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我国目前已将雾并人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雾是接近地面的云,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微小液滴构成的气溶胶。雾形成的条件一是要有水汽,二是气温降低(水汽冷却易达饱和),三是有凝结核(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  相似文献   

2.
武义青 《乡音》2014,(7):15-16
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展示了一组数据,中国东部10省土地面积约92万平方公里,仅占全球的0.6%,但是承载了全球7.3%的人口。年消耗煤炭约14.5亿吨,全球占比高达21%,私家车拥有量约占全球的5.6%。2013年环保部重点监测的74个城市中,仅有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如果不大力消减污染物,雾霾必然会成为常态。东部地区的污染已经超过了我们的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3.
加快建立我国雾霾联防联控机制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我国华北、东北等地存在较为突出的灰霾问题,这是由于工业污染、汽车尾气、大量烧煤,以及特定的大气流动性和扩散性造成的结果。这种雾霾的综合性因子影响,由现行地区城市之间、各省市间"各自为战"的防控,难以解决区域性雾霾污染问题。因此,建立大气污染物联防联控机制,对我国减轻雾霾污染具有重大意义。一、雾霾联防联控的必要性(一)因雾霾流行受区域气候影响。北京秋冬季盛行西北风,北方冷空气和沙尘开始入侵,建设工地的浮尘、冬季燃煤影响贡献也很大;北京夏季盛行东南风,东南方向各省的燃煤、工业污染和  相似文献   

4.
《天津政协公报》2011,(11):56-56
<正>秋冬季节,早晨常常会出现大雾。大雾不仅影响交通安全,还会引发不少疾病。呼吸道疾病: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漂浮着粉尘、烟尘、尘螨等悬浮物,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这些过敏原,就会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闷气、呼吸不畅等哮喘症状。人们每次呼吸,一般往肺部深处吸入大约50万个微粒,在受到污染的空气中,吸入的微粒比这多100倍。心脑血管疾病:浓雾天气压比较  相似文献   

5.
毛黎 《中国减灾》2013,(4X):25-25
<正>针对中国部分城市空气污染和治理问题,《科技日报》记者2月份采访了美国环保专业人士史迈德先生和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主席何平博士,请他们介绍了各自的观点。史迈德先生认为,北京的空气出现有害雾霾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地貌,二是管理。北京多面环山,城市中排放到空气中的污染物容易停留在城市上方的大气中。在全球范围内,类似北京这种地貌的其他城市,如美国洛杉矶,都存在着空气不流通、污染物长久不散的现象。在环境管理层面,北京环保管理部门虽然了解大的  相似文献   

6.
<正>控制机动车污染迫在眉睫随着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各项工作的逐步开展,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在大气污染防治和能源领域同时还面临多个问题:1.随着雾霾天气频发,大气污染控制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机动车作为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其中公交车所占比例较大。相比与私家车,公交车日行驶时间长,车速低,车辆停车启动和怠速行驶频繁,单车污染物排放量远高于私家车。经核算,一辆国三标准公交车的污  相似文献   

7.
绿色走廊     
《新疆人大》2011,(12):42-43
冬季大雾有毒预防保健是关键每逢冬季,大雾天气是在所难免的。大雾天气,不仅能见度低,严重影响交通,更会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为各种疾病打开了方便之门。大雾天气易发呼吸道疾病乳白色的雾会给人一种洁净的感觉,其实雾中聚积着大量污染物,它可引发支气管狭窄,而雾中的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正是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  相似文献   

8.
<正>通告部分一、我市为什么要实行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和机动车限行措施?答:我市当前主要面临三方面的问题:(一)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根据《2012年杭州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良好水平的天数为29天,占监测总天数近8%。2013年先后有5次大范围严重雾霾天气,特别是2013年12月4日至9日,杭州持续出现严重雾霾,市气象台首次发布霾天气橙色预警。此外,据统计我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PM2.5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首先要了解哪些地方容易缺氧:1.厨房。将门窗封闭之后做饭,由于燃烧需要氧气,所以容易造成缺氧;2.菜窖、地下贮藏室、浴室。由于空气不流通或通风设备差,易导致缺氧;3.空气中充满其他气体的地方。如煤气、液化气等泄漏的地方,也会形成缺氧。  相似文献   

10.
《天津政协公报》2013,(2):59-59
<正>按气象学的定义,雾和霾有本质区别。雾是水汽凝结的产物,主要由水汽组成,视觉呈白色,雾本身不是一种污染,它对交通影响较大;霾则由包含pM2.5在内的大量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形成,一般呈灰色或黄色,是污染排放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百姓日常生活,特别是身体健康的影响更大。面对雾霾天气,老百姓应该从减少吸入和降低污染物伤害的角度来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11.
《春秋》1997,(6)
一项新研究表明。招致洪水、飓风以及暴风雪提前到来的厄尔尼诺也带来了一些好事情:植物生长茂盛,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污染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研究人员发现,厄尔尼诺引起世界各地的植物一阵猛长,而这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有所减少。全国大气研究中心的戴维·希梅尔说,自然天气现象,比如因厄尔尼诺导致的短期变暖,对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以及土壤排出这种气体的数量的影响,比研究人员以前认为的要剧烈得多。他是发表在10月31日一期《科学》杂志上的一份报告的作者之一。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已持续几十年,为了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世界各国正在制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雾霾天气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我省以1.1%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0.4%的经济总量,消耗了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2%。从能源结构上看,清洁能源消费不到总能源消耗的三成,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比例在60%左右。化石能源在我省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偏高。二是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偏大。我省火力  相似文献   

