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阶级是一个以共同的经济地位为基础的具有共同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的社会集团。阶级形成的首要条件是经济关系,重要条件是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从经济关系上看,我国的私营企业主具备了形成为一个阶级的经济前提;从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上看,我国的私营企业主不会最终形成为一个新的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2.
随着资本主义的变化发展,当今英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阶级之间、阶层之间的界线已相当模糊;依据生产资料占有状况和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我们可以将当今英国社会划分为上层阶级、工人阶级、中间阶级三个基本阶级;以就业状况和谋生方式为标准,可进一步将其划分出不同的阶层。英国的上层阶级人少力强,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整个国家;工人阶级有了全新的面貌,依然是英国社会中人数最多的阶级;中间阶级规模不断扩大,但在规模上仍然没有超过工人阶级。  相似文献   

3.
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是现代消费社会学的开山之作,至今仍是这一领域最值得认真阅读的著作。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讨论这本经典著作,其一,《有闲阶级论》并非如其表面那样容易阅读,及其理由何在?其二,《有闲阶级论》一书包含三个上下连贯的组成部分:凡勃伦的社会哲学和方法论(一般理论);关于有闲阶级的系统理论;对有闲阶级现象的系统观察;其三,从分析社会学的理论视角看《有闲阶级论》的理论得失。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人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马克思关于阶级形成、阶级划分、阶级结构、阶级斗争、阶级消亡、阶级分析等方面的理论都具有确定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周静 《学理论》2012,(25):48-49
通过对阶级理论的分析,阐述了阶级斗争到阶级合作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它对我们思考、分析、解决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及我国现阶段所长期存在的具有阶级斗争性质的社会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6.
赵学昌 《理论导刊》2012,(11):42-45
考察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私有制与阶级形成的关系的论述,可以看出:并非仅有私有制存在的社会才有阶级。在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所有制形式的社会,只要存在私有制,就有阶级和阶级的划分问题。包含私有制形式在内的所有制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支配权。在非纯粹的私有制形式下,私有制为阶级形成提供了客观环境;在纯粹的私有制形式下,私有制是阶级形成的直接原因。享有生产资料支配权未必就享有剩余劳动支配权。阶级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一部分人丧失了剩余劳动的支配权。  相似文献   

7.
刘保国 《理论导刊》2003,9(10):38-40
知识分子是人类社会阶级分化的第一个直接产物,其产生和阶级的产生是同一原因,其形成和阶级的形成也是同一过程。知识分子的基本状况受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脑体分工的程度制约,它经历了一个从农业经济时代的远离物质生产领域到工业经济时代的进入物质生产领域再到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物质生产领域的过程。知识分子是知识经济社会的第一阶级,是与阶级社会共始终的阶级。  相似文献   

8.
王坤 《理论视野》2019,(3):87-92
赖特认为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仅停留于阶级分析的高抽象层次,缺乏对阶级微观层面的分析,因此导致其在理论和现实层面面临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为了回应这些问题,赖特从生产方式、社会形态和具体事态三重抽象维度,立足阶级结构和阶级构成两个层面,对中间阶级的历史地位及阶级联盟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重建阶级分析的微观基础。赖特对阶级分析的微观模型虽然精致,但是由于对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片面理解,导致了一些结论上的谬误。  相似文献   

9.
我党对党的阶级基础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毅斌 《理论探索》2005,9(6):42-44
党的先进性与党的阶级基础息息相关,为此,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党的阶级基础理论。毛泽东提出了思想建党理论,用无产阶级思想去改造非无产阶级思想,加强了党的阶级基础;邓小平作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论断,拓展了党的阶级基础;江泽民进一步作出了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的内部构成及相关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波 《科学社会主义》2007,3(2):146-151
由于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没有发生质的变革,探讨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的新变化实际上就演变为关于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内部构成变化的研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方法,分析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各阶级内部构成新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对“企业经营管理者是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并取得统治地位”、“脑力工作者是不是知识阶级”和“‘新中间阶层’是不是中间阶层”等相关理论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认为 ,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 ,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 ,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政党作为阶级利益的代表者 ,作为特定阶级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机构 ,必须是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政党是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不仅体现在政党的思想特征和对于本阶级政治作用方面 ,而且要体现在政党的成员构成方面。政党成员一般均由本阶级政治上最活跃、最积极和最具有政治能力的人们构成 ,同时 ,要培养本阶级的政治骨干分子 ,通过他们率领本阶级来实现特定的政治和社会目标 ,完成阶级…  相似文献   

