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一论坛》2000,(3):1-1
今天,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发表讲话,其中宣布了对两岸关系的有关政策。这篇讲话提到了不会宣布“台独”,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统独公投”,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但在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关键问题上采取了回避、模糊的态度。显然,他的“善意和解”是缺乏诚意的。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陈斌华 《台声》2000,(7):16-17
5月20日 ,台湾新领导人己经正式就任。从台湾新领导人上台后发表的讲话 ,及其近一段时间内的若干言行看 ,台湾当局在处理“后李登辉时代”的两岸关系上 ,仍将延续“李登辉路线” ,一方面继续回避甚至否定一个中国原则 ,拖延与大陆对话谈判 ,抗拒统一 ;另一方面 ,打着“四不”、“民主”、“人权”的幌子 ,以隐蔽的手段搞实质“台独”。因此 ,在一段时期内 ,两岸关系将是曲折、复杂、多变和相对脆弱的。台湾当局将“以拖待变 ,抗统渐独”台湾新领导人在讲话中 ,一方面声称在任期内不会宣布“台独”、不变更“国号”、不举行“统独公投”、…  相似文献   

3.
岩沧 《台声》2000,(6):1-1
台湾新领导人在5月20日的讲话中闪烁其词 ,刻意回避一个中国原则 ,将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律基础的一个中国原则 ,说成是“未来的”、不确定的“问题” ,这就使原已低迷跌宕的两岸关系又平添诸多变数。祖国大陆当天就发表声明 ,严正指出台湾新领导人的讲话虽然表示不会宣布“台独” ,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 ,不会进行“统独公投” ,没有废除“国统纲领”和“国统会”的问题等等 ,但同时又附加了条件 ,在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 ,采取了回避和模糊的态度 ,这表明其一再宣称的“善意和解 ,维护两岸永久和平”是缺乏诚意的。台…  相似文献   

4.
台湾当局新领导人5月20日的讲话,显示了他对接受一个中国原则缺乏诚意。他想用回避的态度、模糊的言辞,对待这样一个涉及到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大是大非问题,是行不通的。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5月20日受权声明已经指出:“是否接受一个中国原则,是检验台湾当局领导人是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还是继续顽固推行‘台独’分裂政策的试金石。”台湾当局新领导人一天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他就得一天面对这块试金石,这是回避不了的。 两岸对话与谈判,历来是两岸关系状况的指标。中台办、国台办5月20日受权声明指出:“当前,只要台湾当局明确承诺不搞‘两国论’,明确承诺海协与台湾海基会1992年达成的  相似文献   

5.
台湾新领导人5月20日发表的讲话 ,引人注目 ,因为台湾新领导人的动向 ,事关祖国和平统一之路能不能走下去 ,事关两岸关系能不能在一个中国原则下顺利发展。这篇讲话提到“不会宣布独立”等“四不”、“二没有” ,使一些人松了一口气 ,认为没有明明白白宣称“台独” ,就可以避免武力。有报刊说 ,“两岸战云暂消”、“至少明天打不起来”。还有一些人认为 ,讲了几个“不” ,就是表现“善意” ,是“善意诚话” ,“不再是过去硬碰硬喊台独”的形象 ,不当“麻烦的制造者” ,而要当“善意的制造者”。然而 ,台湾一些有识之士指出 ,台湾新领导人…  相似文献   

6.
毕松 《台声》2002,(2):1-1
台湾当局领导人在上台之初曾经口口声声要让台湾百姓“放心”,并作出了“不会宣布台独”等承诺。这说明,台湾当局领导人心里明白,广大台湾民众希望安定、希望和平,反对“台独”,担心推行“台独”分裂路线会挑起两岸关系紧张甚至冲突。然而,一年多来,台湾当局领导人是怎样遵守当初的“承诺”的?又是如何让台湾百姓“放心”的呢?最近,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在海外“台独”组织“台湾人公共事务委员会”(FAPA)的大会上公开宣布,他已批准在台湾居民的护照上加注英文“台湾”字样,并且声称这是给FAPA“最好的礼物”。此言一出,舆论…  相似文献   

