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来,台湾岛内就马英九当局有条件开放含瘦肉精的美国牛肉进口问题引起很大争议,甚至演变为政治风暴。许多人不解,美国为何非要台湾"吞下美国牛肉"?马当局为何敢冒政治风险做出"有条件开放的政治决定"?为何中国大陆、香港没有开放美国牛肉进口,而台湾非要开放?其实,问题并不复杂,这是国际关系大框架与台美特殊关系决定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是谁想把台湾推向战争台湾问题长期未能解决并且变得越来越复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国的介入和干涉造成的。5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在台湾直接驻军,并提供了35亿美元的军援,还提出“划峡而治”、“一中一台”、“台湾地位未定”等谬论,妄图分裂中国。1979年,美国又通过臭名昭著的《与台湾关系法》,在这个所谓“法”的支持下,近20年来,美国向台湾军售达44宗,至1999年,台湾武器进口总值已高达133.11亿美元。台海局势的紧张,美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贯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3.
熊俊莉 《两岸关系》2009,(11):17-18
不久前,台湾当局宣布,放宽进口美国牛肉,尤其是开放最易导致疯牛病的危险部位,立即在岛内引进轩然大波。这着“美牛棋”不仅没有使台湾当局达成预期的“去边缘化”和“国际化”双重效应,反而使其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为“亲美”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4.
6月11日,抗议进口美国牛肉的示威主办方宣布,如果政府至本月20日为止不全面取消与美国的牛肉协议或重启牛肉谈判,他们将全面发动倒李运动,要求李明博下台。4月开始的韩国公众对美国进口牛肉可能引发疯牛病的担心,至今已有发展成对新政府全面反对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美国总统克林顿今年8月9日下令财政部,自当月19日起,禁止台湾制野生动物产品的进口,作为对台湾未能有效查禁野生动物及其肢体等非法交易的一项贸易报复. 这是美国1987年完成渔民保护法“培利修正案”立法以来,首次援引此一修正案对贸易伙伴施以贸易报复,台湾当然也就成了第一个被报复对象.美国贸易报复,台湾各界受到强烈震撼,但又普遍认为,这是“怨不得人”的.台湾《联合报》指出:“政府确实对野生动物保护没有给予应有甚至起码的重视,受到制裁,并不意外.”从台湾媒体报道看,台湾保护野生动物工作确有问题.  相似文献   

6.
黑泰 《两岸关系》2001,(2):11-12
一场台湾经济何去从的争论高潮近来又在台湾掀起。这场争论的焦点仍是台湾经济与祖国大陆经济的关系。一位民进党“立法委员”这样提出问题:“是要继续维持过去50年来冷战体制下所形成的日本进口、美国出口、台湾制造的依赖分工关系,还是选择向新兴的两岸三地华人经济圈移动?”,“为台湾寻得一个新世纪的发展形态”。  相似文献   

7.
美国《与台湾关系法》企图通过长期维持“两岸分离现状”保护美国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范围的霸权利益,反映了美国强权政权竭力延缓中国统一进程的实质。《与台湾关系法》深层次伤害中国人民心理,影响了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给台海地区带来不安定因素;美国流行的同《与台湾关系法》相关的“维持两岸军力平衡论”、“售台防御性武器是台湾防卫之必需论”、“优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论”等违背政治现实,损害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8.
美国一项为期10年的随访显示,大量食用牛肉、羊肉等“红肉”及热狗肠、培根等经过加工的肉类会增加老年人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透视美国对台军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严峻 《台声》2001,(8):12-14
经过多年“密切合作”,美台间军售运作已经制度化,从计划、申请、立案、评估、修订、采购、运输到交货有了一整套严密的程序。目前美国是台湾最大的武器进口来源地,而台湾也成为美国最主要的武器出口市场之一。 美国对台军售的特点 现在美国对台军售已经基本上形成如下特点: 第一,美国卖给台湾的武器数量大、质量精,且海陆空齐全。美国官方有关机构公布的资料显示:1994年到2000年,台湾当局进口了总值高达150多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占世界军火销售总额的11%,居全球首位,而这笔钱大多流进美国人的腰包。据统计,目前台湾当局采购的武…  相似文献   

10.
西方国家在发动“没有硝烟的战争”洪叶近来、外国报刊和台湾《海峡评论》针对美国公然欢迎台湾“总统”李登辉访美和处处干涉中国内政,对中国的发展不断设置障碍,要“遏制中国”等情况,指出美国正在发动一场对中国的“新的冷战”。美国《纽约时报》1995年8月15...  相似文献   

11.
海峡两岸相继加入WTO,将大大促进两岸经济的发展,进而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推进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台湾加入WTO不过半月,其“行政院”就通过了一个所谓的“大陆货品特殊防卫机制”,并已于2月15日公告实施。依此,大陆货品进口后若对台湾产业造成“市场扰乱”或有“扰乱之虞”者,可以对大陆货品采取提高关税、禁止进口或限制进口等特别防卫措施。台湾“经济部”解释说,该机制“只锁定大陆产品”。  相似文献   

