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寰宇掠影     
《春秋》1999,(4)
太阳系外的“太阳系”天文学家说,他们已经发现在我们所处的太阳系之外的第一个太阳系,该太阳系中有3颗巨大的行星围绕一颗类似太  相似文献   

2.
一、外星人:除地球外,别的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 ? 二、黑洞天体: 1984年初,美国与加拿大的科学家确证银河系的大麦哲伦星系中有一个“黑洞”,质量为太阳的 8— 12倍,但还需找出直接证据。   三、引力辐射探测: 1916年爱因斯坦从理论证明,引力是一种波动过程,称为引力波。但直接检测出引力波仍是实验物理留下的一个课题。   四、太阳系是否存在第 10颗行星: 1977年,帕诺玛天文台的考瓦耳宣称发现了一颗低速移动的新天体,但是否是第 10颗行星,还需继续观察。   五、新元素发现的极限:德国用人工方法制成 107和 109号元素…  相似文献   

3.
《春秋》2000,(5)
仙女星座的尤波西龙(γ)是位于距地球44光年之遥的一颗恒星,也是天文学家们为寻找类地行星而选定的上百颗恒星中的一颗。最近,天文学家在它附近发现了若干颗行星。美国天文学家吉·马尔西和普·巴特列尔在对尤波西龙星的光谱的周期性变化进行观察研究后推断出,环绕尤波西龙星的是旋转的行星,至少有3  相似文献   

4.
《春秋》1995,(6)
寻找新地球的工作正在进行之中。科学家们首次发现了一个类似于我们所在的太阳系的星系,其中可能存在外星生命或者有一颗可供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个星系围绕着一颗从地球上可以用肉眼看见的恒星运转。科学家们说,该星系似乎非常接近于我们的太阳系刚诞生时的状态。该星系位于飞马星座,其恒星飞马51距离地球四十光年(二百四十万亿英里),这个距离按天文镦的标准来衡量是很  相似文献   

5.
《创造》2012,(10):66
科学家们已经在夜空中发现了一颗真正像钻石一样闪烁的星球,它的表面上遍布宝石。这颗星球被称作巨蟹55,它的半径是地球的两倍,重量超过地球的八倍。一项最新的研究估计这颗星球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质量可能是钻石,等同于三颗地球的重量。这是天文学家第一次在一个类似太阳的恒星周围鉴定出  相似文献   

6.
在宇宙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作为太阳系中八大(原以为是九大)行星之,受太阳引力的吸引,有规律地围绕太阳旋转,形成地球上一年四季有规律地变化,同时地球自身又有规律的自转,形成地球一日昼夜有规律的转换,使得地球上的居民看到朝阳和落日。但是,数干年前的欧洲人,应该说是人类最有智慧的一群人,凭着眼见为实的常识,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下落,第二天,又周而复始。  相似文献   

7.
彗木相撞奇观1994年7月17日凌晨4时11分至22日下午16时06分(北京时间),苏梅克──利维9号管星的22颗管核排成一串,以每秒60.5公里的宇宙速度与木星碰撞爆炸。释放的总能量相当于40万亿吨TNT炸药,估计为20亿颗广岛原子弹的能量,爆炸后的抛射物高达近万公里。彗星和木星是什么?木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它的质量为太阳系其余八大行星质量总和的两倍半,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在木星的表面上,覆盖着1400公里厚的木星大气,由明暗交替、色彩变幻的亮带和暗带纹组成,更有大红斑和较小的白色卵形斑点缀其间。苏一利9号管星是绕太阳…  相似文献   

8.
《春秋》1997,(6)
科学家说,人们发现了围绕天王星运行的两颗新卫星,这使天王星卫星总数增加到17颗。最新发现的这两颗命名为 U1和 U2的卫星相当小,直径分别为80公里和160公里,并且部以不规则的倾斜轨道围绕天王星旋转。在通常情况下,卫星都是以环绕行星赤道的轨道运行的。发现这两颗卫星的天文学家之一、康奈尔大学的约瑟夫·伯恩斯说,其中一颗卫星颜色鲜红,表明这颗卫星的表面覆盖着受到来自太空的高能粒子轰击的碳氢化合物。科学家在进一步观测之前,尚不知道第二颗卫星的颜色。伯恩斯在一次谈话中把这两颗卫星描述为“巨大的不规则黑冰和脏东西块”。它们在被天王星捕获之前,环绕太阳轨  相似文献   

9.
太阳活动与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清 《中国减灾》1997,7(2):62-65
由于有了太阳才有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太阳给人类以生存的条件,塑造了自然界,同时它的活动也经常给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最早研究开始于1801年,那时只是研究地球上旱涝灾害与太阳黑子多少的关系。著名天文学家Herschel1801年发现太阳上黑子少时地球上雨量少,地面干旱。50年后,不少人效仿他的研究,气象要素与太阳黑子11年周期的关系成了那时的研究主流。当时的研究除了气象灾害和农业收成与太阳黑子11年周期有明显关系外,还发现地磁要素的变化与太阳黑子11年周期变化同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通讯手…  相似文献   

