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刘疆 《中国公证》2007,(9):14-14
今天在人民大会堂参加纪念《公证法》颁布两周年座谈会,感到很荣幸。刚才,又看到有如此多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今天的座谈会。我很激动.切身感受到司法部党组对公证工作的重视,切身感受到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对公证事业的关心。我在公证行业已经工作二十多年了,在这二十多年的工作中.一直盼望《公证法》颁布,其中还数次参加过《公证法》的立法研讨和征求意见,现在《公证法》终于颁布实施了,实现了公证员二十多年的心愿。作为一名在基层第一线工作的公证员,对于《公证法》的颁布和实施,感触非常多,其中感触最深的有两点:  相似文献   

2.
关于公证立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公证法》的立法工作正在紧张进行,进展比较顺利。《公证法》是我国第一部公证法典,它将确立中国特色公证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中国公证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这对于公证事业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也是一件大事。《公证法》立法工作启动以来,社会各方面都很关注,在公证立法过程中,也伴随着对一些问题的讨论和争议,这些问题对于公证立法的成功来说十分重要。对这些问题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思考。第一,关于公证法的基本目标。制定一部法律非常复杂,《公证法》尤其如此。近些年,司法行政工作进行了几个方面的改革,最难的…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公证制度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为进一步探究、领悟《公证法》的立法要义和法律精神。北京市公证协会拟  相似文献   

4.
快步走向法制化的中国司法行政□法制司一党的十四大以来,与司法行政工作有关的立法受到立法机关的高度重视,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将司法行政工作方面的《监狱法》、《律师法》和《公证法》都列入其中。司法行政部门围绕国家的立法部署,...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虽然没有专门的证据法,但现行的《民法通则》和三部诉讼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中.各自所设的证据专章已经确立了我国民事、刑事、行政诉讼证据规则。通过立法形式确立的我国民事证据规则,在《公证法》和《公证程序规则》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我们应当从哪个视角去充分认识我国民事证据规则在《公证法》和《公证程序规则》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范国祥 《中国公证》2011,(11):22-27
一、台湾公证制度观察(一)台湾地区公证立法情况概述1944年,我国台湾地区在《公证暂行条例》的基础上,制订实施了现行的《台湾公证法》,并在1999年进行了重大修改,自2001年修正施行。新修订的《台湾公证法》共有八章152个条文,从总则、公证人、公证、认证、公证费用、公会、罚则、附则八章较为详尽规定了台湾公证的机构设置、协会组织、公证与认证事项及收费、惩戒等方面。同时其又通过“司法院”规定了“公证法实施细则”。而我国大陆地区《公证法》仅七章47条,  相似文献   

7.
正2006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以下简称"《公证法》")是调整公证法律关系的基本法律,公证当事人、公证机构和公证员开展公证行为,应当遵守《公证法》的规定。关于违反法律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问题,《公证法》用一个章节四个条文规定了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公证当事人以及利害关系人的法律责任。其中,《公证法》第44条专门就公证当事人以及利害关系人扰乱公证秩序应当承担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做出了规定,从立法的角度予以了明确的规范。然而,从法律实践的角度上看,该  相似文献   

8.
记:今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以下简称《公证法》已正式施行。《公证法》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我国公证工作实现法制化的重要标志。请您谈谈我国公证工作在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的使命。吴:《公证法》的颁布实施,是推动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证是一项重要的国家司法制度,加强公证立法,是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措施,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公证等手段推动经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公证法》是推进公证事业发展的基本法律,是规范公…  相似文献   

9.
李全一 《中国公证》2009,(10):34-38
《公证法》第11条第2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公证的事项.有关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此即法定公证的规定。法律规定法定公证事项,在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立法中是一种常态。但在我国,由于理论上倾向于对私法领域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放任,以及《公证法》出台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10.
王丽端 《法制与社会》2011,(28):26+30-26,30
《公证法》的出台,改写了传统公证的历史,使得公证原本应有的“公”含义似乎弱化了,因此,有必要重新透视和分析公证之“公”内涵。  相似文献   

