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初期,在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的直接领导下,中共北江地委和北江专署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努力帮助少数民族恢复和发展生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主建政工作、推行民主改革,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并培养和训练少数民族干部。虽然在工作中出现过"左"的错误倾向,但大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纠正,取得了少数民族工作的伟大成绩。对这一时期粤北少数民族工作的回顾与评议,有利于正确认识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复杂性,也为当前民族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鉴于事关少数民族的相关问题往往是国内外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分子借以攻击我国民族政策,图谋挑起民族事端,进行民族分裂的切入点。为了探明事实,明确认识,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和谐共生的民族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认知环境,有必要就民族研究中几个认识模糊的问题展开探讨,其一,"民族利益"与"民族地区利益"二者能否视同?其二,可否能将我国少数民族直接指称为社会弱势群体?其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的教育、就业、贫困等发展滞后问题的根源和实质在何?  相似文献   

3.
长征时期,红军曾经两过少数民族众多的云南地区。能否处理好少数民族问题,直接关系到长征的成败。党和红军在云南地区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实现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大联合;贯彻和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注重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上层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建立自己的武装政权,增强少数民族自我解放的内生力;开展土地革命,发展经济,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这些政策都在云南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共产党在长征期间的民族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十分重视民族问题,制定了正确的民族政策:一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二是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化;三是重视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和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利益保护;四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这些民族政策的实施,确保了红军顺利地通过了少数民族地区,最终实现了大转移,影响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斗争的发展,也为党进一步制定民族政策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少数民族散居化进程加快,我国中西部大量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涌入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经商、务工.由于地域文化差别与区域经济差异,使城市民族关系出现新的发展态势.文章对江苏全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生存现状、基本需求、流动模式、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等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政策建议,以进一步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方案结合广西民族大学校本教材《民族大义十二和建导纲要》的内容结构体系,运用"情趣建导"方案,从问题追问切入,多视角审视"问题"、"社会问题"与"民族问题"概念的关系,指引学生深入认识"民族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从而正确理解中共中央国务院2005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中关于"民族问题"的最新表述。通过"情趣建导"环节,使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民族问题与非民族问题有较清晰的界定标准,做到既能够在理论上把握"民族问题"的内涵与外延,又能够运用理论判定现实问题是否为民族问题,从而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学习后面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其他内容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是否应当享有差别化的权利?从差别权利的事实起源、道德证成和政治正当性均可以得到肯定答案。在实施少数民族差别权利政策过程中,现行的禁止歧视、置前优待、置后优待和配额分配这四种政策,效果迥异,褒贬不一,值得予以反思。同时,处理好文化多元和政治一体的关系,乃是少数民族差别权利实践的必然要求,坚持多元文化主义,审慎践行少数民族差别权利制度,也将是理智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概括、分析国内现有几种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定义表述。比较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差异,意在证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独立存在的必要性。分析阐述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确立所产生的国内与国际法律意义,目的在于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蔡廷锴的政治生涯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变,每次转变都与国、共两党的立场态度直接相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国民党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引发了蔡廷锴的福建事变;而中共的"左"倾关门主义又限制了蔡廷锴的转变前景。伴随抗战形势的恶化,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蔡廷锴的报国夙愿提供了契机;但蒋介石阻碍了蔡廷锴的救国之路,使其走上"第三条道路"的艰难尝试。抗战结束后,蒋介石的内战独裁行径断送了蔡廷锴等"第三条道路"的梦想,最终在中共"五一口号"的感召下,蔡廷锴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的征途。国共两党与蔡廷锴政治转变的实践证明:政党只有依据客观现实,及时调整政策路线,才能争取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不断胜利;爱国民主人士只有坚持爱国情怀与政治立场的统一,才能实现报国赤诚。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的解读,涉及民族因素的普通刑民事纠纷应当"去民族问题化",在法治轨道上进行处理。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做"特殊"考量,在执法或司法实践中宽宥少数民族的做法,源于"两少一宽"等民族政策,这不仅在合理性基础上存在疑问,在实践中也产生出很多问题和弊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应当认为"两少一宽"等民族政策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并树立依法解决涉及民族因素矛盾纠纷的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城市民族成分不断增多,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不断加大,给城市民族工作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多年来,我们的城市民族工作从抓领导,提高认识;抓发展,加快发展步伐;抓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抓管理,探索工作新思路;抓稳定,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等方面入手,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积累了许多有效的经验。但通过调研发现,在城市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针对城市少数民族的扶贫济困等许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必须围绕加强城市民族工作立法、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和使用、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大对城市民族工作的投入力度等内容,进一步做好我省城市民族工作。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政策价值目标的理论争鸣,经历了从加快发展为核心目标还是维护民族团结为核心目标的争论,发展到近十多年来,围绕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还是社会整合、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争论。与之相对应,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确定了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党的十九大确认"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民族工作重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3.
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少、点多、线长、面广,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乐山市散杂居民族工作的总体情况来看,党委、政府重视、工作机构健全、工作成效明显,但要实现2020年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散杂居少数民族除了经济发展比较困难,还存在稳定隐患、流动少数民族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和帮扶力度。  相似文献   

14.
美国种族和移民问题的复杂性及重要程度,催生了我国学者对其民族政策的研究热潮,硕果累累。本文参照国际共识,以不同时期少数民族的公民权为评价标准,将美国"少数民族"界定为原住民及移民两部分,通过回顾国内已有研究成果,分析美国民族政策及少数民族公民权发展概况,并对其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5.
就业问题是市场经济下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少数民族就业问题是我国农民工问题、大学生就业、下岗工人就业问题之后面临的又一社会问题,它涉及到国家民族政策调整和政府的就业方针.而在中国近3年的社会问题中,民族地区稳定的问题也越发凸显,其中就涉及到少数民族的教育与就业问题.笔者以青海省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为例,对其从升学到就业的问题进行了考察,以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公平进程中的深层次问题和就业矛盾的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在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城市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繁荣、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以及贯彻落实蒙古语文相关政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开展城市民族工作中还存在思想认识不足、机制体制不健全、重点难点问题突出等问题。新时代做好城市民族工作须从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工作机制、巩固工作成果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7.
民族复兴是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艰苦的奋斗。要实现各民族的共兴共荣,少数民族的发展是核心问题;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其中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力量。少数民族干部要做党的民族政策的拥护者,做民族发展的坚定支持者,做民族进步的实践者,做民族团结的促进者,做民族事业的探索者,为中华民族复兴做贡献。  相似文献   

18.
长征期间,红军先后经过了社会情况复杂的中南、西南和西北少数民族聚居或杂居地区。能否处理好少数民族问题,直接关系到长征的成败。党从实际出发,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以"反对民族压迫,坚持民族平等,坚持民族团结"为根本方针,以"建立民族自治政权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途径"为基本方针,并由此衍生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从而形成了长征时期的民族政策。这套民族政策对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工作仍然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对侵华日军实行不抵抗政策,结果导致了国土沦丧,人民被蹂躏。华北事变后,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步步深入,国民党政府对日政策逐渐发生着变化,即逐步实现了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这一转变开始于1935年11月的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于1937年2月的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国共两党先后在西安、杭州、南京、庐山等地进行了多次谈判。在谈判中,两党都作了让步,共产党抛弃了两个政权敌对的政策,国民党抛弃了内战和对外不抵抗政策。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于7月15日提交的《中国共产党为公…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以东南沿海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并试从公共政策和赋权政策等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