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自振 《政协天地》2008,(11):53-53
戏称自己为"红学界第一票友"的高级工程师杜春耕先生,业余时间倾尽全力搜集有关《红楼梦》的版本和资料,研究《红楼梦》,现"供职"于北京农工党《红楼梦》研究小组。去年六七月间,作为"有心人"的杜君,竟然于坊间意外购得清末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林则徐题写的扇面,上面题写的12首诗全部是咏《红楼梦》的。杜君复印此扇面广赠红学文友。笔者经反复把玩,仔细辨认,  相似文献   

2.
<正>小学五年级时我第一次阅读《红楼梦》,书的版本是立排的字,读起来很费劲。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呢?现在回想起来,就是坚决站在宝黛一边,无来由地喜欢林妹妹,晴雯,尤三姐……记住的是一些人物和一些故事。说来也怪,正是这些儿时不经意的记忆,却成了我脑海里永不消失的电波。第二次阅读红楼是文革后期,已经是工人阶级的我,自己去买了一套《红楼梦》。这套书是1974年重新出版印刷的四大名著系列之一,加了李希凡的题为《围绕着"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两条路线的斗争》前言,这篇文章有53页,其目的就是要把《红楼梦》架上阶级斗争的轨道。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和俞平伯的《红楼梦辨》,把这本书定位为"自传",基本观念是"色"、"空",把《红楼梦》的内容当成了"事实考据"的对象,李希凡的批评是领了尚方宝剑的挞伐。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是植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的,特别是植根在佛道文化的基础上的。《红楼梦》中的许多重要人物与事物在对立统一中都具有象征意义与隐喻意义,这些象征与隐喻也都在佛道这个大框架内。在创作上,《红楼梦》深受六朝志怪与唐人传奇的影响,它实际上就是写的一块石头的传奇,而就全书来说,《红楼梦》也没有跳出某些传奇小说宣扬虚无主义与“万境皆空”的宗教说教。  相似文献   

4.
<正>7月3日,省政协举行第24期"名人名家讲座",省政协主席张连珍主持讲座。讲座中,当代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王蒙,以"旧中国的挽歌——《红楼梦》"为题,对《红楼梦》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评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对话中表达者的"误称"与接受者接受心理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红楼梦》对话中的"误称"可以分为自指型"误称"、近指型"误称"和远指型"误称"三类。特定语境下的"误称"别具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化     
《台声》2016,(12)
正6月8日,以"红楼梦"为主题,把两岸艺术家、台湾多个不同类型音乐团体,以及大提琴协奏曲和京剧、昆曲聚集到了同一个舞台上的《红楼梦》音乐会在台北登场。此次《红楼梦》音乐会由民乐家阎惠昌担任指挥,以大提琴协奏曲和京昆戏曲版两种方式重新演绎《红楼梦》中的爱恨交织与千古遗憾。6月4日到5日,"第二届芒果要的就是你"台湾传播科系大学生暑期赴湖南广播电视台实习活动在台北进行第二阶段遴选,胜出的50名台生将于7月10日至8月7日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7,(18)
正两岸三地的文学写作盛名,几十年的教读经验,白先勇出手,自然让人期望甚高,不过,他的观点,并不合我意,恰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部《红楼梦》。每过一段时间,总有一个版本的评说红楼梦会引起热议,这一次是白先勇。白先勇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教了29年的《红楼梦》导读课;2014年,他又在台湾大学开了《红楼梦》精读课。他说",《红楼梦》是我的文学圣经,也是我的文化百科全书。"两岸三地的文学写作盛  相似文献   

8.
要说近期文化界的热点,著名作家刘心武应该算一个。自从他在央视的《百家讲坛》揭秘红楼梦以来,争议之声四起。10月出版的《艺术评论》为此用了很大篇幅发表了主流红学家的批评意见。一场关于谁有资格研究红楼、讲红楼的争论开始升温。"在几个月前,笔者偶尔看了刘心武的央视开讲,然而引起如此轩然大波,却是许多人始料未及的。"秦可卿是谁?读过《红楼梦》的人,对于她在《红楼梦》里的位置是有认识的。从秦可卿入手,这仅仅是刘心武个人研究《红楼梦》的一个角度。笔者认为,谁有资格研究红楼、讲红楼,倒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学术是自由的,作为一…  相似文献   

