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传说中的"2012"到了,世界仍然完好如初,没有丝毫毁灭的迹象。奔波在生命旅途上的人们,将依旧龙行天下,追逐梦想,拓展事业,寻找爱情,照顾家庭,保护孩子,继续做世界的主人翁。只要地球还在,万物还在,人类就要继续履行主人翁的职责。那么,为了人类自身的幸福和未来,不光要面朝大海,看春暖花开,还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以"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为立脚点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是关于人和人类世界的哲学,它是从广义人类学维度和哲学高度对于人和人类世界的把握,因而可以称之为人类学—哲学。这是一种关于每个人与一切人如何合理生存与健全发展的新哲学。它的从自然界出发的人与自然界的生态一体性原理;以"社会人"为本理解人和人类世界的一切问题以及人的自由解放原理;以人与自然界、人与人的"合理的物质变换"作为人类世界的最高生态价值的原理;以"每个人"与"一切人"的合理生存为根基的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公共人本主义价值立场等等,都是如何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界的合理关系的哲学原理,它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管子》非一人一时所作,其论"天道"主要集中于《内业》、《白心》、《心术》上下等四篇中。遵循"推天道以明人事"的进路,为实现"天人合一"的目的,《管子》建构一整套"本体-宇宙论"的世界图式。这个世界图式由宇宙本原、宇宙模式和人与天调三部分构成。宇宙本原是从本体论维度阐述现象世界之所由来;宇宙模式是从发生论维度解读宇宙大化流行之所以然及人类如何可能"推天道以明人事";"人与天调"是从价值论维度回归到对人类自身的终极关怀上。  相似文献   

4.
邹银凤 《湖湘论坛》2010,23(3):23-25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世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国家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人类进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马克思在吸收前人思想成果基础上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提出了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把世界历史理论同人联系起来,其中关于如何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很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张涛 《北京观察》2012,(5):10-13
"北京地区人类文化遗产的完善与开发利用"的调研还在进行当中,委员和专家们的舟车劳顿还在继续,我们相信,在北京市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中,他们定会风雨无阻,不辱使命。  相似文献   

6.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吸收借鉴儒家"大同"思想基础上实现新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传承了儒家"大同"思想天下为公的价值观、公平正义的治理观、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同时,还实现了对传统天下观、平等观、义利观的超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儒家"大同"思想的传承与超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使命与担当,提供了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智慧与方案。  相似文献   

7.
《人民论坛》2013,(16):20
于丹:这个社会是有很多让我们不满意,但是怀疑主义更大地放大了恐慌,盲目的恐慌无助于我们社会的改善。胡鞍钢:中国的伟大复兴超越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对人类发展的贡献,是一个集大成的巨大的"世界贡献"。贾磊磊:和谐,是中国古人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意识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  相似文献   

8.
我喜欢陈红演唱的那首叫《感恩的心》的歌曲。因为感恩是人类最朴素的情感,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感恩能使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有人认为"感恩"是舶来品,其实并不尽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感恩"有着明确的释意:"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在汉语言中有关"感恩"的词汇更是丰富多彩,例如:感动不已、感激不尽、感激涕零、感恩戴德等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从本质上挖掘出了黑格尔体系中所隐藏的"思辨的秘密"及其所造成的后果,并且通过瓦解思辨的"秘密",摆脱了思辨唯心主义所造成的人与世界在观念当中的抽象化。马克思通过批判和超越唯心主义,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前提和出发点,将哲学从意识所设想的"彼岸世界"拉回到现实的人的"此岸世界",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世界观理论,为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对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历史性批判中,开创了自己哲学的新视野,突现了马克思哲学新的历史时代精神的实质,并实现了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历史性超越.而这一历史性的超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内容:"改造世界"对"解释世界"的超越;"社会化的人类"对"市民社会"的超越.  相似文献   

