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 ,两国的经贸关系有了很大的发展 ,彼此都成为对方的重要伙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中日经济的融合既成为东亚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成为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尽管如此 ,还应充分认识到两国经济融合的差异、基础。我们认为实现中日经济的融合应从中国东北地区开始 ,同时 ,在现有的基础上如何提高东北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经济水平 ,不断缩小与日本经济的差距 ,是实现中日经济融合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
特朗普执政后,对美国外贸政策进行大幅度调整。2018年以来,随着中美关系进入多事之秋,两国贸易摩擦有演变成贸易战的风险。特朗普政府发动对华经济战,既有中美两国经济长期失衡需要解决贸易平衡问题的经济逻辑,更有中国迅速崛起致使中美实力对比失衡引起美国朝野恐慌的非经济逻辑。针对美国发起的单边行动,中国应进行有理有节的斗争,争取协商解决两国的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针对美国发出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应保持战略定力、稳住阵脚,深化改革开放,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时加强相互沟通,减少战略误判,维持中美竞争与合作的格局,避免滑向全面冷战。  相似文献   

3.
韩国是中美两国的重要贸易伙伴,高度关注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多数韩国人认为,美国挑起对华贸易摩擦存在经济诱因,但根本原因是新兴崛起国和守成霸权国之间的霸权竞争;中美短期内都有在经贸领域暂时"休战"的需要,但两国在多领域的战略竞争将长期化;中美都无法在贸易摩擦中获得完胜,都遭受了较大损失。韩国是"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最大的国家",经济面临重大挑战;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对韩国影响从经济领域溢出到外交与安全领域。为此,韩国积极调整经济政策,升级对华经济合作,抢占美国市场,推动经贸多元化和参与地区多边经济合作,避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等。中国应积极扩大与韩国等国的政治、经济合作,缓解其他国家对中国崛起和中美竞争波及自身的忧虑,推动地区一体化建设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相似文献   

4.
王文  刘典 《东北亚论坛》2019,28(2):47-64
2018年全球局势复杂多变,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整体增速回落。而中美贸易冲突的发酵与演化,进一步深化了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中美两国实力的消长在过去的十年里一直受着全球舆论的关注,但鲜有文献从细节角度看清中美实力差距的微妙性。本文以中美贸易摩擦为背景,真实客观地比较中美实力变迁以及两者博弈的战略走向。本文认为,中美贸易争端不仅仅是一场经济贸易领域的对抗,更是涉及两国国家实力各方面的综合博弈。虽然中美两国元首达成共识暂缓征收关税,但中美贸易争端仍具有长期性和严峻性。中国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战略耐力展开对美博弈,打造全球创新引擎,构建国际合作网络,最终成功实现国家的伟大崛起。  相似文献   

5.
贸易摩擦是长期影响日美关系的主要议题之一,日美同盟关系的维持与发展离不开对这一议题的处理。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从宏观上讲,日美同盟为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撑,同时也为日美贸易摩擦的发生及其对日美同盟关系的影响埋下了伏笔;从微观上看,起初是在美方主导下出现政治化倾向的日美贸易摩擦,后来逐步脱离了单纯经济范畴,成为两国进行多层次、多领域利益交换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对美国而言,主动挑起贸易摩擦实际上已经带有强烈的政治对抗意味。中国应以日美贸易摩擦历史为鉴,警惕美国以政治利益等为要挟,迫使中国牺牲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6.
韩美两国虽然互为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但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韩美两国在开放商品和服务市场、汽车、钢铁、知识产权等产业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贸易摩擦也日益严重。虽然韩国对此提出了新的应对策略,但随着两国经济交流的深入,贸易摩擦将会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7.
正确分析和估量苏美经济实力的对比,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因为经济实力对比是决定苏美关系,苏美争夺的态势和双方的战略、策略的基本因素之一。苏美经济实力对比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关于两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工农业产值的统计数字并不能全面地反映这个对比。分析这个问题还要涉及到两国经济的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效率、经济结构、自然资源状况、对外经济影响能力、尖端技术领域的竞赛等因素。本文试从这几个方面比较苏美两国的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8.
虽然中国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而日本经济走过了很长一段低增长期,但当前中日两国经济实力地位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日本经济仍占据优势。本文通过分析中日两国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增长条件与增长趋势,认为大约在2015年左右,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日本。  相似文献   

9.
80年代经济实力美消日长的趋势迅速加强。日本凭借经济实力争取在政治军事上增强对美独立和提高国际地位,谋取西方经济领导权。美国想通过借重和限制日本尽力保持其西方经济领导权。要不要按照经济实力对比变化决定权力分配,这是经济权力之争的症结。这场斗争对未来西方世界政治格局具有决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日美贸易摩擦何以趋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美贸易摩擦何以趋缓杨伯江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一直是冷战后两国关系的一个重要侧面,并对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然而最近一个时期,伴随着日美对双边关系的全面调整,两国的贸易摩擦呈现出逐步趋缓的新迹象,引起有关各方的重视。这一现象背景何在,前景怎样...  相似文献   

