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拼才会赢     
祁永胜,农四师七十二团的一名下岗工人,下岗后从摆地摊卖小百货起家,历经拼搏,现在拥有一个商店,一间澡堂,一辆桑塔纳小轿车,480只生产母羊,总资产达到40余万元,被评为农四师再就业“十佳”创业明星。他的人生历程,见证了创业的艰辛,见证了敢拼才会赢的真谛,更见证了他坚强的个性和闪光的品质。 1989年,七十二团水泥厂倒闭后,祁永胜被分配到团链条厂工作,由于该厂经济不景气,没多久他就接到了下岗通知书。失落与迷茫、压力与困难  相似文献   

2.
再就业广场     
只不过是 从头再来 罗雪莲 罗雪梅 当他时值年富力强、正准备大显身手之际,因企业改制,他下岗了。但3年后,他却成了肖尔布拉克远近闻名的再就业明星,他就是农四师七十二团原俏星乳品厂副厂长张新意。 下岗后,他怎么也想不通,也曾一度消沉、彷徨过。有好心人劝他去团里找找看,但他放弃了。他想:自己就是不当领导了,也还是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难道自己只有坐等组织上安排,就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吗?  相似文献   

3.
<正>许柳英是农四师七十二团目前唯一的女连长。12年前农四师组织部去湖南湘潭农业专科学校招聘人才,她和现在成为他丈夫的严瑞喜双双来到了七十二团。1997年10月,严瑞喜、许柳英深深地被"兵团屯垦戍边将士们一锄一犁开垦出的万顷良田,建立起的林立高楼……"打动了,大学毕业后他们和班里22位同学一起西行来到农四师。当时,严瑞喜分配在七十二团一连任技术员;许柳英分在七0团种子站工作。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加上通讯设备落后,大部分同学打起退堂鼓陆续回去  相似文献   

4.
<正>1986年,在天山脚下农四师七十二团以西20公里处,这个叫肖尔布拉克沟的地方,张金益和罗强及200余名年轻的工友们满怀憧憬和希望来到新建的水泥厂创业。为了方便本厂的牧民,张金益  相似文献   

5.
农四师七十二团为提高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引导职工种植高产值作物,今年在每个连队设立了农事宣传栏。七十二团十一连今年种植了2000亩制种  相似文献   

6.
<正>36岁的维吾尔族青年艾克然木.吾斯曼,是农四师六十四团十二连一名普通职工。他1989年开始在连队承包土地,从1992年开始就在霍尔果斯口岸进行进出口贸易,目前已拥有资产800余万元;累计上缴关税商税等300余万元;13年来扶贫人数达500余人(次),扶贫金额30万余元;为社会公益活动捐款10余万元。2007年艾克然木.吾斯曼被农四师授予"农四师劳模"荣誉称号。情撒田野痴心不渝  相似文献   

7.
倪建新1978年在农四师七十二团参加工作,1995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从事建筑行业的他,从一名普通职工逐渐成长为技术工、施工员、项目经理,直至副总经理、总经理。  相似文献   

8.
<正>在农四师六十四团七连,提起农机大户王仕信,人人都说他能吃苦,头脑灵活会经营,自1993年从事农机作业以来,他不断学习操作技术,更新农机设备,目前已拥有固定资产30余万元,年收入均在8万元以上,连续多年被评为该团自营经济致富能手。  相似文献   

9.
正你很难想象,一个媳妇如何十年如一日精心照顾年迈生病的婆婆,你也无法体味到她们婆媳之间的苦与乐。这个感人的故事在农四师七十二团已传为佳话。农四师七十二团七连职工周新梅,性格泼辣、干净利索。她的丈夫蒋晓林,为人朴实厚道,是水利灌溉科的一名配水  相似文献   

10.
3年前,农四师七十二团371名工交建商系统的下岗职工走进了团再就业服务中心。3年后,他们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商则商,走出了一条自立自强之路。全团下岗再就业率达到100%,走在了全师再就业工作的前列。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一部分职工告别了工作岗位,成为下岗工人。该团党委从讲政治的大局出发,把下  相似文献   

11.
<正>"曹师傅,往地里运的啥?这两年夺高产的秘诀是不是在这呢?"农四师七十二团十三连职工朱爱民追问着同连职工曹水平。别看曹水平只有45岁,可在十三连职工的心中,他已经成了种田的师傅了。七十二团科技致富带头人、十三连职工顾银川,9月份在团有线  相似文献   

12.
农四师七十二团五连职工曹建平、冯玉兰夫妇20年如一日地照顾着毫无血缘关系的王家荣老人,使老人衣食无忧地安度晚年,在当地广为传颂。王家荣老人是七十二团五连的退休职工,今年已经97岁高龄。他和老伴一生没有生育过孩子,抱养了一儿一女,儿女们由于工作的需要都不在老人身边。王家荣与冯玉兰的养父  相似文献   

13.
哈卡勒笑了     
8月23日,坐在"阳光伴我行"捐赠活动为他捐赠的轮椅上,农四师七十二团三连残疾人哈卡勒显得特别的兴奋。  相似文献   

14.
他是不幸的却也是有幸的,不幸的是36年前一场意外的车祸,瞬间夺去了他的健康;有幸的是尽管屡遭病痛的折磨,他依然凭借坚韧的意志打造了农四师七十二团自行车王国的辉煌。他便是现年  相似文献   

15.
如今,农四师七十二团职工腰包“呼呼鼓”、生活“洗唰唰”、心里乐哈哈。缘何?3月9日,在如期召开的七十二团第七次五届职工  相似文献   

16.
农四师七十二团十二连职工洪泽生,1960年2月山东部队转业来疆,1984年前挂帐千余元,1984年承包连队12头牛,1985年畜牧产值8400余元,1988年达16000余元,1995年高达67000余元,1996年初羊数已高达403只。 看到洪师傅时,他刚从玉米饲料地回来。一双破旧的、张着嘴的布鞋和一双透着精明的眼睛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谈到他的致富经时,老洪有些激动地说:“一是靠党的  相似文献   

17.
马季才做梦也没有想到,调入农四师七十二团九连短短5年间,仅土地收入一项就累计获利8万余元,去年在44亩制种玉米地里更是刨出了“金娃娃”,平均单产创447公斤的好成绩,名列全团制种玉米平均单产榜首,兑现金额2.4万元。 早在1981年,川籍的马季才就带领妻子和一双儿女,千里迢迢投奔在新疆的亲戚,小打小闹折腾了十几年,也没挣下什么家业。1997年7月,他申请调入七十二团九连成为一名承包职工。马季才信奉“庄稼活讲科学,勤干巧干有收获”。这些年,他先后种过甜菜、冬小麦、大豆、制种玉米,无论种什么,他都力争做到三个到位:即精耕细作到位,科学  相似文献   

18.
<正>2009年11月11日,在农四师七十二团举办的"生态养猪法"经验交流会上,有一位女士,外表朴素,说话流利。她的演讲朴实、真诚,博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她就是七十二团生态养猪致富女能手马莉君。  相似文献   

19.
今年,农四师七十二团为加快四连少数民族职工脱贫步伐,专设的科技服务信息栏已成为哈萨克族职工生产上的指南针,这是该团为激活和帮扶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实施的又一项新举措。  相似文献   

20.
<正>她,矮矮的个子,黑红黑红的脸庞,全然是农家女的打扮。可熟悉她的人却称她为"馒头西施"。因为她的美不在外表,而在心里。她就是农四师七十二团加工厂的下岗女工叶多玉。2003年,叶多玉和丈夫所在的单位实行租赁承包,夫妻双双下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