11.
200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正式施行。《公证法》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公证工作的法律。认真贯彻实施《公证法》,依法推进公证事业的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是司法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2.
图片报道     
王洋  雪松  洛莎 《中国公证》2005,(11):F0003-F0003
2005年10月24日至26日,司法部律公司、中国公证员协会在北京共同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公证法》培训班。此次培训是司法行政系统学习、贯彻和落实《公证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是帮助广大公证管理干部和公证人员深入学习、全面领会、准确掌握、熟练运用《公证法》,并指导各地的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公证》2009,(3):59-59
《公证法》实施三周年之际,重庆市公证协会按照重庆市司法局的部署和要求,于2009年3月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公证法》宣传活动,从围绕服务建设“平安重庆”、服务统筹城乡改革等方面入手,深入贯彻落实《公证法》,进一步扩大公证的社会影响力,树立公证的良好形象,提高公证的法律服务能力,从而使广大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公证,支持公证。  相似文献   

14.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是《公证法》两岁的生日。记得两年前,司法部几位部长、有关司局的领导与学者一起研讨《公证法》草案,当时的情景包括热烈讨论和争论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庆祝《公证法》颁布两周年,很有意义。借此机会,我谈一些个人的感想.  相似文献   

15.
《公证法》第40条规定:“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书的内容有争议的,可以就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于《公证法》的规定比较原则,在当事人依据《公证法》对公证书内容有争议而提起的民事诉讼中,公证机构的诉讼地位如何确定,司法实务中分歧较大。  相似文献   

16.
赵海鸥 《中国司法》2005,(10):30-31
2005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以下简称《公证法》);并将于2006年3月1日正式实施。《公证法》的颁布实施,为全国广大公证人员依法从事公证执业活动,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各公证员协会依法履行管理职责,提供了有利的法律支持和法律保障。《公证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证制度的基本框架,标志着我国公证制度逐步走向成熟。正确理解《公证法》,做好《公证法》的学习、贯彻工作,是当前司法行政工作的一件大事。近日,本刊就《公证法》有关问题采访了司法部副部长段正坤。记:与…  相似文献   

17.
业界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终于在2005年8月28日经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将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纵观法律全文,《公证法》对公证事项必须具备真实性、合法性有明确规定。承继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但经过对法律条文的对比、研究,并总结多年来我国公证的理论与实践后,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作为理论上普遍认为的公证基本原则之一的“公证必须坚持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原则”与立法上要求的“公证的事项必须真实、合法”所涉及的范围不同,前者是针对公证活动这个过程。要求这个过程必须真实、合法,至于这个过程中所公证的具体事项是否必须同时具备真实、合法性。以及具备何种程度的真实性,具备何种合法性,则要具体事项区别对待;后者是针对具体的每个公证事项。要求其必须真实、合法。只有深刻理解《公证法》的规定。准确把握立法精髓,使理论与法律相结合指导实践,让“真实性和合法性”的要求在实践中得以切实抽行。才能有利于公证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95年,司法部出台了《提存公证规则》,以规范提存公证的办证要件与办证程序。《提存公证规则》以完整的框架、详尽的条款.体现了高超的立法水平.为公证机构办理提存公证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担保法、物权法、合同法、公证法等重要法律的相继出台,《提存公证规则》也开始存在一些与立法相冲突的地方和条款不当之处.需要加以适时修改.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证员考核任职工作.充分发挥公证员考核任职制度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以下简称《公证法》)、《公证员执业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司法》2005,(7):58-60
前言2004年,公证工作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促进对外开放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国年办证已连续6年超过1000万件。我国公证事业的各个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公证立法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草案)》已由国务院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公证法》配套规章、规范性文件起草工作正式启动;公证改革稳步推进,改革思路进一步理清,要素式公证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