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毅周 《台声》2000,(8):1-1
当前 ,台海局势备受关注。由于台湾新领导人对一个中国原则采取模糊、回避的态度 ,使陷入僵局的两岸关系迟迟难于打开 ,两岸关系潜伏着巨大的危机。所有关心两岸关系的人们无不忧心忡忡 ,期盼着两岸关系在“山穷水复疑无路”之时 ,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迹。6月底 ,台湾高雄市长谢长廷公开表示 ,要到福建省厦门市进行经济文化性质的访问 ,开展高雄与厦门之间的“城市交流”。7月1日 ,谢长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依照台湾的有关法律 ,“高雄与厦门同属于一个国家领土”。他认为 ,高雄与厦门之间近年来互动较为频繁 ,关系密切 ,加强彼此…  相似文献   

2.
关键词     
《台声》2013,(2):14-14
登陆1月20日,继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访问大陆后,民进党又一位大佬,台南市前市长、民意代表许添财展开为期一周的大陆参访。民进党人士以私人行程的名义赴大陆各市参访已非新鲜事。去年,民进党新北市党部主委罗致政、前海基会董事长洪奇昌、“立委”萧美琴以及前“行政院长”谢长廷等人就先后登陆,尤其谢长廷的“开展互信之旅”更在两岸引起轰动。  相似文献   

3.
在2002年底台北、高雄两市市长议员选举中 ,国民党籍马英九和民进党籍谢长廷连任台北市长和高雄市长 ;在议员选举中 ,国民党在台北获胜 ,民进党在高雄获胜。从选举结果看 ,台湾原有的政治格局没有被打破 ,但民意走向却有很大的变动。这种变动影响到各党派对选举结果的评估 ,评估的结果必将影响到各党派的未来各项政策 ,直接关系到2004年的“总统”大选。  相似文献   

4.
李立 《台声》2006,(12):19-21
12月9日,台北、高雄两市选举结果已现。台北:国民党台北市长参选人郝龙斌676818票,民进党台北市长参选人谢长廷514892票。郝龙斌领先谢长廷15万余票,大胜对手。当晚,郝龙斌已经自行宣布当选台北市长。高雄:民进党高雄市长参选人陈菊379417票,国民党高雄市长参选人黄俊英378303票,陈菊险胜黄俊英1114余票。当晚,陈菊已经自行宣布当选高雄市长。选前民调显示,郝龙斌遥遥领先谢长廷,接近30个百分点,几乎没有什么悬念;而黄俊英只领先陈菊10个百分点,民进党又很会选举,什么狠招都能使出,民进党还有操控的空间。事实也是如此,选前一天,民进党又搞…  相似文献   

5.
李立 《黄埔》2013,(2):71-75
2013年1月13日,民进党组织“人民火大”的“呛马”游行,最终以败笔收场;同月20日,民进党大佬许添财继谢长廷之后访问祖国大陆,又一次触动了民进党的敏感神经。  相似文献   

6.
储昭根 《同舟共进》2012,(12):30-32
2012年10月4日至8日,民进党前主席、现任中常委谢长廷以台湾维新基金会董事长身份,率妻子游芳枝、民进党籍“立法委员”李应元等人赴大陆访问。这一为期5天4夜的“开展之旅”,引起岛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2月1日,原高雄市市长谢长廷就任台湾当局“行政院长”一职,就此在台湾政坛揭开了“谢长廷内阁时代”的序幕。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两岸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持续热络,异彩纷呈。民进党人士也在两岸交流方面动作频频。6月底,前民进党主席谢长廷率绿营学者赴香港举办学术研讨会,与大陆学界交流对话。7月初,前民进党主席蔡英文邀请大陆经济学家赴台专题演讲,双方进行沟通、交流。8月中旬,高雄市长陈菊率团访问天津、深圳、厦门、福州4城市。与此同时,民进党举办系列会议,研讨两岸政策问题。现任和前任民进党主席苏贞昌、蔡英文等要角均表态"不排除登陆"。造访大陆似乎成为民进党内的新"共识"。  相似文献   