11.
中印经济比较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印经济发展迅速,令世界瞩目。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印度,这是由于中印经济改革的不同轨迹、两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差异、资本形成与经济结构等原因所致。两国经济发展潜力也有差异,两国未来经济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两国经济改革是否深入。  相似文献   

12.
日美关系并不和谐。从同盟的悖论角度看,日美关系表现了复杂性的特征。具体包括在安全保障领域的相互依赖,经济贸易领域的相互竞争和战略选择领域的相互猜疑。相互依赖包括两国互相需要和互相配合,日本需要美国保护,美国需要日本分担防卫责任。相互竞争主要源于两国经济缺乏互补,因此摩擦是结构性的,TPP之争是两国战后经济摩擦的继续。互相猜疑主要表现在战略选择方面,旧金山媾和之后,美国虽然结束了对日本的直接占领,但是一直使用着冲绳等军事基地,日本受到了控制。日本的民族主义者一直想摆脱美国寻求自主外交。  相似文献   

13.
"一超",而非"单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的实力地位及其影响是由综合国力决定的,经济是综合国力的基础。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向新闻界介绍情况时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不久所处的地位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他说:“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他所讲的“世界五大力量中心”包括美国、西欧(共同体)、日本、苏联和中国。尼克松客观地评估了“世界五大力量中心”各自经济实力发生的变化并预测了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战后东盟与日本的经济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五国的经济近十多年来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在发展中国家里名列前茅,受到各国普遍的重视和赞赏。东盟的近邻——日本,近年来在东盟地区的外贸、外资和外援总额中都已超过美国占居首位。日本商品充斥东盟市场,日本投资遍布东盟全地区、各部门,日本的工商界、政界、文化界人士频繁往来于东盟各国,人们处处感到日本在东盟地区的存在,东盟的经济发展与日本关系日益密切。综观战后东盟五国与日本经济关系的历史,大略可以六十年代末为界,划分前后两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日两国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特别是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国后,中日两国由此进入了战略磨合期与相互适应期,如何塑造与中国的关系成为日本外交中至关重要的课题。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两次执政的经历及其前后对华大相径庭的外交政策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安倍第一次执政期间积极改善对华外交,主张两国建立战略互惠关系。然而时隔5年再次执政,却不断展现强硬的对华态度和立场。安倍对华政策调整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两面性、依赖性、务实性,为日本国内和中日关系带来了深远的政治经济影响。对比研究日本对华政策的转变,对我国认识日本对华政策调整的特征、本质、动因,正确把握和处理中日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亚太经济出现了令人注目的稳定、持续、高速增长,从而使这一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广义的亚太地区包括西太平洋诸国、美国和加拿大的西部沿海、中国、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等国,狭义的亚太地区就是东亚、东南亚地区。通常讲的世界经济发展最快和最富有活力的地区是指狭义的亚太地区,即包括日本、中国、“四小龙”、东盟等国家和地区。要考虑世纪之交的亚太经济,必须首先考虑东亚和东南亚经济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三十多年来,美国、西欧(指欧洲共同体国家,下同)和日本之间的经济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拟就这一变化的表现、原因、发展方向及其对美欧日经济关系的影响,试作初步分析和探索。美国、西欧和日本经济实力对比变化的具体表现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再度发战争财,经济实力迅速膨胀。战后初期,西德和日本沦为废墟,英法实力也大为削弱,美国无  相似文献   

18.
一、跨世纪的日本外交总体战略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加速发展,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都为自己在下个世纪内占居最有利的地位而加紧作出新的战略安排。日本在70年代后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超级经济大国之后,日本的统治集团和决策者立即提出了建设一个与其经济实力相适  相似文献   

19.
美国和巴西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航天领域开展了较为密切的合作。美国积极寻求与巴西的航天合作不仅出于维护太空安全以及占据世界航天技术制高点的需要,还希望借此加强与巴西的关系以维持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力。对巴西而言,与美国的合作是提升本国航天实力的现实需求,是发展本国经济、凸显巴西拉美大国地位的必然选择。巴美两国在航天实力上的优势互补也推动了两国的航天合作。两国在国际空间站建设以及阿尔坎塔拉基地的使用问题等方面展开了合作,并通过双边合作机构及相关对话机制来加强合作。美巴航天合作客观上促进了双方的科技进步,但也使得巴西更加依赖于美国的航天技术,对巴西的国家主权构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美国与巴西的航天合作为中国与巴西的航天合作提供了一些启示,即中巴两国不仅要扩大航天合作领域,加强航天机制建设,还要促进科技合作与经贸合作的有机结合,增强两国航天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两国航天合作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最后10年,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东西方矛眉的缓和,国际间以技术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竞争和角逐进一步加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更加突出,地区经济集团化趋势显著增强。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削弱和日本、西欧的迅速崛起使世界经济格局明显向多极化的方向演变。在这变革、分化、重组的年代,每个国家都在审视自己的过去,调整自己的战略,寻找自己在未来世界经济版图中的位置。墨西哥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之一,经历了80年代的危机之后,目前正在以新的活力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