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浙江省黄岩县焦坑公社发现一株世界上最早由人工栽培的猕猴桃树。 这棵猕猴桃树是一八六○年前后,由当地的一位汪姓农民栽种的。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树的外径六十多厘米、枝叶复盖面积半径五至六米、占地九十平方米。黄岩县有关部门在这里发现了数十  相似文献   

2.
钟宣 《瞭望》1986,(37)
我国农村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开展建设文明村镇活动形式,紧密地把两个文明的建设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强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群众高兴地称赞说:“栽好一棵文明树,盛开两朵文明花。” 一九八三年,中央宣传部和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  相似文献   

3.
笔者曾从报纸上看到一则颇令人感触的报道,说的是南方某城市的领导,为了绿化美化城市,搞了个“榕树一条街”,竞从外地花高价买来300棵大榕树,一夜之间,这条街道两旁就栽满了榕树。但是,好景不长,第一年“绿树一条街”,第二年“黄树一条街”,第三年“枯树一条街”,第四年“死树一条街”。还有一则报道,说的是某地领导为了掩饰道路两旁的衰败景况,  相似文献   

4.
云杉 《瞭望》1992,(51)
今年8月,《北京晚报》在头版刊登了一条引人注目的消息:北京市旅游事业管理局局长薄熙成向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辞职获准,同时辞职的还有市旅游局局长助理等人。报道说,薄熙成等人辞职后将创办中国饭店管理公司。 这条消息立即成为京城市民广泛谈论的热门话  相似文献   

5.
虎头蛇尾     
据新华社消息:呼和浩特市北郊一片栽种于1981年,足有40公顷、300万株的防护林,因为8年没有浇水,现已有80%的树木枯死。主管单位的负责人说浇不上水主要是缺钱,当地群众却说不是缺钱而是缺乏责任心。  相似文献   

6.
红豆树下     
在绵密的江南细雨中,我伫立在常熟古里红豆山庄的红豆树旁。当年钱柳共同生活的红豆山庄,已了无踪迹,只余一片废墟,"硕果"仅存的只有这一棵见证了当年钱柳缠绵情史的红豆树。废墟反衬出了红豆树的古老、沧桑、孤傲、孤独……我撑着雨伞,夹在数十位观者之中。听不清大家围着红豆树在窃窃私语些什么?有着近五百年历史的红豆树,  相似文献   

7.
最近,有机会参加沿江某地组织的人大代表视察江堤活动。来到现场,只见堤岸是高标准的水泥路面,水泥路面的两旁每隔二米左右栽着一棵棕桐树。据当地水利局负责人介绍,这段10多公里长的江堤上,栽有棕榈树5000棵,是对江堤的一种美化。 江堤栽上棕榈树,从美观的角度讲,确实是不错的。然而江堤毕竟不是一种摆设,其内在质量远比外表美观重要得多。就在这漂亮江堤的沿江一侧坡面上,不少裂缝清晰可见,有待进行“灌浆”处理。江堤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这座江堤的建设者不在江堤牢固程度上下功夫,却在…  相似文献   

8.
瞭望哨     
《瞭望》2002,(24)
年年挖在老地方 湖北 杨志奇 李强海 不久前,笔者在某镇的退耕还林现场,看到一片忙碌的景象,五六个山头到处是干部群众在忙植树。据现场的一位群众讲,这近600亩的山头,先后6年栽种过柑桔、板栗、杜仲、茶树等。今年听说楠竹有效益,村里又投资了4万多元改种楠竹。每年都有新品种,只是在栽时热火朝天,栽后来管的就少了,死的死、荒的荒,能成活的微乎其微。真是年年开荒年年荒,年年挖在老地方。  相似文献   

9.
十多年前,我第一次来到秘鲁的首都利马,曾读到当地报纸刊登的一条消息,说一架客机不幸在亚马孙地区失事,四十多名旅客丧生,唯独其中一名德国女大学生掉在一棵叶大如盆的树上获生。后来这位德国女郎写了一篇她在亚马孙林中的奇险遭遇。读之使人对亚马孙又惧怕,又觉迷人。 我这次到巴西亚马孙州首府玛瑙斯,有机会领略到热带丛林的奇异风光。我们从市区北行二百  相似文献   

