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今年4月17日,是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110周年,1895年,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霸占台湾,直至1945年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后,中国政府才重新对台湾恢复行使主权。有关台湾的全部史实及法律都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1995年4月17日,有关各界人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举行了《马关条约》签订100周年暨台湾回归祖国50周年座谈会。 全国政协副主席吴学谦主持了座谈会。他说,100年前,《马关条约》被迫签订,日本帝国主义强行夺走宝岛台湾,中国人民要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迅速发展壮大我国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  相似文献   

3.
王在希 《台声》2014,(7):53-53
<正>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从1894年甲午海战到2014年,整整两个甲子过去了。1895年,清政府与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除了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之外,还把台湾、澎湖列岛的行政管辖权割让给日本,给台湾同胞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屈辱的一幕。1945年8月,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5周年,同济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和日本日中关系学会于11月23日至24日在同济大学召开了“中日关系中人与文化的作用”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以“文化”的角度考察中日关系,探讨中日关系中由文化上的隔阂引起的问题,以及如何以文化为手段去推进中日关系和构筑未来的中日关系。一、“文化环境”的现状、问题与中日关系改善的对策中日邦交正常化已经过去30周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至今亦有25周年。中日关系总的来说发展是正常的,尽管有人认为,中日关系现在是“经济热,政治冷”,但这是相对而言的。尽管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马关条约》签订、日本割取台湾10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光复50周年。我们台湾人民不能忘记那段被日本殖民者奴役欺凌和反日英勇斗争的岁月,也不能忘记台湾光复当初欢庆回归祖国怀抱的激情。可是50年过去了,祖国尚未统一,有些人还制造分裂,令人无比悲愤。我们纪念台湾光复50周年,要回顾往事,从中吸取历史教训,以理解我们现在的立场,认清台湾的未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台湾人民反日斗争50年 100年前,《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台湾,台湾人民“若午夜暴闻轰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于市,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全台群情沸腾,表示誓死反  相似文献   

6.
《台声》1995,(6)
4月17日是《马关条约》签订100周年和台湾回归祖国50周年纪念日。是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座谈会,本期《以史为鉴 勿忘国耻》一文对此详加报道。关心这两大历史事件的读者或许能从中得到一些信息和启示。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是这样记载的:台湾自古属于中国。100年前,清廷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及澎湖列岛割让给了日本。这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耻辱,当然更是台湾同胞的不幸。消息传出后,台湾同胞悲愤难抑,“哭声达于四野”,纷纷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却不愿拱手而让台”,并组成义军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占领。在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中,台湾同胞一直没有屈服。他们“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前赴后继,英勇抗敌,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抗日篇章,涌现了一大批抗日英雄。他们认定“台湾乃中国之台湾,民族乃中国之民族,土地乃中国之土地”,“以中国为祖国的心情难于拂拭”。从这些先烈先贤身上可以看到广大台胞崇高的爱国精神和凛然的民族气节。  相似文献   

7.
聚焦世界     
《小康》2021,(22)
正《俄罗斯报》俄中并肩前进俄中两国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是2001年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今年是这一条约签署20周年。条约签署以来,俄中两国在许多领域的合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例如,两国年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并定期举办文化年、语言年、旅游年、媒体合作年等各类主题年活动。两国还创建了两个大型的国际区域组织——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组织。这两个组织不仅证明了自己的声望,而且开始积极影响G7、G20峰会,  相似文献   

8.
阳光灿烂的5月,一个鲜花盛开的季节。恰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之际,国家主席胡锦涛即将踏上日本国土,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毫无疑问,胡锦涛的此次访问必将在两国关系发展史中翻开新的一页。那么,如何理解胡锦涛的此次访日活动?如何更加理性地看待中日关系的现状?如何对中日关系的未来有一个更加准确的把握呢?  相似文献   

9.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处在幕府的独裁统治之下,闭关锁国,与世隔绝。幕府实行“士、农、工、商”的森严等级制度,压制资本主义的发展。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受着大小封建领主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十九世纪中叶,欧美列强妄图变日本为他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用炮舰冲开了闭关自守的日本大门。一八五四年,美国用武力迫使幕府签订《日美亲善条约》,压迫日本开放下田、函馆两港口。美国在这两港设领事和享有最惠国待遇。一八五八年,美国又强迫幕府签订《日美友好通商条约》,规定日本对美国开放五港通商,实行对美国有利的低关税率,美国还在日本进一步攫取了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和建立租界等特权。接着,英、俄、法、荷等国援例与幕府签订了类似条约。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使日本丧失了许多主  相似文献   