9.
我第一次看新版《红楼梦》(电视连续剧)就被深深吸引,看了三四十集仍然十分欣赏。我喜欢小说《红楼梦》,老版的连续剧《红楼梦》也很投入地看过,但我觉得,新版《红楼梦》才最接近《红楼梦》原著,它对普及这一名著做出了重要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0.
华芳 《今日上海》2008,(2):56-57
上海梅陇文化馆有位收藏界的名人——张道华。这个着迷于收藏几十年,醉心于“红楼”十年的老人,不仅曾于2003年9月成功地在梅陇文化馆举办了个人《红楼梦》艺术收藏展,更是在自己家里开设了一个《红楼梦》艺术家庭收藏馆。而这个小小的民间藏馆,以其目前逾千个品种,万余件立体与平面藏品的规模吸引了各地收藏家、“红楼”爱好者、社区居民,以及沪上各大媒体前去参观,台湾东森电视台更是慕名而来拍摄《红楼梦》收藏专题片。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20,(12)
正孩子到底应当看什么样的书?《红楼梦》虽然距离我们遥远,但仍然给了我们一些正反两方面的参考答案。家长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口味来为孩子"指点"读书方向。那么,孩子到底应当看什么样的书?《红楼梦》虽然距离我们遥远,但仍然给了我们一些参考答案。  相似文献   

12.
刺猬的秘密     
江岸 《小康》2012,(7):109
刺猬型人格的敏感和尖锐自负背后,其实是一种自卑和自我保护。就像《红楼梦》中的妙玉,在卑微和骄傲之间,极力想摆脱卑微处境,处处以打击别人来证明自己的不同寻常作家林语堂最讨厌的《红楼梦》人物是妙玉《红楼梦》里大善人一样的李纨也毫不掩饰她对妙玉的厌恶,直接就说"可厌妙玉为人"。读者对于妙玉的态度却是各执两端:爱之者认为她美丽、卓尔不群,活得洁净自我。厌之者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近百年来《红楼梦》研究的归纳,回顾了《红楼梦》研究中几个重要的基本问题。特别是从版本特点、续书之争、文本优劣,提出了在新时代如何从索隐、考证研究进一步向《红楼梦》文学地位研究转变的学术趋势。  相似文献   

14.
我想先说说《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关于书中的大观园的原型究竟指哪里,虽然从我个人角色看来无关紧要,但还是要提一提.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对于书中描绘的大观园究竟以哪里为原型,注家蜂起.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6,(5)
正今天的中国人可能只在除夕过的是《红楼梦》的日子,我们在364天里互相疏远的感情,都想在这一天尽量保温,尽量融合在一起,那一天晚上很"红楼梦"中国人现在的日子,可能只有一天过的是《红楼梦》的日子,就是除夕。这是著名编剧、策划人史航说的话。活在当下的中国人永远被裹挟着向前冲,各种信息扑面而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曹雪芹(曹霑)和书中男主角贾宝玉一样,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生长在"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的贵公子,少时锦衣玉食,后来却一落千丈,境况凄凉。这种巨大落差让曹雪芹饱尝人间冷暖,看透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红楼梦》书稿初成后,又经"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完成了这部皇皇巨著。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农工研究小组”是前任农工党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卢嘉锡题词定名的,成员有农工党员中的中国《红楼梦》学会的副会长、常务事理等。十年中召开过好几次较大型的《红楼梦》研讨会,海内外著名红学家数十人参加。致力于收集和出版珍贵的《红楼梦》版本和文物,发现了民族英雄林则徐手书的咏《红楼梦》诗24首,引起学界注意。发现的12张最早的《红楼梦》册页,经中国书店出版社印出,今年被作为中法文化年中送给法国的重要礼品之一。为纪念曹雪芹诞辰240年和该小组成立十年,特影印出版了《郑振铎藏石头记残抄本》,中国红学…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06年8月21日“红楼梦中人”全球大型选秀活动正式启动,历时8个月、沸沸扬扬传了3年的电视剧《红楼梦》重拍终于不再只是传闻。截至10月27日,已有11.8万人报名参加“红楼选秀”,60%以上是大学生。选秀也带热了一系列与《红楼梦》相关的产品。北京大观园的游客仅在活动宣布后10天就比原来多了4成左右,各种类型的红学讲座遍地开花,听者众多。和以往不同的是,人群中更多的是年轻人的身影。“红楼海选”总负责人张强说,北京电视台前段时间重播86版电视剧《红楼梦》,“海选”之前的收视率是2%,宣布重拍后收视率一下飙升到7%。据主办方透露,…  相似文献   

19.
李璐 《今日浙江》2014,(22):58-59
正《红楼梦》里,黛玉偶听"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戏文,不禁"心痛神痴,眼中落泪"。曹雪芹当年写至此处,耳边也一定回转着清柔婉折又充满叛逆之情的曲子。《红楼梦》成书的乾隆年间,正是昆曲鼎盛时期,黛玉听的这段正是昆曲。一说及昆曲,仿佛便有一线袅娜  相似文献   

20.
十八世纪中叶,中国伟大的作家曹雪芹(?——一七六三年)创作的《红楼梦》,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都很高的杰出文学作品.这部小说自问世以来,得到中外广大读者和研究者的高度评价.特种邮票《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画面人物均选自《红楼梦》一书.全套邮票共十二枚,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发行第一、三、五、七、九、十一图及小型张,其余各枚于一九八二年四月发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