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董节英 《党史文苑》2005,5(2):56-59
人权保障是现代宪法的最高价值目标.建国五十年来宪法变迁史,不仅表现为法律条文上公民权利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且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宪法价值观的演变从"阶级斗争工具论"的宪法观(工具价值)走向"人权保障"的宪法观(目标价值).中国共产党宪法价值现的演变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2004年3月,中国进行了第四次修宪,此次修宪一大亮点即提出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入宪,在我国宪政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本文试从宪法与人权的关系、我国宪法对人权的规定进行分析,对适应宪法修改,中国应如何作相应改革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人权保障是现代宪法的最高价值目标。建国五十年来宪法变迁史,不仅表现为法律条文上公民权利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且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宪法价值观的演变:从“阶级斗争工具论”的宪法观(工具价值)走向“人权保障”的宪法观(目标价值)。中国共产党宪法价值观的演变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国人权的宪法保障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旺洪 《唯实》2004,(1):50-52
一从现代宪法的价值要义论之 ,宪法乃是人权和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是人权保障的总章程。人权是宪法的最高价值目标 ,也是现代政治统治的最深刻的合法性基础和终极价值追求。人类宪法和人权保障制度的历史表明 ,宪法与人权是互为表里、紧密联系的。无论是最早的宪政国家英国 ,还是美国和法国 ,都首先有人权的观念和人权的宣言或法案 ,而后有宪法的制度构造 ,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宪法配置和规制 ,防止国家权力对人权和公民权的侵害。所以 ,尽管英国 12 15年《大宪章》还不是近现代意义的宪法性文件 ,但它已经包含了对人权的尊重和对国王权力进行…  相似文献   

5.
2004年"人权入宪",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时隔8年,全国人大修改《刑事诉讼法》,再次明确"人权入法",将"尊重和保护人权"明确写入《刑事诉讼法》,使"人权入宪"得以深化和具体化。刑事诉讼制度关系公民的人身自由等基本权利。"人权入法"既有利于更加充分体现我国司法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也  相似文献   

6.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首次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是我国民主宪政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本文力图从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历史和制宪历程阐述人权入宪的重大意义,特别强调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权入宪对我国的人权事业和法制建设事业的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最终被写入中国宪法,这一修改倍受世人关注。文章从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压力等方面阐述了人权入宪的现实要求,同时着重从国际人权法案、政党执政理念的变革以及公民基本权利体系构建等角度对人权入宪做了较为客观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价值一直处于不定状态。2004年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价值是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原则,但是经过历次修宪,社会主义原则的内涵一直处于变动之中。2004年人权入宪,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价值呈三足鼎立之势。由于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权保障原则还没有权威的诠释,我国的宪法基本价值也就处于混乱之中,这种混乱对于宪法效力的发挥尤其是宪法解释机制的架构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权人宪,它有利于树立国内人民的宪政观念,澄清对"人权"的不正当认识;有利于一国政府在国际舞台上开展与他国的人权对话与合作;也有利于实现宪法对人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陈妍 《求实》2005,12(1):55-57
人权是宪法最重要的一个价值追求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民主宪政的一项基本原则。中国的人权事业和宪政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而今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该条款内涵丰富 ,意义深远。人权入宪开创了中国用宪法保障人权的新时代 ,它向世人宣示了我国对待人权的庄严态度和法治精神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我国宪政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许静 《求实》2005,(11):75-78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它为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制宪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它确立的人民宪法基本规范是新中国宪法的历史基础;它贯穿的人权保障精神是新中国人权入宪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2.
一、物权法的实质是保护人权 2004年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正式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和"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写入宪法,开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从宪制层面保障公民私有财产的时代.私产入宪并非意味着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能够真正得到落实,还必须有民法这一部门法进行详尽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论人权的宪法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人权,一般是指使每个人在个性、精神、道德和其他方面的独立获得最充分与最自由发展的权利。人权有三种存在形态:应有人权,通常是指应当有,而且能够有但还没有法律化的权利;法定人权,是指以实证法律的规范形态存在或据此推定存在的权利;实有人权,是指权利主体实际享有和行使的权利。其中,法定人权是人权内容最直接、最集中的表现形式。由于宪法的特殊地位,法定人权首先表现为人权的宪法保障。由此可见,人权与宪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权是宪法唯一的内在精神。 宪法的内容大致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国家制度的规定,即宪法对权力的规定。另一部分是对人  相似文献   

14.
人权入宪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必然选择,也是党领导人民制宪保障中国人权历史经验的总结。它表明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党领导人民争取、维护和促进中国人权的奋斗史。  相似文献   

15.
廖萍蓉  许静 《党史文苑》2008,(12):29-30
人权入宪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必然选择,也是党领导人民制宪保障中国人权历史经验的总结。它表明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党领导人民争取、维护和促进中国人权的奋斗史。  相似文献   

16.
2 0 0 4年修宪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文明”等入宪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文章通过宪法保障制度说明必须加强宪法实施的立法保障 ,发挥国家机关在保障宪法实施中的作用 ,进而提高全民族的宪政意识和宪法观念。  相似文献   

17.
基本人权原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域外国家宪法无不确认基本人权原则。各国宪法所确认基本人权原则的构成模式包括明示和默示两种,内容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分别体现了政治与工具价值、建设与发展价值、宪法与宪政价值。研究基本人权原则在域外国家宪法中的演变发展,以及其对中国宪法的启示,为中国宪法完善基本人权原则提供参考,进而为宪法的实施,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陈妍 《实事求是》2004,12(6):60-62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民主宪政的一项基本原则。将人权原则写入宪法 ,是中国寻求实行宪政以来的第一次 ,是当代中国民主宪政和政治文明的最新发展。人权入宪开创了用宪法保障人权的新时代 ,为中国人权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它向世人宣示了中国对待人权的庄严态度和法治精神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我国宪政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全国人大对1982年《宪法》的修改,将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和尊重人权写入宪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治国理念。一、"私产"入宪,奠定了公民权利保障的基石拥有属于自己的财产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私有财产权不仅指拥有牙刷、锅碗等生活资料,也包  相似文献   

20.
宪法是一张写着公民权利的纸,是否保障和尊重人权,是判断一国宪法乃至整个法律体系是否具有现代性的基本衡量标准。从当今世界各国宪法比较中可以发现,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构成各国宪法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内容。2004年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33条增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是为我国宪法的发展奠定了现代精神和新的价值标准。当然,人权的宪法保护还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