11.
<正>有了钱的中国人,空下来也该想想,作为大国国民,该对现代人类文化思想、典章制度贡献些什么?法国人浪漫,颇有想象力。据联合早报网消息:法国空中巴士公司近日计划推出迎合中国人口味的"凤凰舱"设计,舱内不但有麻将桌,乘客还可唱卡拉OK。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生活在一个转型的时代。信息如潮,技术高歌,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乃至对"人"的定义。"Alpha Go(阿尔法围棋)"与李世石的对决,令人怀疑一向被称为人类智慧试金石的棋类游戏是否还属于人类;生殖技术的突破,使得受孕、怀孕、分娩的生理过程被切分,撼动着人们对于"父亲""母亲"这一基本人伦角色的认知。相比之下,悄然席卷人们日常生活的微信,看起来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重新深入理解和对待"人",这是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大问题、真问题、核心问题。要想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回到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或者"人类观",从理论背景和潜台词方面重新认真关注和思考这几个要点:人既是马克思主义的起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终点;在本体论的意义上,现实的人的存在,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存在者;从"本态论"的意义上看,实践是人类特有生命活动的本质形式;人类的生存发展和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视角;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是一套以人为主体,说"人话"的哲学。  相似文献   

14.
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于是,一位失聪的音乐家谱出了震撼世界的乐章。本文的主人翁以不屈不挠的奋斗,实践了这一名言,于是,他拥有了事业的辉煌……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构想是对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历史继承和时代创新,也是回应全球困境、顺应时代发展的中国方案.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可以发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自由人联合体的内在一致性.人类命运共同体里的公民是自由人联合体里自由人在当代的具体呈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以"独立性认识"为认识基础是自由人联合体以"自由个性认识"为认识基础的创新发展;自由人联合体追求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的"美好生活向往"是契合时代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正>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是以实践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的。人类的实践活动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人类社会的生成和发展的历史性活动。整个人类活动,如果我们要进行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认识世界,另一类是改造世界,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知"和"行"。认识世界不是目的,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但是,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以  相似文献   

17.
文明是指人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和成果,反映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不断改进。文明与愚昧、野蛮、专横和落后等概念相对,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此文明也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所谓政治文明,是指人类政治生活的一种进步状态,从静态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进步成果;从动态角度看,它是人类政治进化发展的具体过程。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建设政治文明是人类有意识的理性活动,也是人类最具智慧的创造性活动。建设政治文明是…  相似文献   

18.
耳冬 《中国减灾》2013,(4X):44-44
<正>曾有人说,如果说20世纪是石油的世纪,那么21世纪则是水资源的世纪。无论是石油还是水,得以突出到一个世纪的高度,恰恰折射出这种资源的珍贵,日益万众瞩目。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在人类的疯狂开采与快速消耗下,石油资源枯竭之日屈指可算。虽然从太空遥望地球看见的是一个蓝色的星球,水资源看似丰富,但实际上缺水问题越来越困扰着人类社会。根据国际水资源管理学会的研究,2025年世界总人口的1/4或发展中国家人口的1/3,近14亿人将严重缺水。到2025年,生活在干旱地区的10亿多人将极度缺水。相较于全球水资源状况,我国缺水问题更加严重。人均水量仅为世界平均数的1/4,农田亩均水量只有世界平均数的一半多一些。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本来水资源就非常珍贵,而  相似文献   

19.
当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现在 :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交往信息化、网络化、经济全球化、人类一体化在曲折中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我们党有更强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更加有利、成熟的现实条件 ,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下去 ,使其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未来共产主…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21,(3)
正"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考古学不仅是一门脚踏实地的学科,也是一门仰望星空、探索未来的学科。"我们虽然仅仅是地球表面上的过客,并被束缚在有限的空间,经过的时间也很短促,然而人类的思想,不但可以推测到人类目光所不能看到的世界,而且还可以追溯到人类出现以前无限时期内所发生的事情,对深海的秘密或地球的内部也都可以洞察无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