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秋雨 《今日海南》2007,(2):48-48
清朝有个叫叶存仁的官员,雍正年间任知铜知县,乾隆年间任河南巡抚、河东河道。叶氏混迹官场30余年,甘于淡泊。从不苟取,堪称“清廉”。有一次在某官位上离任时,僚属派船送行。大家依依话别,难舍难分。直到夜深人静时,忽见一叶小舟划来,船上载有许多礼品。原来是僚属们临别馈赠,为避人耳目,特地夜里送来。他们以为叶存仁这次肯定会收下。不料叶存仁见状,即令随从备好文房四宝,书诗一首:“月白清风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书毕,将馈赠品原封退了回去。  相似文献   

2.
有一天下班回家,快到家时,在人行道上看到两位遛狗的女士,其中一位满意地对另一位说:“蛮好蛮好,两家头一人撤了一泡污。”意思是两只狗都将屎排掉了,所以很好。很明显,不少人遛狗的主要目的是让他们豢养的狗将屎尿排在公共场所,对这种自私行为不但没有羞耻感,反觉得意。与此同时,有许多清洁工乃至普通居民在认真地捡拾狗粪蛋,他们倒在替那些不文明的遛狗者“打扫战场”。  相似文献   

3.
正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只有一颗对党赤诚的心,一腔对群众深沉的爱。他把自己坚定的理想情操及信念化作一股源源不断的动力,积极有为地努力落实党的惠民政策,服从服务发展大局,贴近解决民生问题。他就是东台市政协委员、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冯忠宁。构建社会保障网知任图进惠万民  相似文献   

4.
几千年来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成的基本荣辱观念,在老百姓的心中迄今都没有坍塌,更何况国人把知荣知辱、修身养性都吊到了“治国、平天下”的高度,还有哪个人不知荣不知辱的呢?知荣知辱用老百姓的话往白了说一点儿,就是做人是要脸要皮的,国人就怕别人说自己没脸没皮。丢了面子,用宋丹丹的名言说就是“伤自尊了”,那是相当地有辱人格的事。但是,一个人的荣辱在当今已有了不同的评判标准,比如有人官当大了,能出国考察,能为人摆平“违规违法”的事儿,这在相当一部分人的眼中是荣耀;比如人家三口人,三部车,一个男人五个“情人”,那是人家的荣华;…  相似文献   

5.
心动鸟知     
我的一位有神论朋友 ,常把“心动神知”一语挂在嘴上。他认为 ,人心里只要萌生一个念头 ,不管善念还是恶念 ,上帝都知道。上帝万能 ,亿万人心的博动 ,无不传递到他那里的终端接收器里。因此 ,“天人感应”之说 ,在中国可谓根深蒂固。“神知”必报 ,劝善伐恶 ,信仰绝对自由。我虽不信“心动神知” ,但不敢轻疑“心动鸟知”。《列子》记载 ,海边有一位喜欢海鸥的人 ,每天早上到海上跟海鸥玩耍。碧海彩霞 ,鸥鸟成群 ,数以百计地围着他的船 ,或翔或游 ,依恋不去。这一人鸟相亲、和美动人的景观 ,今天可能只在良好的动物保护公园里方可见到。与鸥…  相似文献   

6.
一位智者在探讨人生之道时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生要“知足、知不足、不知足”,只有达到“三知”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知足。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不要站在这山,看到那山更高。沐在  相似文献   

7.
最近.民政部作出决定:在全国民政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向周国知同志学习的活动。这是一次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活动。这一学习活动.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权利观.促进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主旨的各项民政工作.必将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祖云 《楚天主人》2010,(11):43-43
最近翻阅史书,重读一则故事,引发一些思考。这则故事是这样的:清代河南巡抚叶存仁一次离职时,僚属们为避人耳目,就在深更半夜用小船给他送了一批礼品。叶存仁既不想私藏暗吞,又不愿生推硬挡,就写下了一首诗,巧妙地加以拒绝:"月明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其中,"不畏人知畏己知"集中体现了这位巡抚的人生操守,对我们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不乏借鉴意义。"畏人知"与"畏己知",一个是  相似文献   

9.
知此知彼──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竞争要诀倪志杰随着国家大中专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今年,众多的大中专毕业生将进入人才市场实行“双向选择”。毕业生如何成功地在人才市场上通过竞争选择理想职业?这里,谈几点意见,供毕业生们参考。一、端正就业思想,明确就业方向。...  相似文献   

