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随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执法检查组,于2010年3月对长春市、白山市及其榆树市、临江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吉林省气象条例》(以下简称气象"一法一例")的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中看到,我省气象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贯彻气象"一  相似文献   

2.
学术与人生     
<正>人生讲气象,讲境界;学术要追比先贤这是一个完全与我自己相关的题目,源出于我个人生活经验。我不讲教条、空洞、套话的东西。两个主题,人生和学术。人生讲什么?讲气象、讲境界。人不正则无气象,无气象则无大学问。如果每个人日常生活都在偷鸡摸狗,那么也不可能做出大学问来。学术讲什么?四个字:追比先贤。不是追比你的同学,也不是追比你的老师,要追比千百年来的历代先贤。  相似文献   

3.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区直各委、办、厅、局:为加快我区气象事业发展,更好地发挥气象工作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我区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  相似文献   

4.
<正>每逢"八一"建军节,我都会动情地回忆起那段青春、奉献、激情澎湃的岁月,情不自禁地思念起我军旅生涯的启蒙老师——陆也礼老连长。今年"八一"是我当兵入伍后的第40个建军节。1976年新兵训练还未结束,我就被选调到南空气象教导连学习气象报务专业,有幸遇到了陆连长,他虽然只当过我8个月的连长,但每每回想起来,他是我走上社会后的第一个领路人,也是我军旅生涯最崇  相似文献   

5.
怀念严寒     
每年层林尽染、秋叶飘零的时节,我的心里就会涌动着一种莫名的希冀和期待,盼望着即将到来的冬天是一个冷得够劲的、像样的冬天———哪怕能像我幼年时期南国故乡那样的冬天也好。然而,今年我又失望了。北京的冬天竟然成了一个有气象记录以来前所未有的暖冬!整个冬天一场像样的大雪也未曾下过,更不消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了,更令我深切地怀念起儿时故乡的冬天来。在我的印象中,严寒的冬天有着无数的趣味呢。围炉坐听“讲古记”我的故乡位于靠近广东的湘南地区,当属气候温暖宜人的南国了。但在我儿时的印象中,故乡的冬天非…  相似文献   

6.
《世纪行》2015,(10)
<正>大中型水电工程具有投资规模大、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自然条件复杂等特征,暴雨、大风、雷电等灾害性天气及上游洪水会对工程建设施工以及水库建成后安全运行带来极大影响。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选址、建设、施工、运行等阶段,充分运用气象科学,使气象科技在服务保障水电工程建设和水库运行的作用极为突出。回顾和总结三峡工程气象服务的特点、成绩与经验,对大中型水电工程科学合理利用气象科技具有极大的启示。一、三峡工程建设概况三峡工程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是我国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工  相似文献   

7.
<正>气象法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为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天气和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气象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防灾减灾形势异常严峻。气象灾害不同于其他自然灾害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气象灾害的可预报性,这一特点决定了气象灾害具有可防范性的特征。但气象灾害又具有自  相似文献   

8.
怀念父亲     
刘正权 《中国保安》2010,(10):74-74
我一直以为,时间会冲淡一切,包括思念;我一直以为,岁月会侵蚀一切,包括回忆;我一直以为,忙碌会抚平一切,包括伤痛。然而,当我面对父亲时,我才深深地知道,一切都不可能,包括怀念……父亲离开我已整整20年了。在这20年里,我写了无数怀念父亲的文章,却总是写到一半因为伤感的泪水和深深的遗憾而没有结尾。至今,我的文章一篇又一篇地发表,而对于父亲的离  相似文献   

9.
马轮基  方小美 《传承》2009,(4):164-165
广西气象短信于2003年正式推出后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气象短信既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气象服务产品,为社会大众提供相关气象预报服务;同时也是一种的精神文化产品,是文化传承的新载体。优秀的广西气象短信,弘扬了新世纪中国气象人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发展,丰富了广西地方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0.
李世铭 《北京观察》2002,(11):24-26
天气预报是人们特别关注的电视节目,每当我看着电视荧屏上绚丽多彩的卫星云图,听着那悠扬的古曲"渔舟唱晚",获知准确的气象信息,都会想到一位在气象战线耕耘数十年的女科学家--谢庄  相似文献   

