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的报告中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在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我们来剖析这个精髓——实事求是所走过的曲折历程,对于我们更好地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确实大有裨益。 一、实事求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五十年 马克思说:“一切发展,不管其内容如何,都可以看做一系列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以一个否定另一个的方式彼此联系着——任何领域的发展不可能不否定自己从前的存在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69页)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它是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身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实现“自己运动”,自我发展。 新中国的成立,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胜利,是实事求是的胜利。这是事物的肯定阶段。对一事物的肯定,也就是对与之对立的其他事物的否定。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肯定,就是对国民党统治的旧中国的否定,也是对与实事求是相对立的党内“左”“右”倾思想路线的否定。这个胜利的取得是近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中国社会内部矛盾和帝国主义侵略交互作用的产物,也是以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  相似文献   

2.
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规律之一的否定之否定规律,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曾作过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是毛泽东否定之否定思想的理论渊源。当然,毛泽东否定之否定思想也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在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毛泽东否定之否定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马克思首先发现和论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恩格斯和列宁把它概括发展为螺旋式上升运动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李凯林  李超 《新视野》2012,(4):12-15
在事物的辩证发展中,否定之否定应是比否定地位更高的逻辑环节,它代表着一个发展周期的相对完成,承担着对先前否定环节价值实现的落实和检验。以此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对传统体系的批判不仅是否定,更重要的是在否定之否定意义上的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是这方面努力的力作。以此看科学历史的发展,看人类文明形态的进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探索,都昭示我们要在否定之余,着力于建设。  相似文献   

4.
一种意见认为,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理由是:(1)它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普遍地存在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中。一切事物对立  相似文献   

5.
有的同志认为,不少哲学著作和教科书,把否定之否定归结为是一个通过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由低级向高级螺旋式前进的发展规律是不对的。理由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只是旧事物在自  相似文献   

6.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的展开和深化,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7.
关于法人的本质问题,主要有三种学说,即拟制说、否定说和实在说。法人否定说已被大多学者所否定,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人否定说并非一无是处。文章通过对法人的意思表示能力、法人行为的目的以及法人权利义务的承担等问题的分析,探讨新经济条件下,法人否定说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范畴就是关于变化的学说,它从事物质的稳定状态(肯定)出发,构成发展学说中(否定之否定)的重要环节。事物的现实否定不能仅仅归为,“辩证的”和“形而上学的”否定概念:抽象地去推论“肯定是否定,否定是肯定”,对于说明二者的内在关联也是没有真实的意义的。在我们看来,否定同样是一个有其内在根据和多层次的运动过程,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范畴必须依次揭示否定的每一个现实规定性,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辩证法否定范畴。  相似文献   

9.
彭灿 《世纪桥》2008,(1):137-138
每种语言的否定都有各自的特点。在翻译中我们不能忽略英汉否定的差别,否则会引起错误。含蓄否定是英语否定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含义。  相似文献   

10.
《前线》1995,(4)
不应否定国家在国家所有制中的产权主体地位吴幼喜在《江淮论坛》1995年第3期上发表文章指出,目前在改革中出现一种否定国家在国家所有制中的产权主体地位的观点,对此,他认为:第一,产权主体是谁的问题是所有制性质的集中反映,如果否定国家的产权地位,国家所有...  相似文献   

11.
王庆 《世纪桥》2010,(19):119-120
肯定句表示否定语义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在某种程度上,肯定句表达否定语义的语气胜过否定句,否定的语气更显坚决。肯定句表达的暗含否定是无否定之形却含否定之意,它要靠隐性手段含蓄、间接地表达出来。本文通过大量的例句,对俄语中暗含否定的一般表达手段和词汇结构手段进行分析并对表达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类。  相似文献   

12.
否定之否定: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德信 《理论学刊》2006,(8):112-114
将中国文学理论放在历史的坐标上加以观察,纵轴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横轴则是同时期不同质的文学理论的相互影响。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一个不断吸收传统文化与异质文化营养的过程。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否定之否定”理论 ,其本身即为一种超越了以往哲学固有思维模式的理论 ,而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 ,根据中国国情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伟大理论。  相似文献   

14.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作为领导干部,对待下属出现的错误,要及时予以否定。但否定一定要讲究方法,不仅要让下属知道错了,而且还要让下属从否定中受到启示和鼓励,从而及时纠正错误,积极完成本职工作。一是开脱式否定。“在这项工作中,你出现了一些错误,但这也不能全怪你。  相似文献   

15.
一种意见认为否定是事物中新质的因素,事物被否定、转化为他事物,就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倒退这种现象,是原来肯定的东西的重复,在社会生活中往往表现为复辟,它是旧东西暂时压倒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在我国也出现了一股否定马克思  相似文献   

17.
民主社会主义否定列宁主义的基本论点是:列宁主义的道路是"暴力社会主义"道路,列宁主义的"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胜利"理论,等等。民主社会主义否定列宁主义的实质是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偶像化,变为对资产阶级来说的"无害的神像"的必然表现。警惕当前国内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否定列宁主义,彻底肃清民主社会主义在我国的思想影响,在当前具有特别迫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种意见认为,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表明事物发展方向和道路的。螺旋形上升或波浪式。前进这些形象的说法,无非是说明事物的运动不是单纯的循环,而是前进上升;不是直线进行,而是曲折发展。事物发展总的越势、方向是前进的;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  相似文献   

19.
王晶辉 《世纪桥》2006,(5):102-103
表达否定意义时,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大相同,应注意区分。  相似文献   

20.
《前线》2000年6月刊登黄楠森的《不能笼统地肯定或否定“以人为本”思想》。文章认为,不能一般地肯定或否定以人为本的思想,要看一看是在哪一个领域内讲以人为本,或对什么讲以人为本。作为世界观和宇宙观,以人为本思想是不对的。唯物主义宇宙观是唯一正确的宇宙观。作为历史观或一般社会学,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是不对的,因为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