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几个问题曹子丹,刘远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3年7月2日通过了《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已于1993年9月1日开始施行。本文就这类犯罪的有关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制定《决定》的背景随着社...  相似文献   

2.
于改之  包雯 《河北法学》2005,23(11):27-32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犯罪客体是国家对商品质量的管理秩序以及不特定的人的人身安全;犯罪对象是伪劣商品。行为方式只能是作为;犯罪形态有四种;销售金额既指实际销售出去的产品金额,亦包括尚未销售而可能销售出去的产品金额。罪过心理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在某些情况下有既、未遂之分。应当注意本类罪的罪数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法槌的落下,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影响的“三鹿奶轳案件也落下了帷幕。三鹿集团的数名高管被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分别判处5年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不等的刑罚,也引起了人们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重视:一方面是此案影响重大,造成众多婴儿死亡;另一方面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特别是食品安全。但是,在我国的理论界和司法实务中,对此类案件还存有不少争议问题。本文将重点针对“明星代言”的共犯问题以及食品生产者违反食品召回制度的刑事责任追究问题等做出阐释。  相似文献   

4.
谈《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在立法上存在的几个问题雷继平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为我们及时开展“打假治劣”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但是,《决定》在立法上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完善之处,容...  相似文献   

5.
目前,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数量之大,品种之多,范围之广,危害之烈,为建国以来罕见。为了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保障人民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于1993年7月2日通过了《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并自1993年9月1日起施行。这个《决定》,是对我国刑法的补充,是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强大武器。结合《决定》的内容,本文就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认定与处罚作些肤浅的分析。一、生产、销售伪劣…  相似文献   

6.
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为《决定》),开宗明义地申明:立法的宗旨是“为了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深入分析研究13个条文,可以断言,《决定》确实较好地体现了立法者的意图.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案件管辖权何向南1993年9月1日起施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新增加了九种新罪,九种新罪分别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卫...  相似文献   

8.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于今年9月1日开始施行。这个决定是总结我国“打假”工作的经验,根据宪法的基本原则制定的,对于打击制售伪劣商品的犯罪行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人身、财产的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人民法院正确审  相似文献   

9.
(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为了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对刑法作如下补充规定: 一、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违法所得  相似文献   

10.
一、刑事立法的必要性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行为,不采取刑罚措施不足以遏制这种危害行为的漫延。然而,现行刑法没有规定相应的罪名,有的虽然作了规定,但罪状偏窄、法定刑偏低,致使司法实践中执法困难,不能及时有力的惩治这类犯罪。具体表现如下: 我国刑法第164条虽然规定了“制造、贩卖假药罪”及其为处的法定刑,但对于生产、销售劣质药品及医疗卫生保健器械危害患者生命健康的行为如何追究刑事责任却无明文规定,而且“制造。贩卖假  相似文献   

11.
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对刑法的有关法律做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增加了新的罪名,并规定了相应了法定刑,为依法严惩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为正确理解和适用本《决定》,本文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有关法律适用问题,作些粗浅探讨,以求同仁指教.  相似文献   

12.
姚健 《政法学刊》2004,21(5):35-36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涉及品种多、范围广、犯罪主体复杂、社会危害大,已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经济利益。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活动,已成为了刑法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的适用问题山西省人民检察院研究室1993年7月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这是继同年2月22日颁布的《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之后的又一打假治劣的法律武器。目...  相似文献   

14.
秦雪娜 《法治研究》2012,(11):67-73
《刑法》第144条至第148条当中的"明知"为注意规定;鉴于制售伪劣商品罪主观明知的证明困难,"推定明知"是被允许的,但必须遵循严格的适用条件。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中的销售金额是犯罪的成立条件,因此无论以货值金额还是以可能销售的金额作为该罪未遂犯的处罚依据都是不合理的;对于销售金额的具体计算,销售者的实际销售价格应当是比商品标价更重要的认定标准。制售伪劣商品罪的罪数问题,既存在想象竞合犯也存在牵连犯;择一重罪处断时,对于重罪的判断不能一概地认定为制售伪劣商品罪,而应根据个案具体判断。  相似文献   

15.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研究李恩慈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概念和特征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对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危害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侵害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破坏社会主义商品...  相似文献   

16.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刑事立法应进一步完善刘远我国刑法是按照犯罪的同类客体进行犯罪分类的。依据犯罪侵犯的客体的不同,可以把制售伪劣商品的犯罪按照具体情况分别归入不同的类罪。刑法分则涉及伪劣商品犯罪的主要有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相似文献   

17.
18.
谈预防与制止生产和销售伪劣商品林惠农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0条的规定,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指的是生产、销售者故意在产品中搀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的行为。由于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的特...  相似文献   

19.
摘要: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现象在我国现阶段还不可能消除,但必须予以有效遏制。基于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和刑法是最后手段的理念,应当充分运用其他法律、法规的综合效应为处罚留有相当的空间,且应加强这方面的处罚;但对危害严重的,则必须应用刑罚予以调整———定罪判刑。按照现行刑法,本罪的立法原意,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是本罪的罪与非罪的分界线。本罪不应处罚犯罪未遂。对2000年4月“两高”联合作出的《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第二条第二款提出质疑;为完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立法提供三种选择。  相似文献   

20.
《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之立法技术缺陷雷继平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侵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1993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下简称《决定》),为我们及时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