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是统筹“两个大局”、应对国际话语权争夺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内在要求。通过深入挖掘话语权内涵、把握国际话语权特点、挖掘影响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的关键因素,有益于有针对性提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科学路径,确保国家发展战略和外交方针政策顺利实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  相似文献   

2.
王志军 《红旗文稿》2012,(19):21-23
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际话语权领域的争夺日益突出,即通过争夺国际规则制定权和国际行动的合法性谋求本国利益的最大化、最优化。能否掌握国际话语权,被普遍认为是关系一国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由于客观存在的在国际话语权方面的劣势,常常导致我国一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与国际社会合作的日益加强,国际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将日益呈现出新的特点,我国的国际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也显得更加紧迫。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为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我们必须在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国内引领地位的同时,把握提升国际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机遇,在尊重意识形态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中国文化的国际认同,积极推进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  相似文献   

4.
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共识.发展低碳经济,占领竞争制高点,争夺世界话语权,成为各国努力的目标.然而,中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由于其处于工业化、城市化阶段,节能减排压力巨大;发展新能源,受到种种制约;碳交易市场尚未形成;碳金融发展缓慢.加速发展低碳经济,争夺世界话语权,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减排与发展的关系,在国际社会争得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加快低碳技术发展和制度建设,占领竞争制高点,争夺低碳经济领域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越加激烈。近年来,我国大数据、数字化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蓬勃发展,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提升创造了时代契机。但西方价值观渗透、资本进入话语权市场和表达泛娱乐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将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提升拉入被动局面。因此,在话语权问题上,我们必须强化话语权阵地建设,不断净化网络空间,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效能,以便真实有效地提升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进而提高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正>话语权即发言权,就是发言的资格、机会和权利。所谓国际话语权,则是话语权在国际舞台和国际场合上的体现。国际间的政治斗争、军事较量、经济竞争,无不以话语权的争夺为前哨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是执政党丧失了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因而失去理论和舆论的支持。"颜色革命"所引发的一些国家的政治动乱和政权更迭,虽然具体原因各异,但其根源都是非政府组织发动的"意识形态战争"使统治集团失去话语权,进而被抹黑、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争夺是当前大国竞争的重要内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其话语建构的动力上体现的是资本至上的逻辑,话语内容表达具有多域同质性,话语实施方式上具有软硬兼施的特点,在话语建构主体上则体现为多主体合力协同的特点。中国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的建构要坚持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导向,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再国际化,建构立足于中国而面向世界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建构多域话语表达协同、多元主体协同的大格局。  相似文献   

8.
文摘     
正刘琼:马克思主义承担着中国话语权的核心价值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影响力的增大,如何解读中国日益受到西方国家的关注。一方面,国外开始盛赞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赞美中国璀璨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他们直言不讳地宣称"马克思主义已经消亡",中国话语其实是资本主义全球话语的其中一员。反思文化交流中话语权争夺的实质。真正的中国文化话语权,绝不是已经同质化的世界精神,而应坚守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阐述,承担当代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历史使命。首先,话语权是争夺人心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疫情是偶然性事件,是中国和世界各国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可以很快得到遏制的。然而疫情不仅是人类与病毒的较量,而且成为各国国际话语权争夺的载体。疫情在中国爆发以来,西方借助于媒体展开对中国的话语攻击,将疫情的爆发归罪中国,攻击中国的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夸大疫情对中国的负面影响,从而将疫情政治化,给中国国际话语权带来巨大挑战。对此,我国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积极应对:诠释中国作为、展示中国力量、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相似文献   

10.
大国要有大国的形象和国际话语权,"落后就要挨打"是个警钟长鸣的背景话语,发展中的中国需要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中国需要建设坚定中国道路话语权,建设新时代制度性话语权,提高新时代人权保障话语权。提升中国话语权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是:构建遵从国际法准则的中国话语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话语权,构建推动新时代大国外交的国际话语权,构建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间相互依存程度越来越高和国际话语权日益重要的今天.构建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对每个国家来说都非常重要。印度近年来加大公共外交的力度,不断完善公共外交体系,通过各种形式向国际社会营销自我.力图塑造一个合作的、友好的、负责任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些重要会议上,多次强调赢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当前我们在赢取国际话语权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要赢取国际话语权,就需要掌握这项工作的基本规律,其中,坚定"四个自信"是赢取国际话语权的精神前提、夯实理论基础是赢取国际话语权的学理条件、提高话语艺术是赢取国际话语权的话语策略条件、创建和用好中外交流平台是赢取国际话语权的平台条件。  相似文献   

13.
当前,新闻舆论日益成为各国争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战场,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我国,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管媒体",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正确的导向,必须发挥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作用,才能在国际新闻舆论战场占据主动,引导国内外人民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解读中国、评价中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营造更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持续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有了大幅度提升,但国际话语权"西强我弱"的基本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扭转这一局面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需要通过多个途径共同发力:在帮助世界解决共性问题过程中提升国际话语权;在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中提升国际话语权;在与西方话语的论战中提升国际话语权;在对新媒体的深度利用和话语转化中提升国际话语权;在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中提升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5.
任洁 《学习月刊》2012,(15):26-27
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既是国家核心利益所在,也是国际较量中的重要筹码。当今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核弹与火箭"退居幕后,"意志与思想"走向台前。争夺话语权、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规则制定权、文化领导权等"软权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作为这场"无硝烟战争"的参与国,基于国际国内各种压力,中国被推到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意识形态建设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6.
妥善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识形态问题是直指国家核心利益、关乎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争夺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主动权,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历来是各个国家和政党的核心任务。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郑卫平《妥善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一文认为,在当前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下,正确认识、妥善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7.
国际话语权彰显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其传播内核是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当前日趋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形势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话语权有效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话语权传播有效平台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突破现有国际话语格局,在学习研究西方话语权构建特点及传播方式,有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国际话语权传播平台与渠道,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话语权传播的"中国话语体系",成为中国价值走向世界的"价值典范"。  相似文献   

18.
话语体系的构建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提出了新要求。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不仅是对内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必然要求,更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中国加快话语体系建设要以阐释中国道路,构建中国学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为路径,在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同时,也为全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国际社会,国际话语权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是国家软实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体现,是维护国家形象、国家利益的需要。中国国际话语权还须进一步提升,且与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相得益彰。中国国际话语权还存在不同领域差异明显,不同媒介平台国际传播力不够,不同国家认知各异的现状。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打造传播矩阵,不断加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20.
宋立新 《学习月刊》2014,(14):120-120
一、新媒体环境中的话语权 互联网的裂变发展.使传播放大效应成几何倍数增长。这样的舆论背景下,处理舆情危机.做好企业宣传.必须要深入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环境中的话语权的特点。仅以微博为例.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100件热点事件的话语权分布分析发现.媒体微博作为二次传播的中坚力量.握有42%的“话语权”:意见领袖占24%.政府占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