10.
这年头,人们已开始变得愈来愈注重实质内容了,流行的说法是“求实”、“务实”,这一点,从拜金王义、功利主义的大行其道上也能看出些眉目来。不过,当此之时,形式主义似乎并没有销声匿迹。其实,形式主义只要能给一些人带来名利上的好处,它就不会甘于收场。从这个意义上说,形式主义的久盛不表也是一些人“务实精神”的体现哩!河南某县是个国家级贫困县,国家每年投入该县扶贫资金数千万元。而这比一扶贫款却有不少的一部分转移到了该县的“形象工程”上:仅县城棕树一条街、四季桂一条街、竹子一条街等七条街造价就达八十万元;全县…  相似文献   

11.
余平 《侨园》2009,(5):62
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其实不光中国有植树节,据统计世界上50多个国家都有本国的植树节.每逢植树节我都会想起从前在日本栽的那棵"爱情树".……  相似文献   

12.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这是一句精彩的老话,反映了我们祖先对农业社会中两类基本培育活动进行的比较和感悟。它意思不是说人比树木活得长久,而是说人的成长比树的生长艰难,人的成才比树的成材复杂。  相似文献   

13.
岩泉 《瞭望》2002,(28)
在一次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县长深有感触地说了这样一句话:“对于安全生产问题,我宁肯听群众的骂声,也不愿听群众的哭声……”这句话虽然浅显简洁,但却寓意深刻。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说新闻记者的见识最广,因为他的职业使他能够亲身参予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实地考察包罗万象的群众生活。可是根据我的体会,一个记者当他完成一项采访任务之后,除去所写的几条消息或几篇  相似文献   

15.
大树与猢狲     
齐夫 《党政论坛》2010,(8):58-58
有一棵大树,根系发达,躯干虬劲,枝繁叶茂。一群猢狲围绕在树下,以树为生。当然了,你也可以说,它们是在拱卫大树。  相似文献   

16.
近日,新华社播发了这样一条消息。湖南岳阳市在1998年下半年统计执法检查中查实:临湘市乡镇企业局在上报1997年按新口径计算的乡镇企业总产值时,有篡改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将1997年全市私有企业总产值有依据的汇总数5.53亿元,篡改为11.53亿元,经群众举报,临湘市乡镇企业局负责人受到查处。实实在在的统计数字,在有些人的“生花妙笔”之下,竞然掺入比实际多出一倍还多的“水分”,其胆量之大,歪曲事实程度之深,的确使人触目惊心。但老实说,人们已不止一次地领教过弄虚作假者的胆大妄为。去年,安徽省南陵县某粮站为迎接朱基总…  相似文献   

17.
《河北日报》曾有一则消息说,《邢台日报》一改过去会议报道多、刊发领导讲话篇幅长的老面孔,全市宣传工作会议的报道,只发了一条消息,三位领导的讲话内容。全部揉在会议消息之中。据说这一"新面孔"的出现,来自时任市委书记柳宝全的减少  相似文献   

18.
从前有一个老人,家里有两棵梨树,每年能产很多梨,卖掉以后做为全家的生活费用,一家人靠着这两棵梨树的收成就能过活。老人岁数大了,身体越来越不行了,临死之前,他把两个儿子叫到一起,对他们说:"我也没给你们留下什么财产,就这两棵梨树,你们两人一家一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段时间,“严的”工作可谓捷报频传。 这个地方统一行动,那个地方集中宣判, 这个地方打掉了几个犯罪团伙,那个地方抓捕了一批黑恶罪犯。每一条消息,都令人民群众欢欣鼓舞,让犯罪分子心惊胆颤。 但高兴之余,也不免引起一些思考。如某报的“严打”专栏里,同时发过这样的三条消息。一是某市“三天批捕50案69人”;二是某市“一举摧毁一个作案50余起的特大黑恶势力”;三是某县“几天之内端掉6个团伙”。 行动是迅速的,成果是显著的。但看了这样的“行动”和“成果”之后,也容易使人产生许多有疑问。比如,疑问之一,这5…  相似文献   

20.
唐宝民 《党政论坛》2011,(14):47-47
从前有一个老人,家里有两棵梨树,每年能产很多梨,卖掉以后做为全家的生活费用,一家人靠着这两棵梨树的收成就能过活。老人岁数大了,身体越来越不行了,临死之前,他把两个儿子叫到一起,对他们说:“我也没给你们留下什么财产,就这两棵梨树,你们两人一家一棵,好好养护它,足够你们的生活所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