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行政处罚法》第十一条对地方性法规的行政处罚的立法权限作出了规定,准确理解这一规定是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权的关键。《行政处罚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该款是对自主地方性法规行政处罚设定权限的规定,对该款有三种理解:第一、限制人身自由和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的设定权是国家的专属立法权,自主地方性立法,不但不能设定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也不能对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  相似文献   

2.
朱征夫 《同舟共进》2014,(12):36-37
在2014年的全国"两会"上,笔者提出提案,要求废除收容教育制度,理由是:第一,收容教育制度违反宪法。《立法法》第八条第(五)款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制定法律。《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于1993年由国务院颁布,按2000年生效的《立法法》的规定,国务院无权制定法律,只能制定行政法规,因此,该《办法》对卖淫嫖娼人员限制人身自由的规定超越了《立法法》对国务院的立法授权。  相似文献   

3.
法博士信箱     
我的理解正确吗法博士: 《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管理规定》第十四、十六条均规定了行政拘留的处罚种类。而行政处罚法第九条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第十条又规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二者是否矛盾? 江西 林登山  相似文献   

4.
行政处罚法颁布实施后地方立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地方性法规不得设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法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第9条),"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第11条)。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中的"行政拘留"应是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现在,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昊夫 《人大建设》2005,(4):17-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条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由法律规定。现行的行政强制措施劳动教养可以剥夺公民人身自由长达3年之久,且劳教决定不经复议不能起诉至法院。河南省漯河市小学教师陈全发的遭遇,揭示了劳教制度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问:制定《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办法》,对食品卫生法中没有规定的违法行为和行政处罚,可否作出补充规定?《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是否可以设定行政处罚?(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室1996年4月11日)答:行政处罚法第十一条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第一,国家已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我国政府已经于1998年10月5日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该公约明确规定:作为基本人权,公民的人身自由是首先应当得到尊重的。我国宪法第三十七条第三款也明确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因此,公民的人身自由必须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尊重和保护,并且应当成为一切法律、法规和政府行为保障的重点。除了依据法律规定的情形可以由专门的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在一定范围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和权利。这里提醒我们的保安员,在任何工作岗位执勤,都要依照这个大的原则,按…  相似文献   

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32条规定"对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如果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应当经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目前,上海警方遵循该条规定向福建省周宁县人大常委会发函,提请批准对该县人大代表张裕明涉嫌醉驾肇  相似文献   

9.
应将收容遣送站更名为自由流动人口救助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国务院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在收容遣送对象、部门分工、流出地政府职责以及管理办法等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形势下开展工作的需要。 2000年7月1日开始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已经签署了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对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而当前收容遣送工作所依据的上级文件、各地自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以及在收容遣送工作实践中限制人身自由的做法,现在看来都已明显地缺乏国家法律的依据。无论“收容”或者“遣送”,就其概念本身,都有对其现行收容遣送对象的…  相似文献   

10.
刑事拘留是司法机关为查明案情对犯罪嫌疑人采用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而在侦查案件时,常有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的规定使用该强制措施,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我们称之为错误拘留。《国家赔偿法》规定司法机关应对此承担国家赔偿责任。但是,国家法律中对错误拘留的规定并不详细,与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侦查机关的先行拘留权不易区分,所以在执行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有效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打击犯罪。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错误拘留的概念和内涵   《人民警察法》第 12条规定:“为侦查犯罪活动的…  相似文献   