7.
《人大研究》2000,(8):36-38
国内要闻中台办国台办受权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发表声明  5月 2 0日发表的这份声明指出 ,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在 2 0日的讲话中宣布了对两岸关系的有关政策 ,在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关键问题上采取了回避、模糊的态度 ,其“善意和解”是缺乏诚意的。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基础 ,我们有坚决阻止“台独”及一切分裂活动的坚定决心和必要准备。赵朴初在京逝世  5月 2 1日著名社会活动家、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北京因病逝世 ,享年 93岁。3件圆明园文物回到北京  5月 2 5日牛首、虎首、猴首 3件圆明园文…  相似文献   

8.
台湾选举结束后,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新的不确定因素。最近,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发表了一些愿意改善两岸关系的言论,但却不愿就—个中国原则这一改善两岸关系的前提作出正面回应。继李登辉“两国论”强烈冲击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础后,台湾当局新领导人意欲将两岸关系带向何方?引起两岸同胞的强烈关切。 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也是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前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不是国共两党的历史旧帐,而是关系到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否不被分割的问题,台湾当局的更迭,并不能改变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地位。十年来,李登辉挑战一个中国原则,  相似文献   

9.
杨国庆 《台声》2000,(6):5-5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一再严正指出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及其结果 ,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都分的事实。和平统一是以一个中国原则为前提的。任何形式的‘台独’ ,都是绝对不允许的。”这是祖国大陆在两岸关系上的底线 ,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如果台湾新的执政当局要想真的缓和两岸关系 ,发展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并逐步走向中国的完全统一 ,就必须明确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否认这个原则 ,就必然把两岸关系引向灾难。我们注意到 ,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在选举前后作了很多表态 ,承诺…  相似文献   

10.
5月20日,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发表所谓“就职”讲话,正式宣布其内外政策。这个长达4500余字讲话的出笼经过精心策划,其突出特点是语气和缓,“外柔内刚”,刻意回避一个中国原则,以大量含混的言词为其“台独”立场作了进一步包装,为台湾问题的久拖不决留下伏笔。这个讲话反映了深刻复杂的政治背景。  相似文献   

11.
曾文 《台声》2000,(7):7-7
5月20日 ,台湾新领导人发表讲话。在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两岸关系方面 ,台湾新领导人只提出了“五不”(“只要中共无意对台动武 ,本人保证在任期之内 ,不会宣布独立 ,不会更改国号 ,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 ,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 ,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 ,对广大台湾同胞深切希望的接受一个中国原则 ,采取回避态度 ,并且把一个中国说成是“未来的问题” ,因而引起岛内各界强烈不满。国民党称这是抄袭国民党的大陆政策 ,而且是变样的、打折扣的国民党“陆工会”主任张荣恭称 ,他对台湾新领导人的两岸政策演说感到非常失望 ,…  相似文献   

12.
杨毅周 《台声》2001,(9):1-1
台湾新领导人上台以后,推行了一条“没有李登辉的李登辉路线”:对岛内,以所谓“本土化”为名,大搞“文化台独”,拒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试图制造台湾人的“国家认同”;对外,疯狂购买军火,加强“台独”外交,以强化对抗大陆的实力;在两岸关系上,否认两岸两会的“九二共识”,拒绝一个中国原则,继续推行“戒急用忍”政策,继续拖延、阻挠两岸直接“三通”。事实表明,台湾当局新领导人所走的,实际上继承李登辉的分裂主义路线,其最终目的就是试图把台湾从中国领土分割出去。 一年多来,台湾当局所推行的这条李登辉路线给台湾的老…  相似文献   