12.
美国长期以来对台湾形成了“朋友·伙伴”的固有意象。在美国和台湾针对“入联公投”的博弈中,美国不断强渊“入联公投”不影响美台“朋友”与“伙伴”关系的性质,也没有对陈水扁当局采取有实质意义的惩罚措施,使美国的政策有不少保留的空间。美国对“朋友·伙伴”意象的盲目认知和坚持,无法阻止台湾某些政治人物和“台独”势力的挑衅行为,无法取信于中国政府和两岸人民,也不利于美国政府的决策者加深对台湾问题重要性和敏感性的认知,不利于台海地区长期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袁成亮 《长白学刊》2010,(6):115-118
从1956年中共八大到2007年中共十七大,中共对于解决台湾问题提法经历了从“台湾回归祖国”到“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转变。事实上,台湾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就已经回归祖国。十三大以前,中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的不当提法与朝鲜战争后美国对台湾的武装侵略与干涉是密切相关的。随着1978年美国对台湾“断交、废约、撤兵”以及中关建交的实现,中共也逐渐注意到“台湾回归祖国”提法不仅不符合台湾的历史与现状,在客观上也不利于反对外国势力分离台湾的阴谋。中共十七大报告特别指出“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这是中共依据台湾的历史和现实,对台湾问题作出的精准表述。  相似文献   

14.
刘隽 《统一论坛》2023,(2):56-57
<正>日前,美国总统拜登“毁灭台湾计划”论震惊岛内,让台湾民众忧心忡忡,怀疑美国的图谋,担心台海变成战场。面对美国的“毁灭台湾计划”,民进党当局不是公开要求美国政府作出解释,而是第一时间帮美国“澄清”,好像是自己做错事,甘当“背书”的小学生,充当美国的“打手”。民进党在为美国“背书”的同时,还积极配合美国,推动修订“全民防卫动员准备法”,更名为“全民防卫动员法”,其中“教育动员准备方案”将16岁以上学生不分男女登记造册,参与动员,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美国方面陆续传来各种“毁台论”,如美国安全事务专家克里斯多福·布斯在美国海军研究所出版的杂志发文主张,如果解放军“攻占”台湾,美军必须协助摧毁台湾基础建设尤其是网络设施,阻挠解放军“监控”台湾,台湾军队可以在废墟里跟解放军打“游击战”。美国陆军战争学院发表的论文主张,美国和台湾地区应制订有针对性的“焦土”计划,最有效的办法是威胁摧毁台积电的设施。美国媒体人曾披露,拜登表示在乌克兰危机之后已经准备好了“摧毁台湾的计划”。前白宫国安顾问奥布莱恩在美国智库“苏凡中心”全球安全论坛上宣称,  相似文献   

16.
肖敏 《台声》2001,(6):1-1
4月 25日美国政府宣布,要卖给台湾先进武器装备,其中有 4艘“基德”级驱逐舰、 8艘柴油动力潜艇和 12架 P- 3C“猎户座”反潜巡逻机,价值约 60亿美元。   美国卖武器给台湾,越卖越多,越来越高级。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对于不同的人,结论是不同的。   美国政府明明白白地说,他们是为了“加强美国的国家安全”。美国更进一步加强对台湾人员的各种培训,包括协同性训练,力图增强台湾军队与美军的协同作战能力。美国人名曰“促进台海和平”,实则为了“美国国家安全”。无怪乎有台湾人提问说:“是我拥有武器,还是被当成了武…  相似文献   

17.
6月3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与上海市民座谈会上,就台湾问题公开重申美国政府的“三不支持”政策,即: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对此,台湾有关各方深感震惊,反应强烈。台湾当局在克林顿方华已经备感来自中美关系改善的强大压力,一直如坐针毡、焦虑不安,并且或明或暗地频频活动,加紧对美游说,要求美国不损害台湾的利益,特别要求美国不能与中国政府签署涉及台湾问题的“第四个公报”和联合声明,不改变对台军售政策,不以任何形式重申“三不支持”政…  相似文献   

18.
台湾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历程陈珏新国民党当局退踞台湾之后的40多年时间里,抓住当时有利的国际条件,推行“进口──加工──出口”的基本运作模式,从而使对外贸易在台湾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迅速上升,直至成为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火车头”。1992年,台湾进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19.
王莹  邹德浩 《台声》2004,(9):22-23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的选战日益白热化,美国选民对此见惯不怪,而远在西太平洋的台湾,却对此异常关注。最近一段时间,台湾媒体对美国大选的报道,可用“铺天盖地”来形容。《中国时报》、《联合报》等岛内媒体,均以较大篇幅跟踪美国大选的进程,有的甚至开设专栏,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07,(1):67-68
鼓吹“宪改”的台湾当局近来显得急迫狂妄.就在吕秀莲通过视频会议公然向美方喊话“台湾有能力制造核武”风波未平之际.1月18日陈水扁幕僚长、现任“总统府秘书长”的陈唐山在台南市举行的一场“宪政”座谈中又口出狂言,宣称为了“宪改”.台湾要不惜与美国翻脸.要准备跟美国“冲突一次”。“台湾不只是好孩子,也要让美国知道.有时候也是麻烦制造者”。陈唐山这番言论着实让岛内外引起强烈震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