺乏必要的群众参与,加之成员自身政治素质低劣等内外因素,民国初年的政党实践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证明,在这个充满数千年传统包袱又遭到近百年列强侵凌割据命运的东方大国里,西方式的政党政治无法顺利展开并解决中国的问题.此后中国数十年革命实践证明,哪个政党能够更成功地扎根于社会,更细致地把握社会的脉搏,宣传和动员起作为本党目标的物质基础,哪个政党就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