13.
台湾选举落幕后,海峡两岸关系何去何从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十字路口,广大台湾同胞反“台独”,求和平、求安定、改善与发展两岸关系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台湾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离不开一个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而海峡两岸只有共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才有稳定的局面与和平的前景可言。毋庸置疑,台湾当局新领导人是否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是否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台湾同胞的切身权益和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4.
5月20日,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发表讲话,在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关键问题上采取了回避、模糊的态度。但是,历史事实是无法回避和模糊的,浙江就有3位著名人士在开发台湾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为平定台独势力“张丙之乱”、维护祖国统一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相似文献   

15.
化青 《台声》2000,(5):4-5
台湾新领导人产生后 ,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 ,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对台湾新领导人将“听其言 ,观其行” ,对其何去何从拭目以待。同时 ,海内外中国人高度关注台湾新领导人的动向 ,纷纷以各种方式敦促台湾的“新人新政”改弦易辙 ,接受一个中国原则 ,首先是拿出实际行动 ,认真、严肃地在一个中国的大框架内改善两岸关系。必须“明白当前形势”香港《联合早报》载文指出 ,岛内选举结果表明 ,60 %多的选民对台湾新领导人的两岸政策和他上台后的两岸关系不放心 ,不支持他的“台独”立场 ,而他的支持者大…  相似文献   

16.
1995年初夏,台湾当局领导访美,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向一个中国原则挑战。为此,祖国大陆政府不得不暂时终止“两会商谈”。虽然此后两岸的民间经贸、文化往来仍在持续发展,但是,两岸的政治关系则陷入僵局状态。两年多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影响着两岸关系。从总的趋势看,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和有利因素在逐渐增加,两岸关系走出僵局、取得突破的可能性在加大。首先是祖国大陆反分裂、反“台独”的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台湾当局领导人访美之后,祖国大陆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分裂、反“台独”…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台湾当局、民进党、岛内外“台独”分子接连做出一系列动作,蓄意制造分裂,有的还甚为嚣张,引起世人关注。提出“统合论”——曲线拒“统”抗“合”新年伊始,台湾当局领导人“元旦讲话”提出所谓处理两岸关系的“统合论”,并排列了一大堆  相似文献   

18.
台湾选举结束后,祖国大陆方面为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恢复两会对话、改善两岸关系做出了不懈努力。5月20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受权发表声明指出,只要台湾当局明确承诺不搞“两国论”、明确承诺坚持海协与海基会1992年达成的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愿意授权海协与台湾授权的团体或人士接触对话,并表示欢迎台湾各党派、各团体和各界人士来访,就共同反对‘台独’、发展两岸关系、推动和平统一进程交换意见。  相似文献   

19.
危险的信号     
陈斌华 《台声》2000,(10):11-11
最近一个时期,台湾新领导人扬言要修改“国统纲领”,在是否出任“国统会主委”一事上出尔反尔,甚而声称“统一不是台湾唯一选项”、“台湾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他的这些言论,实质上就是坚持“台独”的分裂主张,是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危险信号。我们必须明确指出的是,任何挑战一个中国原则,企图改变两岸最终实现统一这一前景的言行,都只能给两岸关系带来危机。   1990年,台湾当局设立了“国家统一委员会”,依据其“设置要点”由当局领导人任“主任委员”; 1991年又制定了“国家统一纲领’,作为其大陆政策的指导原则。“国统纲…  相似文献   

20.
天冉  辽野 《台声》2000,(8):7-8
今年 ,台湾地区产生了新的领导人。由于众所周知的台湾新领导人的政治背景 ,特别是他在一系列讲话中 ,在是否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关键问题上采取了回避、模糊的态度 ,使两岸关系面临新的复杂因素。台湾向何处去 ?海峡两岸能否保持和平与稳定 ,已成为海内外中国人十分关注的问题。2000年6月20日 ,全国台联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来访的台湾政党联谊会访问团举行“反‘台独’ ,促统一座谈会” ,就共同反对“台独” ,发展两岸关系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交换见解 ,增进共识。台湾政党联谊会访问团由岛内部分政党、团体的近30位负责人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