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收集了十八大以来各地通报的50个庸政懒政怠政案例及官网报道的相关数据,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定量数理统计与定性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这些庸政懒政怠政官员的人员结构、区域分布、处罚情况等进行分析,来观察庸政懒政怠政的主要特点和类型,探究庸政懒政怠政滋生蔓延根源,提出健全治理庸政懒政怠政长效机制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为政不廉是腐败,为官不为也是变相腐败。"3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指出,"仕而废其事,罪也。"庸政懒政怠政必须继续坚决加以整治。国务院将继续开展大督查,该处理的处理,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为官不为"即"在其位不  相似文献   

3.
正干事创业敢担当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如何干事创业敢担当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方法路径。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坚决摒弃一切明哲保身、得过且过、敷衍塞责、懒政怠政等消极行为,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相似文献   

4.
在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干部正向激励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破解干部庸政、懒政、怠政现象,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的有效手段。基于福建省干部正向激励的政策中激励主要存在的不足,根据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相关情况,分析在物质激励中存在干部工资与福利比例失衡、干部激励没有区分度以及干部休假等不足;精神激励上存在对干部干事环境不够关注,缺乏对干部干事模范树立以及干部培训不足等问题。从而提出干部激励在完善顶层设计、调整工资与福利比例关系、运用绩效考评、优化干部干事环境、树立干部干事模范、加强干部培训等方面来构建和完善干部正向激励。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廉洁政治",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标志着中国反腐败的终极目标首次被正式确立,建设廉洁政治将成为指导今后反腐倡廉工作的总方针,从而也就成为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按照十八大精神,为了建设廉洁政治,必须充分认识到建设廉洁政治是共产党人的应然本色;建设廉洁政治必须抓住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三个环节;建设廉洁政治的关键是廉洁政治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9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之所以能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道路上无往不胜、越走越远,不是等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当前,改革、建设、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此时此刻,格外需要各级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而不作为不担当的庸政懒政怠政行为不仅耽误了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发展机遇,还会给人民利益带来极大损失。一方面,党员干部要牢记责任使命,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实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一并强调社会革命与党的自我革命。腐败是社会毒瘤,是社会溃败与社会动荡的主要根源,社会革命自然要建设廉洁社会,向腐败说"不";自我革命是一个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过程,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廉学"  相似文献   

8.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强力持续的正风反腐举措的不断推进,公职人员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但与此同时,庸政懒政现象又有抬头的趋势。人性的自利原则、制度体系的不健全、社会监督缺位、文化建设缺乏针对性等是导致庸政懒政现象产生并蔓延的重要原因。为此,应从加强公职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完善激励考核机制、强化监督问责体系、倡导勤廉文化风气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深化对庸政懒政行为的治理,全面打造更加高效、务实的公职人员队伍。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部分干部出现干事创业动力不足、责任担当意识不强、怕被问责追责的懒政怠政问题。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大部分省市制定并实施了干部容错纠错机制,但在实践中,部分地方干部容错纠错机制未能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存在重容错、轻纠错,容错内容泛化,容错政策执行力有待提升,容错信息公开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容错纠错并举、精准界定政策界限、完善配套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容错纠错政务公开、营造干事创业氛围等方面入手,健全干部容错纠错机制。  相似文献   

10.
眼下,廉政成了万众瞩目的问题,当干部的再不检点,众口铄金之下是难有安分的.这当然是个好现象.不过,从更高的要求来衡定,满足于此是低限的,因为只讲廉洁而不讲效率,政府称不上好政府,干部也算不上够格的好干部. 纵观古今中外行政管理的实践经验,廉洁与高效同在,腐败与低效并存,这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大量事例充分说明,廉洁与效率具有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1.
<正>"廉"不应该是"能"的对立面《人民日报》2015年5月13日刊登刘鑫炎的报道指出,山西发生了系统性、塌方式严重腐败问题,吏治腐败在其中尤为突出,刷新吏治也成为山西重塑政治生态的重中之重。针对山西新选任的省管干部,也有些议论:有人说一些干部能经得起廉政审查,因为其多官居清水衙门,"没机会腐败,未必是真廉洁";还有人说一些干部能力平平,  相似文献   