10.
<正> 在美国“勇气”号登临火星之时,记者专门采访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航天飞行器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肖业伦——在火星探测方面,美国具有明显的优势火星是地球的近邻,是外行星里离地球最近的一个(以太阳为中心,比地球更靠  相似文献   

11.
《春秋》1997,(5)
太阳系及其以远曾经是少数无畏的探索者——包括人类和自动控制的机械——的领地,在今后几年里,那里的探索活动将会多起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在制定21世纪初太空探索的新路线,包括在我们的太阳系内寻找生命迹象以及在太阳系外寻找类似地球的行星。  相似文献   

12.
张驰 《中州统战》2002,(7):26-29
5月20日,开封市空分设备厂工人张大庆接到国际天文学会小行星、彗星中心颁发的证书:他和日本业余天文学家池谷薰共同发现的一颗新彗星被命名为“池谷——张”彗星。  相似文献   

13.
追求真理需要冲破各种权力的束缚。当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的时候,他就否定了天主教会所维护的地球中心说,挑战了教会的权威。近代实验科学之父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因为支持日心说而受到教会的制裁。但是,他的“地球仍在运转”变成为当时激动人心的名言。  相似文献   

14.
生命之源发展之本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物和人类的生存之本。从宇宙飞船上俯视地球,在广袤无垠的星际空间,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水的星球。到目前为止,人类探测所知,除了在太阳系的某些行星、卫星和一些彗星,以及在悠远的星际空间的类太阳系星系,发现可能有一些水的迹象外,在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惟有地球是得天独厚地存在大量固、液、气三种状态的水的星球———生命的星球、智慧的星球。人类追寻地球外的生命与文明,首先是探索水的蛛丝马迹,首先寻找可能存在水的星球。从原始人类追逐水草、依水而居,到古代人的修堤筑坝、疏浚河渠、…  相似文献   

15.
人类会步恐龙后尘吗?从去年7月17日开始,慧星和木星发生一系列碰撞,并能量相当于3万亿吨TNT炸药的爆炸能力。长期以来,人们担心有朝一日,地球会被星际来客撞个粉碎,这不能说是“杞人忧天”,因为外天撞击地球的现象是可能存在的。专家认为,6500万年前称霸地球的恐龙之所以突然灭绝,就是由一颗直径大于10公里的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其爆炸能量高达1百万亿吨的TNT量级,这使当时一半左右的动物和植物物种随同恐龙灭绝了。1908年6月30日凌晨,一颗比太阳更耀眼的大火球在俄国西伯利亚通古斯上空8公里处爆炸,其爆炸能量相当于60…  相似文献   

16.
中子星中子星是恒星世界众多种类中的一种奇特的星球,于1967年由英国天文学家安东尼·休伊什和他的学生乔斯林·贝尔首次发现。估计银河系里中子星的总数至少有十万颗。中子星是由中子组成的,因此而得名。我们知道,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约为10~(-8)厘米,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的半径只有原  相似文献   

17.
《当代广西》2008,(10):60-60
众所周知,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有71%的表面积被水覆盖,水的总量约有13.6亿平方公里,因此地球有“水的行星”之称。但是,地质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并非在地球形成之初就有这么多的水存在,地球上的水是逐渐增加的。近两万年来,世界海洋的水位就增加了大约100米。那么,地球表面上不断增加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相似文献   

18.
寰宇掠影     
《春秋》1999,(5)
天文学家说,他们发现了两种新型黑洞:一种是寂静的特大黑洞;另一种是所占空间约有月球那么大的中等体积黑洞。尽管迄今尚无任何人看见过黑洞,但是天文学家们早就根据宇宙活动提出理论认为:黑洞是存在的。迄今为止,科学家们认为黑洞的体积有两种:一种是由像太阳一样的恒星坍缩以后的残余物形成的所谓恒星黑洞;另一种是在宇宙诞生初期形成的特大黑洞。  相似文献   

19.
新知     
《小康》2009,(10):12-12
新发现最冷最干最安静 一支美国和澳大利亚的联合研究小组发现了地球上温度最低,同时最为干旱和安静的地区,命名Ridge A。据悉,人类尚未在这一地区留下足迹。这一区域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南极大陆高原地区,海拔高度为13297英尺。研究显示,Ridge A冬季平均气温为零下70摄氏度,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极低。  相似文献   

20.
《春秋》2000,(5)
宇宙航行是当今人类最远大、最美好的理想。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宇宙航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航天,即冲出地球大气层,在太阳系的广阔空间内活动;第二阶段为宇航,即冲出太阳系,到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活动。人类的航天时代,如果以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算起,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人类挣脱了地球的引力,飞出了地球村,登上了月球。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