11.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亚龙 《中国减灾》1997,7(1):24-26
1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要意义气象灾害是发生频率最高,影响最大,危害最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因此,科学评估气象灾害风险,采取正确防灾措施,对减轻灾害,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风对港口、码头有很大影响,筹建码头时,选择恰当,就会产生巨大经济效益。80年代,上海市煤气公司规划建造煤气厂和煤码头,当时有两种方案,一是建在宝山石洞口,另一是建在浦东。后来经过对两地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选择了建在浦东的方案。因为石洞口气象条件比浦东差,风的影响会造成驳船不能常年作业,一年约有三分之一时间不能…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气象服务的法律属性、制度困境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益性气象服务是我国气象服务的基本类型,我国现阶段的气象服务法律关系主要表现为公共气象部门在向服务对象提供气象服务、履行法定职责而形成的非权力行政法律关系.尽管气象有偿服务为气象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经费支持,但其边界的模糊性致使在气象服务领域中政府"缺位"与"越位"情况并存.为解决这一制度困境,现实选择是真正引入市场化机制,取消民间资本参与气象服务经营的限制,适时适度开放国内气象服务市场;严格区分气象部门内部各组织职能定位,实现准公益性气象服务与商业性气象服务的分离.  相似文献   

13.
广西气象短信于2003年正式推出后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气象短信既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气象服务产品,为社会大众提供相关气象预报服务;同时也是一种的精神文化产品,是文化传承的新载体.优秀的广西气象短信,弘扬了新世纪中国气象人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发展,丰富了广西地方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4.
徐娜 《中国减灾》2005,(10):26-26
2005年9月15日,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分会“暴雨、洪水与减灾”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这次会议旨在纪念“75&#183;8”大洪水三十周年,总结这些年来气象、水文的预报技术和防灾减灾技术的进展,进一步提高暴雨、洪水的预报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暴雨、洪水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浙江》2007,(20):I0001-I0001
"十六大"以来,全省建成了近千个自动气象站;气象协理员从无到有,初步形成了一支7000人左右的队伍;在5资强台风登陆浙江期间,政府部门依据气象预报科学转移人员500多万……这一串串耀眼的数据,生动地勾勒出浙江气象事业发展的轨迹,写了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当我离开办公室,想到天真烂漫的学生,就会有一种愉悦涌上心头;当我走进课堂,看到学生仰望的眼神,就会有一种感动向我走来;当我投入地讲课,看到学生聚精会地倾听,就会有一种颤动拨打胸膛;当我写完板书,看到学生工整清楚的笔记,就会有一种感慨热情洋溢,这就是教师对职业的爱,这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为了这份爱,我追求着、奉献着、探寻着。在思品课中开展审美教育,是指利用美学原理,选择美好素材,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展示、思考、赏析,以增强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从而培育学生美好情感,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现象。  相似文献   

17.
<正>其实,只要大家走在大街上,或者将目光投向窗外,看着灰霾的、雾失楼台的天空,就会明白所谓的空气质量优良只是美丽的谎言。南京市气象局官方微博"南京气象"11月14日一条气象预报中因出现"PM2.5细微颗粒物浓度",受到众多网  相似文献   

18.
<正>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并印发了《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可见气象灾害所带来的危害已引起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对于突发性气象灾害事件的防范,气象部门应该做到:一要科学预警;二要及早防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指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向社会公众发布的预警信息。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  相似文献   

19.
女人四十     
童年时代,四十岁的女人在我眼里是累得直不起腰、身边围了一群孩子的老母亲:少年时代,四十岁的女人在我眼里是满脸皱褶的黄脸妇人;青年时代我想,我如果到了四十岁将会是什么样?会不会老得不成样子了?  相似文献   

20.
<正>现代化是追求国家强盛、人民富裕安康幸福的一种手段;现代化也是一个过程,没有终极的目标。气象现代化就是充分利用现代气象和相关科技,不断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一个过程。气象事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推动气象事业转型发展,就要全面推进"需求引领、效益导向"的气象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气象现代化是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动态发展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