11.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是任何公民都依法享有的最起码、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权利。因此,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原则。但是,公民的人身自由也不是无条件的绝对自由,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公安机关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采取以下人身处罚和强制措施限制或剥夺公民的人身自由:(1)行政拘留;(2)刑事拘留;(3)劳动教养;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刑法     
刑法是国家为了维护统治秩序,规定什么样行为是犯罪和如何惩罚犯罪的法律。刑法与民法等其他法律相比较,它的特点是处罚的手段十分严厉,强制程度高,不仅能限制人身自由,还可以剥夺人的生命。国家就是运用这种强大的威慑力量,向各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作斗争。我国在总结各个时期同犯罪作斗争经验的基础上,于1979年7月制定和颁布了《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给予人大代表人身自由权利的特别保护,是经过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许可"实现的。其内容的表述是: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接受拘留、逮捕、刑事审判及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然而,毋庸讳言,无论是公安、司法机关对这些规定的执行,还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这一权力的行使,都不能令人十分满意。(一)对于人大代表的人身自由权利的特别保护,无疑是相对于我国宪法和法律给予普通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的"一般"保护而言的。在我国,人大代表是选民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从他们之中选举产生,以代替自己行使国家权力的代表人。这也就是说,我国的各级人大代表首先作为普通公民,其人身自由权利已经受到  相似文献   

14.
杨燕 《两岸关系》2005,(3):27-28
很多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时为了规避大陆法律对股东人数、股东资格的种种限制,或者是因为不愿公开自身的经济状况,而采取借名入股的方式设立公司。这种行为形式上看符合《公司法》以及三资企业法的规定,但实质上是规避法律的违法行为。由于大陆现行法律未对借名入股的行为进行规范,因此一些台商就冒险借用甚至冒用他人的名义进行投资。而当纠纷产生时,台商们由于对大陆法律认识模糊,对借名入股的法律后果无法清晰预见,实践中,台商们因此而遭受的损失是惨重的,教训也是惨痛的。可是,在目前的台商投资企业中,这种现象仍屡见不鲜。本文试图借助真实的案例,对借名入股的法律后果进行剖析,希望能对台商投资大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曹文莉 《台声》2000,(5):45-46
1999年12月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细则》 (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由国务院公布施行了。许多台商都想了解《实施细则》中关于台湾同胞投资项目的具体规定 ,以及大陆今年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台湾同胞投资的有关政策和措施。本文介绍的内容将有助于台商了解祖国大陆相关投资政策和法律 ,便于台商更方便、直接地选择具体投资项目。一、指导性文件———《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实施细则》第6条明确规定 ,“台湾同胞投资 ,应当与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适应 ,…  相似文献   

16.
陈今 《人民政坛》2006,(12):35-35
《人民政坛》编辑部: 最近,媒体报道了几条人大代表被罢免的消息,其中大多数都是因触犯国家刑律所致。每每看到这样的消息,我的心里总不是滋味。这些被罢免的人大代表中,有的是在当代表之前就有违法犯罪行为,有的是在当上代表之后违法犯罪的。我知道,执行机关要对县级以上人大代表进行限制人身自由的法律强制措施,必须经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大常委会许可。极少数代表违法犯罪,是否与此规定有关?作为人大代表,应当如何正确认识运用人大代表依法享有的人身自由保障权?  相似文献   

17.
读罢《人大建设》今年第9期《黄泉下的期待》一文,令人扼腕长叹,愤恨不已。《代表法》规定人大代表如果被逮捕,受刑事审判、或者被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执行机关应当立即向人大常委会或主席团报告。这一规定是对肩负特殊使命、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大代表的权利免受非法侵害而制定的特别法律保护。然而代表法已经颁布实施五年有余,郑州市竟还发生此类非法拘禁人大代表的事件,真令人感到难以理解。尤其令人震惊的是,在这起事件中,当靳怀乾亮明镇人大代表身份,并指出抓  相似文献   

18.
闻学 《人大研究》2004,(2):9-11
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 ,非经本级人大主席团或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也不得对其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天津台商黄先生问:最近,大陆颁布的《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了台办在台商投诉受理和纠纷解决方面的职能.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答:《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第二十七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事机构应当做好台湾同胞投资的法律宣传与  相似文献   

20.
1988年4月,修改后的《宪法》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同年12月,又修改了《土地管理法》。1990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是目前台商到祖国大陆投资,取得土地使用权依据的最基本的法律。其中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是两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