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学艺,1933年8月出生,江苏无锡人.1965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哲学所并留所工作.1978年以后,长期从事三农问题和社会学理论研究.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87年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1988-1998年任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8-200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2006年当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1990年当选为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1996年、2000年当选为中国社会学会会长.1993年、1998年先后当选为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2000年起兼任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已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就是要协调各阶层、各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形成各社会阶层之间良性的、公正合理的互动结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十分关注和重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关系,强调要“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科学地认识、分析和处理当前我国的阶级阶层关系,促进我国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和谐,对于构建有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阶层结构形态,进一步保持和促进我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新的、重大的变化,与之相应,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但由于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利益关系的多样化,各阶层间的矛盾也日渐显现.为、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正确处理、协调好各阶层间的矛盾和利益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构建各阶层融洽相处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正面临利益格局重新调整、各类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协调利益关系,尤其需要协调阶级阶层利益关系、城乡利益关系、区域利益关系、劳资利益关系、干群利益关系、行业利益关系等。协调利益关系的基本前提是建立和健全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根本保证是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重要途径是优化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构建中知识分子阶层的舆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协调的政治结构、高度的精神文明和合理的社会结构。当前,从总体上讲,知识分子阶层的舆情主流是健康稳定和积极向上的。但辩证地看,也存在功利主义至上,理想信念淡漠,政治态度消极,对改革开放持怀疑态度等不良舆情,需要我们全面认识和正确应对。对此,要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知识分子对深化改革的认同,在认清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中把握自己的价值和责任。  相似文献   

6.
记者:在我国,虽然农业产值在 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但农村问题仍然是涉及 9亿多人的大问题,不解决农民普遍致富的问题,中国的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农村问题现在变得越来越突出了。陆先生,您是研究农村问题的专家,对于目前的农村状况您怎么看呢 ?  陆学艺 :我国 80年代初,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制,农业连年丰收,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自 80年代中期以后,一部分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农民收入继续提高,但大部分仍以农业生产为主,特别是以粮棉生产为主的地区,农民收入增长减缓、停滞。 1979— 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提高 15.1%…  相似文献   

7.
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治国理想、方略变成治国的机制和结果,需要持之以恒地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需要与时俱进地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与行政能力。从当前工作的重点或抓手来看,需要依托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用更大的力量和更多的精力来协调经济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讲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强调指出:要“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胡锦涛同志所强调的几个利益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的社会阶层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主要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0.
肖飞 《山西政报》2009,(18):39-39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统筹兼顾社会各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新的社会阶层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主要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六个群体。而新的社会阶层按照从业人员的工作性质又可以划分到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之中。  相似文献   

12.
创新构建和谐社会阶级阶层问题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学凡 《前进》2006,(9):48-50
阶级阶层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必须加以分析的重要问题。因为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艰巨而宏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在革命时期明确革命的对象、动力,而且要在建设和改革时期确立伟大事业所依靠的主次力量和所要化解的消极势力,便于充分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取得宏伟目标的尽快实现。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阶级阶层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一、我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的新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原来的“两个阶级”(工人阶级和农…  相似文献   

13.
于新昌 《前沿》2005,1(9):73-75
把握当前人民内部利益关系的新特点,做到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提高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和谐阶层关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阶层从多方面共同努力.本文从构建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出发,深入探讨“阶层关系和谐”的政策建树和实践成效,认为收入分配制度深刻变革、户籍制度改革稳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对于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逐步形成以中等收入者阶层为主的“橄榄型”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战略任务。社会新阶层知识分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依靠力量。结合这个阶层的政治思想特点,发挥我们党的统一战线的政治优势,加强对他们的政治教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阶层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应有之义。促进阶层关系和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团结和睦;是规避社会风险、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的思路和对策是:努力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在发挥执政党和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发挥非政府组织、职业共同体等在协调社会阶层关系中的作用;完善社会阶层关系运行规则和协调机制;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阶层间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7.
在"和谐发展"的时代主题下,面对社会阶级、阶层分化的实际状况,构建新时期统一战线和谐阶级、阶层关系,首先要转变观念,发挥统一战线组织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优势,扩大和加强统战联盟的社会基础;其次要树立正确矛盾观,构建多元包容型阶级阶层合作机制,实现不同阶级阶层间多元利益整合;再次要正视阶级、阶层间的文化观念冲突,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多元文化整合。  相似文献   

18.
利益协调: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与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铁中 《求索》2007,(6):64-65
社会转型期由于利益分化所导致的利益冲突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如何协调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利益引导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促进阶层关系和谐,必须统筹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出发,可以深入挖掘促进阶层关系和谐思想的丰富内涵,把它概括为政治诉求表达和谐、利益协调机制和谐、思想道德基础和谐、动力平衡机制和谐、管理体制创新和谐、生态文明基础和谐。  相似文献   

20.
龙香玖  周剑 《新东方》2006,(10):34-3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改革发展关键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积极统筹协调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关系。一、利益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利益是人们进行社会生产和交往的内在动因和重要目的。社会是由许许多多单个的人所组成的,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就是一个利益主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每一个社会个体都在为追求和实现一定的利益而存在着。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出,历史“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