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加坡,是一个历史不长、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国家,但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奋斗,如今已发展成为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的现代化国家。这一成就的取得与新加坡重视教育息息相关。具体来说,新加坡的教育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2.
1819年是新加坡历史的转折点,英国人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并将此开埠为自由贸易港。英殖民政府一开始就鼓励各方移民迁入新加坡,这吸引了大批来自中国华南地区劳工移民。独立建国之前的新加坡,华侨国家认同的偏好更加倾向于中国而非新加坡,移民以“侨居”心态居于此。20世纪50年代是华人国家认同的转向期,随着国内国际环境的激烈变化,动摇了新加坡华人认同的根基,产生了转向的迹象。李光耀带领下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致力于树立一个健全的国家意识,使全体国民都认同于新加坡,国民以作为新加坡人为荣,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  相似文献   

3.
闻乐 《文明大观》2001,(9):25-25
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公民的道德教育,并采取措施着力培养公民的道德意识。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组成的城市国家,其中华人约占77%。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培养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明确提出全民的共同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公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并努力把这一价值观变成民众的自觉行  相似文献   

4.
符聪 《今日海南》2010,(10):24-25
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资源缺乏,但能够成为一个科技发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富裕的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an Yang Polytechnic,简称NYP)作为新加坡5所理工学院之一,主要承担培养专科层次的技术性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交往频率     
新加坡的社会管理水平之高是公认的。当然大国也会有充分的理由对新加坡经验不当回事,因为它毕竟是一城市国家,一个国家也就是一个城市而已,而且城市还不大,也就三百多万人口。但是姑且把新加坡当个城市看,这个城市的管理水平也够高的。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的“国家信约”内容是:我们是新加坡公民,誓愿不分种族、言语、宗教,团结一致,建设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并为实现国家之幸福、繁荣与进步,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自1965 年脱离马来西亚成为独立国家以来,经过30多年艰苦奋斗,已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难发达国家,人均GDP由不足400美元提高到22800美元(1998年统计)。 新加坡是东南亚联盟中最具活力的国家,它的成就和经验已引起世界瞩目,一些西方学者把新加坡模式誉为“世界的未来模式”。 新加坡模式最基本的特点是;把东方的精神文明与西方的物质文明结合,将资本主义的市场调节机制与社会主义的计划调节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提倡社会公平和互助,决策科学化,管理现代化,创造了融东、西方体制于一身的新…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国家所面临最重要的环境问题就是垃圾管理。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都表明,社会越富裕、消费越增长,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垃圾数量的增长。新加坡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9.
《同舟共进》2014,(4):3-9
树典型、找榜样、学先进--可以说,这一直是中国式的社会励志思维。而在国家发展之路上,如果回望1949年之后的历史,同样可以发现,有两个国家,长期占据了我们的榜样舞台--建国初期是苏联,改革开放之后是新加坡。照搬苏联模式已被历史证明“此路不通”。那么新加坡呢?对我们来说,新加坡到底是不是个好榜样?  相似文献   

10.
<正>一、新加坡社会治理概况(一)建设一视同仁的多种族包容社会新加坡很小,建国总理李光耀曾经说,一个小岛想成为一个国家是政治上的笑话。但是,这么多年来,新加坡的社会治理已举世闻名。新加坡建国时面临的最严峻挑战是种族和谐问题,相比于中国56个民族,新加坡只有三大种族。但是不同于中国少数民族基本上是住在一个地方,新加坡的华人、印度人、马来人每天都在一起工作,一起学习,一起居住。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宗教在建国初期语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境内具有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多元道德价值观,为此新加坡政府注重统一国民思想,共同致力于发展。他们以各民族都能接受的方式向国民灌输“我是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使人们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在心理上认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并在这一旗帜下为新加坡而奋斗。每当国庆、元旦、华人春节等重大节日,都反复重申国家意识这一立国之本。1991年,政府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此后,学校、文化团…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与实践》2002,(3):43-44
新加坡建国不到50年,迅速实现工业化,改变了落后面貌.成为政局稳定、经济发达的国家。新加坡成功的经验很多,值得注意的是其在现代化过程中十分重视德育建设,保证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政党政治的显著特征是一党长期执政,人民行动党不是一个封闭的政党,它从不限制任何一个团体或社会阶层的人士加入,反而是有系统地寻找、吸收每一代人之中最有才干的人入党,所以,行动党的党员在国会里的代表反映了新加坡多元种族社会的特质。而行动党所持有的价值观,也成了新加坡的国家价值观,它是保持新加坡完整与团结的一个核心。  相似文献   

14.
李光耀,这是一个十分中国化的名字。曾在他的领导之下,新加坡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李光耀成了当今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人物。 对于新加坡的成功,李光耀认为主要是行政管理简明廉洁,政府决策果断有力,以及拥有能适应国际社会的劳动大军。李光耀没有说到自己,然而,说新加坡取得的成就,不可能不说到李光耀的政治才能。 (一) 李光耀,位居新加坡总理之职 31年( 1959年— 1990年),现为新加坡内阁资政,国际社会活动家,被国际社会认为是亚洲乃至世界对中国问题发表意见最具权威性的领导人之一。在他的领导之下,新加…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节能降耗的主要做法 新加坡是一个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的城市型国家,然而近年来新加坡高度重视绿色环保节能建设,从而为其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新加坡的节能措施主要体现在全民节能、废水利用、垃圾处理、推广“绿色建筑”、发展清洁能源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正新加坡是一个花园式的城邦国家,环境很漂亮,到处是花草树木,经济很发达;人均收入很高,属于第一世界;社会很和谐,虽然是一个华人居多数的国家,但大家很守法,各方面管理的井然有序。作为华人社会,社会治理得非常成功,其秘诀自然有其独到之处。最显著、最有效、也是最成功的一点,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基层社会治理网络,日前,我们考察了新加坡的多个集镇、商业中心、邻里中心和民众联络所,拜会了政府相关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国小民少,自然资源十分匮乏,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打拼,如今新加坡已旧貌换新颜,从一个落后贫穷的小岛国变成一个人人喜爱的“花园城市”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2万美元,而这其中的奥妙便是新加坡拥有全球人才战略观。  相似文献   

18.
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是多民族国家屹立于世界的重要基础。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新加坡,通过不断更新公民道德教育内容;加强历史与国情教育;双语教育;社会服务计划等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培育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卓有成效,富有教益,从中可得出一些对培育我国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营造一流投资环境的举措,对正在大力整治发展环境、努力打造“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重庆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一、新加坡营造一流投资环境的做法新加坡1965年5月独立,几十年时间,由一个资源极度匮乏、贫穷落后的小岛变成为一个国家富裕繁荣、政府清廉高效、社会文明健康、环境清新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第一世  相似文献   

20.
《大连干部学刊》2013,(5):63-63
生活中可能免不了遇到交通违规的事情,不少国家的交警存在塞点钱就高抬贵手的情况,这在新加坡绝不可能。新加坡也有不少名校,很多父母都希望送孩子上名校,但孩子上什么小学,却要由严格公正的抽签来决定.学校不会因为谁的父母是高官就接受谁。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吴逊说。新加坡人民不会把办事直接和经办机构和人员的利益挂钩。新加坡民众在和政府的日常接触中,能够感受到社会公正和廉洁的作风,他们对政府的信任感会转化成为对法规的遵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