9.
马英九“特别费”案一审宣判其无罪;谢长廷宣布苏贞昌为其参选下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副手;台湾检调机构侦办谢长廷相关弊案;内格罗蓬特:美国将推动“入联公投”视为台湾迈向宣布“独立”的一步。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1,(1):47-47
据2010年12月28日台湾今日新闻网分析指出,如果现在还停留在要用“退出政坛”的紧箍咒套在谢长廷的阶段,那似乎已经过时了!感受最深的,应该是现在家里“没大人”的“扁连线”,谢长廷似乎正想用“箍桶”战法把扁系子弟兵“箍”过来、自己当代言人,扁办主任陈淞山说,谢长廷提出的新两岸政策是“蔡英文加陈水扁”,的确对被吃豆腐颇有危机感。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2月7日,被称为台湾2004年“总统”大选前哨的我国台湾地区台北、高雄市长及市议员选举揭晓。国民党籍时任台北市长马英九以87.3万张高票连任,民进党籍时任高雄市长谢长廷以38.6万票险胜过关。市议会政党版图部分,国民党仍为台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3,(2):39-39
1月21日,继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访问大陆后,又一位民进党重量级人物、前台南市市长许添财率团访问大陆。民进党重量级人物先后访问大陆,对于民进党进一步了解大陆,无疑会有帮助。过去民进党在“台独”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对大陆采取敌视、对抗、不相往来的态度,导致一些民进党籍人士对大陆的认识不足,也无法在了解大陆的前提下制定出令人满意的两岸政策,民进党确实需要对大陆有更多了解。  相似文献   

13.
台湾岛内北、高两市选举经过激烈的选战落幕,国民党候选人郝龙斌以绝对优势战胜民进党谢长廷出任台北市长,民进党候选人陈菊以1114票险胜国民党黄俊英,稳住了民进党在高雄的基本盘,延续了民进党的香火。选前,岛内民调和舆情一致看好国民党,认为会是双双胜出的局面,为什么会出现高雄变局?笔者认为,主要是民进党重视地方资源,发动地方势力十分奏效。为保住高雄的泛绿局面,几大“天王”倾巢而出,进驻高雄全力拉高陈菊选情,已经退出民进党的前主席林义雄也不甘寂寞站台辅选。恋栈权势、迟迟不肯下台的“台湾之耻”陈水扁,由他亲手策划影响选情的…  相似文献   

14.
谢长廷初选的胜出与"长廷兵法"在民进党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初选期间,谢长廷在初期并非是被看好的人选。论资源,他不如时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苏贞  相似文献   

15.
台中市民意机构考察团访问厦门是两市继党际交流之后。积极拓展两岸交流形式。创新交流内涵的新成果。直接体现了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考察福建会见台商的讲话精神。台中市民意机构与厦门市人大常委会这一交流交往平台的建立。无疑对促进两市乃至海峡两岸经贸、科技、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交往。促进双方的互惠共赢。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泉州,在中世纪曾与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东方古港,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开放热潮中。又以崭新的姿态出现于世人面前。最近,福建省知名学者金泓汛提出建立福建沿海经济开发区的构想,主张选择福清、泉州、石狮、晋江四个沿海城市着力发展,在二十年内力争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万美元,使之成为福建“四小龙”。“四小龙”中后三个都在泉州,可见其经济地位的重要。以福州、厦门两市为龙头,“四小龙”为龙身,福建省将展现出长龙腾飞之势。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3,(6):44-44
近来,民进党天土谢长廷坦苦“民进党过去两岸政策失败”、蔡英文的幕僚姚人多也称“说服大多数人民相信可以独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似乎认为“台独已无市场”。然而,姚嘉文、游锡挚、吕秀莲等甫又成立“反一中顾主权联机”,并指名是针对谢长廷的“宪法各表”,却义显示对某些人而占“台独仍有市场”。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07,(12):30-30
民众当面冲着陈水扁,吕秀莲呛声,最近仿佛成为一种风潮,但被呛的陈水扁与吕秀莲的反应,倒真的令人大开眼界。除了一再回呛他们是“红衫军”,是“被利用”、“被设计”外,陈水扁还说出“太平洋又没加盖,觉得中国好就游过去啊!”这样的话,谢长廷则说“红衫军、深蓝支持者不要再假扮一般民众”,其发言人更是将呛声民众形容成是“矫情、虚伪”。  相似文献   

19.
晓沙 《台声》2007,(6):37-37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5月6日,民进党进行“总统初选”党员投票,结果谢长廷出人意料地以45%得票率压倒性胜出,苏贞昌得票率只有33%,游锡垫为16%,吕秀莲低至6%。谢长廷的主要对手苏贞昌在党员投票部分失利后立即宣布“退选”。民进党的初选党员投票结果跌碎台北所有观察家们的眼镜,台湾媒体原本预估可以在党员投票赢过谢长廷2万票以上的苏贞昌,不料却整整输了15万票之多。  相似文献   

20.
李立 《台声》2007,(7):29-31
端午节,两岸包机往来穿梭.人们在享受着方便、快捷的航运时,不禁要问.直航之路还要等多久?两岸何时才能实现真正的直航?而最近国民党2008年台湾“大选”参选人马英九表示.如果当选“总统”,一年内就会推动两岸直航;民进党2008年“大选”参选人谢长廷也表示赞成两岸直航,似乎两岸直航的曙光已露.直航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