10.
明代刘元卿《应谐录》里,讲到一个瞎子过桥的故事:一条干涸小溪上架着一座小桥。有个盲者在桥上失脚,紧紧抓住桥边的一条横木,生怕一失手而落于水中。路人告诉他桥下无水,松开手就踩住了地,盲人不信,只管死攀着横木哭喊。后来,双手渐渐无力,猛跌在地,心里不禁好笑———“早知如此,何久自苦哇!”过去读到这个故事,一笑了之,并未挂意。如今想起,却悟出一个道理:要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合乎客观情况,就得注重调查,凭老经验办事就会闹出笑话,乃至于吃大苦头。对于一个盲人,自然无须多加指责,因为他毕竟无法看到桥下的实际情…  相似文献   

11.
促知六法     
一、以情促知。“感人至深者 ,莫过乎情”。在课堂教学中渗入情感因素 ,比如教师激情饱满地讲课 ,创设教学情境等 ,能对学生接受知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二、以比促知。通过正对比、类比 ,例如高雅情趣与庸俗情趣 ,自谦、自卑、自信的比较 ,显示落差 ,使知识更加明朗化 ,有利于学生批判地接受知识。三、以引促知。可以广引一些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名言警句、优美的歌曲诗词、历史故事等 ,增加学生思想素材的积累 ,增强感染力 ,促进思想认识由量到质的飞跃。四、以趣促知。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因素 ,例如引导学生观赏分析漫画、教师的幽默…  相似文献   

12.
准确分析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紧密联系这些变化有针对性地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一条基本经验。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在应对困难和考验中,不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国字号电视台举办了一次模特大奖赛。因首次有男模参加,我便有一搭、无一搭地看了。小伙子的体形,五官及做派都还可以,惟独考察到“才艺、素质”的时候,这些或有大学学历、或有白领经历的男人,仿佛一齐掉进了幼儿园:怎么能把“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样一句很不高明的广告语,说成是自己信奉的人生座右铭呢?这情景让我想起了一个尘封已久的京剧伶人——先演员后琴师的杨宝忠。  相似文献   

14.
月色知子罗     
黑夜来袭,浅黄的云隐藏着无数的手,拉扯着月亮。月亮想努力地钻出云层,这样的夜景恰恰给人一种黏稠的感觉。怒族山寨知子罗的夜有着说不清楚的粘连,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指出:“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者;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上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政党;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总书记的指示再次向我们指明了勤读历史、研究历史的至关重要的意义。 勤读历史可以使人们深刻地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增强把握时  相似文献   

16.
新法知达     
《公民导刊》2006,(8):55-56
◆前段时间,南京一所大学的硕士生小杨因为恋爱问题和人起了纠纷,双方约好在街上谈判。谈判那天,小杨被对方几个人围上一顿好揍。小杨被打急了,掏出一把小刀就乱捅,结果重伤两人。事后,小杨被检察机关依法起诉。没想到,学校的226名同学却在这时集  相似文献   

17.
福中知福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你是天才、还是傻瓜,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地。 我对自己的出生地感到格外满足,这是我与生俱来的头一件意外收获,我不知道是不是上帝对我特别的优惠。 世界上有多少国家呀,有的国家是大陆上的一个弹丸之地,有的国家是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虽然当今世界上提倡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在联合国内,大国是一票,小国也是一票;但是,小国国民,毕竟还是小国心理。我出生在一个大国,决没有小国心理。而我们的国家叫中国,不是中央帝国,不是中心之国,至少可以说是世界上的居中之国吧。  相似文献   

18.
阮直 《当代广西》2006,(15):21-21
许多英模人物都崇尚问心无愧。李国安说“:上不愧党,下不愧民。”张云泉有一句名言“:不求惊天动地,只求问心无愧。”宋鱼水则说:“对我自己而言,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在于我能做多少问心无愧的工作就做多少,我能够做多少利国利民的工作就做多少。”问心无愧,其意是扪心自问,没有  相似文献   

19.
青年人从稚嫩的思想"原生态",逐渐将觉悟与良知内化为自发行为,自觉追求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法制精神,做到关怀民众、关心社会、关注实践,这是人生里程最重要的转变。那么,"自觉和良知"具体指什么呢,我认为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知善、知义、知理"。  相似文献   

20.
三月底一个春日的下午,当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一小学的维吾尔族小姑娘依努尔疑惑地看着一位爷爷拎起自己沉甸甸的书包时,她并不知道,这是今年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的调研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