12.
一、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坚实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只有始终成为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我们党才能更好地实现“三个代表”的要求工人阶级是我们党的阶级基础,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我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全心全意依靠  相似文献   

13.
连煦 《学理论》2012,(18):94-95
严格地说,族群是一个文化概念,而阶级主要是一个政治经济概念。但在现实中,族群和阶级经常是纠缠在一起的。阶级边界和族群边界都不是岿然不动的,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族群和阶级的边界就会淡化、消解、或者镶嵌和嫁接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知识分子作为以脑力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群体,是人类社会阶级分化的直接产物。知识分子来到人世后,由于生产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只能依附于其他阶级并作为阶级的知识分子而存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知识分子摆脱依附的地位,成为独立的阶级提供了条件。也正是在知识经济社会,一切阶级都将知识分子化,成为知识分子的阶级。  相似文献   

15.
无产阶级政党诞生于社会结构发生二元对立的资本主义时代;毛泽东从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结构的实际情况,提出从思想上建党的主张,扩大了党的阶级基础;江泽民根据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实际情况,提出扩大党的阶级基础以利于更好地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对马克思义建党的阶级基础理论作出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6.
阶级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是特定经济关系中处于特定地位的社会集团,阶级的存在必须要有经济上的基础,历史上的知识分子却远离了这种基础,不具备成为一个阶级的经济前提,知识不能作为知识分子成为一个阶级的经济上的基础,因而,即使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也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而是分属于不同的阶级。  相似文献   

17.
与主流观点不同,西方左翼学者强调"阶级问题具有持续的重要性","后工业社会"中阶级不平等仍然存在,‘阶级社会还未消亡,而真正的无阶级社会还没有诞生’,而事实上,西方之阶级关系和阶级不平等是一种被掩盖的真相,应更多关注如何改善由阶级状况决定的经济分配和社会机会方面的不公平。  相似文献   

18.
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和国家形式,其实质并不仅仅是选举,而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政治统治。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要实现政治上的统治,必须作为一个阶级组织起来而具有一个阶级的行动力量,建立并通过相应的国家政治制度与运行机制,形成对包括最高掌权者在内的公职人员制度化的长效约束,从而确保国家持续有效地履行职能、稳定而完整地维护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组织行动力量的增长,国家政治制度及运行机制的完善,是民主建设的两个基本支点。植根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统治阶级的性质,从根本上决定着民主建设的方向和性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三重维度上界定和使用了阶级:描述性概念、解释性概念和价值性概念。描述性阶级概念是基于特定生产关系而具有相同地位和利益的社会集团,它表明了阶级的本质是经济范畴。马克思依据不同性质的私有制区分了两种阶级类型及其阶层指涉。解释性阶级概念是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上的具有意识和阶级组织而拥有行动力的社会集团,它表明了阶级的基本运用是政治—经济分析,马克思借此阐释了三种阶级分析。价值性阶级概念提供了一个替代资本主义的解放理论,它表明了阶级的消亡与实现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诉求。三重维度的阶级意涵统一于历史唯物主义中,对理解当今世界仍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使用"中间阶级"这一概念时,主要是用来描述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处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基本阶级之间的所有社会阶级,即把中间阶级等同于小资产阶级.对于中间阶级的发展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导意见是它作为一个阶级将整体消亡,被无产阶级所取代.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谈到过不同于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类似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产阶级"的社会成员,但认为他们最终还是会进入到无产阶级的队伍里来.以上两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马克思的中间阶级理论带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事实,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吸取阶层分析法的合理内核,赋予其中间阶级理论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