12.
全面从严治党以来,官场风气有了很大转变,以往贪污腐化、脱离群众、为政失范等不正常现象逐步减少,但不可忽视的是,懒政惰政问题在公务员队伍尤其是在基层公务员队伍中日渐增多。其在思想上表现为对自身职业认同感降低,在行动上表现为对群众的利益诉求应而不做,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懒政惰政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偏低的个人收入与较高的执业要求之间产生了认知的错位,既往权力自我膨胀的倾向与从严治党的硬性要求产生了冲突,晋升通道的拥堵与寻求出路的困难导致慵懒散成为主要选择。解决懒政惰政问题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为基层公务员提供合理的经济收入保障,应制定明确的基层公务员行为规范以解除其不必要的后顾之忧,并建立顺畅的基层公务员准入退出机制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报告在党的重要文献中第一次提出"廉洁政治"这个概念,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从政治发展角度来看,廉洁政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必然要求。廉洁政治内涵具有三个理论维度:政治设计、价值取向和实践状态。政治设计为廉洁政治建设提供合法性,价值取向为廉洁政治建设提供发展方向,实践状态让政治设计和价值取向实现统一,从而为廉洁政治建设开辟道路。廉洁政治的内在结构包括廉洁政治观念、廉洁政治关系和廉洁政治行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从廉洁政治观念到廉洁政治关系再到廉洁政治行为,一个比一个更接近于政治生活现实。建设廉洁政治应遵循并实现法治逻辑、制度逻辑和治理逻辑的统一:法治逻辑要求依法治腐,把所有廉政建设事务纳入法制框架;制度逻辑要求制度反腐,推进宏观层面的行政体制改革、中观层面的廉政制度建设以及微观层面的分权机制探索;治理层面要求实现廉政组织重构、廉政资源配置、廉政信息公开、廉政主体合作等。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产生怠政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岗位职责模糊,缺少必要边界,工作千头万绪,使农村基层干部产生了工作上疲于应付的倦怠感;乡镇党委和政府"一刀切"式的决策,"一竿子插到底"式的执行,养成了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上严重的依赖感;降低行政成本的绝对化推行,客观上使农村基层干部在应对日常工作中产生了一种无奈感;不同指向的各种监督相互叠加,具体标准不明确,使农村基层干部产生一种难以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焦虑感;收入较低,上升渠道狭窄,使农村基层干部形成对工作前景的严重失落感。  相似文献   

15.
禅宗是我国重要的文化传统之一,其中包含的廉洁思想影响至今。禅宗廉洁指因破除无明而认识到世界现象的虚幻不实而对外物没有贪欲。禅宗可谓"不立廉洁"和"不离廉洁",即不执着于廉洁。禅宗廉洁与社会主义廉洁虽有根本不同,但都讲究自我修炼,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禅宗信仰者而言,禅宗廉洁是其行动指南;对于非禅宗信仰者之外的广大人民群众而言,禅宗廉洁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认识廉洁文化,即不执着于廉洁:廉洁是我们今天工作中的重要工作要求,但它并非唯一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廉,是立政之根本,为官之基石。廉的本意是堂屋的侧边、器物的棱角,后引申为品行方正。廉,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是指人们在对待财物时不苟取、不贪得,“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吕代春秋·忠廉》);作为一种政治道德规范,就是要求为官者在执政掌权过程中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光明磊落。自从人类社会出现阶级和国家以后,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财富日渐增多,贪婪地占有大量财物,成为历代许多帝王和官吏的愿望和追求。但也有一些政治上具有远见卓识、高尚节操的君主和官员,却淡泊财物,廉洁自律,以身作则,利国利民,他们不仅留…  相似文献   

17.
谭镜 《学理论》2013,(24):29-30
廉洁政治总目标要通过实现三个子目标来达到:清正的公职人员、清廉的政府机构、清明的政治运作过程。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廉洁政治总目标的基本组成部分,三者的结合,构成了廉洁政治的完整系统。建设廉洁政治,围绕"干部清正"做文章,以"干部清正"为抓手,以道德自律,用制度约束,以文化熏染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自从党中央和国务院向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发出“为政清廉”的号召,我便常常情不自禁地吟出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总觉得,要真正做到为政清廉,而不只是表表态度而已,就必得具备两个条件:主观上,有一片廉洁自守,不贪不秽,如冰之清洁无垢的心境;客观上,有一个扬清剔浊,褒廉罚贪,如玉之莹澈无瑕的环境。“冰心”而置“玉壶”,正所谓“冰清玉洁”,为政岂有不清廉者乎!  相似文献   

19.
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厉行廉洁政治"写进具有宪法性质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同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制度,从制度设计上保障教育倡廉、立法保廉、监督护廉、惩戒促廉、激励奖廉、俸以养廉,为反腐倡廉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20.
廉洁从教是高校教师这一职业所具备的基本道德要求。当前高校教师群体中出现了一些从教不廉现象,主要表现为以权谋私、学术腐败、工作敷衍等。这些现象的产生主观上是由于价值观念的蜕变、师德理想的迷失、对廉洁从教的理性认识不明晰等原因,客观上是由于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考核评价体制不完善等原因。要构建高校教师廉洁从教长效机制,必须进一步健全思想保障机制,建立廉洁从教的教育机制,完善廉洁从教管理机制,强化考评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