13.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一微米等于百万分之一米)的悬浮颗粒物。它在大气中滞留时间长,传输距离远,含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而且PM2.5与其他空气污染物存在着复杂的转化关系,治理难度很高。目前,世界各国大城市普遍针对PM2.5污染展开了重点治理,  相似文献   

14.
"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求职者眼光太高,大家要找到理想的工作难。很多求职者比较盲从,对自己没有准确的定位。"招聘求职旺季来临。如今,一方面,不少雇主感叹人才难求,不断调整招聘方式;另一方面,不少求职者感觉求职时会遇到各种条件限制,找到理想的雇主太难。为什么劳动力市场会出现"招聘难"与"就业难"的两难局面?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3062人参与),79.3%的受访者感觉当前雇主仍处于强势地位。如果求职时遇到偏见,62.2%的人会寻找其他工作机会。受访者中,71.8%的人换过工作。普通员工占52.8%,非人力资源部门管理人员占16.9%,人力资源部门人员占8.5%。在年龄结构上,"80后"占48.8%,"70后"占29.9%,"90后"占10.2%。  相似文献   

15.
郭隆 《北京观察》2012,(4):26-27
正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减少燃煤污染、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即是治理PM2.5的有效途径。来自市环保局的数据显示:北京市PM2.5大气污染物来源中,本地燃煤占17%,机动车排放占22%,两者合计为39%。  相似文献   

16.
风文 《中国减灾》2013,(1X):38-39
<正>最近最为令人揪心的莫过于突然袭来的雾霾天气了。1952年12月5日至10日,伦敦市内因空气污染严重,导致4000人因呼吸道疾病等原因死亡。其实,除了雾霾,我们生活的环境面临着许多生态灾害,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森林与草原退化、核污染……生态灾害与我们如影随形。生态灾难,人类社会的沉痛学费如果把生态破坏形容为环境持续恶化的结果,那么生态灾难则是其中突出的极致。有媒体曾评选出全球12  相似文献   

17.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如果单选,杨义宝必选前者。如果多选,他希望两个选项上都能打上"√"。杨义宝,来自河北易县,县委书记。杨义宝说,治雾霾如缚恶龙,既然别无选择,那就义无反顾:924家采石及加工建材类企业全部停产整顿;每100亩一个人,盯牢禁烧秸秆;40名警力24小时执勤,严防运输扬尘……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治雾霾很难。但这是一道必答题。为了捍卫蓝天白云,河北省政协以  相似文献   

18.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0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逐渐削弱患者呼吸功能的破坏性慢性肺部疾病,是呼吸道疾病中最不动声色的隐形杀手。慢阻肺由慢性支气管炎(俗称老慢支)、哮喘、长期吸烟、大气污染等多种因素所致。我们大家熟知的"雾霾",就是最新形式之一。PM2.5是指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会负载大量毒性物质和病菌,直接进入人体肺部,增加慢阻肺等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又可通过肺直接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其危害不容小觑。呼吸道长期吸入了各种有害物质就可以引起气道炎症、肺部组织被破坏,最终导致机  相似文献   

19.
蔡建军 《前进》2014,(5):59-60
<正>"雾霾"成为"两会"最热的词汇之一,人们深受其害,总盼着把它消灭干净。殊不知,"精神雾霾",如果不及时驱除,危害更大。作为"高危职业"的党员领导干部,防止"精神雾霾",既是"防病"之策,更是政治韬略。应该看到,一些官员之所以滑向违法犯罪的泥潭,大都是忽视了心灵滋养与思想改造,以致潜移默化中形成了"精神雾霾"。心弱则志衰,志衰则不达。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2月23日晚21时15分,地处重庆市开县高桥镇晓阳村境内的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罗家16号气井突然发生井喷,硫化氢浓度达100ppm以上的气体从钻具水眼喷涌而出,高达30米。硫化氢为无色气体,有臭鸡蛋味,经粘膜吸收快,对动物有极大杀伤力。人吸入70至150毫克,1至2小时出现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吸入760毫克至1000毫克,数秒钟后,出现急性中毒症状,呼吸加快后呼吸道麻痹而亡。失控的有毒气体随空气迅速扩散,瞬间,离气井较近的开县高桥镇、麻柳乡、正坝镇、天和乡4个乡镇9万余人面临灾难的袭击,以出事地点为圆心,半径5公里范围内的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