10.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一般认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不平等的。《南京条约》与《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构成了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中最重要的奠基石。通过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三个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美三国在中国取得了自由对外贸易的通商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  相似文献   

11.
陈林山  董航 《传承》2014,(1):129-131
2001年,中俄两国签订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的关系纳入框架协议和正轨。中俄关系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双边框架下发展态势良好,总体健康平稳。但并不能由此认为中俄之间没有任何摩擦,毕竟国与国交往中,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才是双方的最终目的。因此,只有符合各自国家利益,中俄关系才能长久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30年前,日本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在亚洲国家中率先实现现代化。中国则值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两国于1978年签订和平友好条约,中国明确改革开放方针后,日本政府即向中国提供政府开发援助(ODA)并始终支持中国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3.
2012年的夏季,对日本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夏季。日本国内政局动荡不安,野田内阁岌岌可危,与此同时,外部领土纠纷麻烦不断,俄韩中在领土问题上日渐显现出强硬姿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对日领土政策的高度默契的状态。一、三面楚歌的日本外交2012年7月3日,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登上国后岛,这是继2010年11月以来梅德韦杰夫以俄罗斯总统身份登岛后的第二次登岛视察。日方对此表示强烈抗议。8月6日,俄罗斯东部军区司令康斯坦丁·西坚科又访问视察了日俄争议的国后岛,并就千岛群岛的长期作战部署和新军备部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蒲安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外交使节,由于他本身是美国人这一特殊身份使得他在中美关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他主导下签订的《蒲安臣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以平等身份签订的条约。从蒲安臣的经历以及《蒲安臣条约》看出:晚清美国的对华政策往往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交融的产物,而清政府则希望利用美国相对于其他列强对中国的善意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蒲安臣条约》在劳工、留学等方面对日后的中美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贺长年 《人大研究》2005,(12):36-38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饱受战争之苦的欧洲国家即开始寻求一种一体化模式。在法、德两国有识之士的有力推动下,德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卢森堡和荷兰六国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协定》,以促进钢铁业需要的原材料的交换。1958年上述六国又签订了著名的《罗马条约》,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旨在建立一个共同市场,以实现人、物、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关税同盟、共同农业政策等。被称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单一欧洲条约》于1986年签订,该条约对《罗马条约》进行了修改,大大扩展了共同体的作用范围。而在1992年签署并于次年12月生效的《马…  相似文献   

16.
《里斯本条约》对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法律机制产生了重要影响,它赋予欧盟国际法律人格,将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并入欧盟对外政策中。但其并没有为欧盟一体化画上圆满的句号,反而是一个富于挑战性的新的开始。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政府间性质仍没有改变,《里斯本条约》的新举措有待于实践中检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5,(22)
<正>今年是台湾光复70周年。当年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甲午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声,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日本在乙未占据台湾,开始了台湾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日本殖民统治,台湾岛内同胞被强制改为日本国籍。在日据50年中,台湾同胞开展了英勇的武装斗争和非武装的民族运动,他们英勇抗争,不屈不挠,付出  相似文献   

18.
周晓明 《人民论坛》2011,(12):62-63
《里斯本条约》对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法律机制产生了重要影响,它赋予欧盟国际法律人格,将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并入欧盟对外政策中。但其并没有为欧盟一体化画上圆满的句号,反而是一个富于挑战性的新的开始。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政府间"性质仍没有改变,《里斯本条约》的新举措有待于实践中检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拥有核武器。据统计资料,美国拥有21000枚核弹头,前苏联国家(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有27000枚核弹头。美国和俄罗斯是当代世界上两个核大国。据《第二阶段裁减核武器条约》规定,它们将于2003年把核弹头数目减至3000至3500枚。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其他成员拥有核武器数目:法国18枚中程导弹、20故短程导弹、96枚海基导弹;中国60枚中程导弹、8枚短程导弹、若干洲际导弹;英国64枚海基导弹、14枚短程导弹。怀疑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是:以色列约有100件核武器;印度约有60件;巴基斯坦约有6至1…  相似文献   

20.
2021年5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通过视频连线,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开工仪式.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此次活动也是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年内首次双边线上交往,对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保持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