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提到台湾,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美食。在常州,就有这样一位来自台湾的"吃货"。作为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第一批来大陆淘金的台商之一,近30年来他专注于做台湾美食,从蛋糕到奶茶,再到台湾水果,为台湾食品风靡常州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就是常州百福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同时也是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服务于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台商,本社与台湾《工商时报》社合作在台湾《工商时报》上开设“台商信箱”专栏,由《工商时报》搜集并提供台商在大陆经商面临的诸多问题,并由本社约请有关主管部门和专家作出解答。该栏目自1999年6月在该报刊出后,受到欢迎。现择其要者在本刊发表,以供参考。广大台商朋友若有问题,亦可向本刊直接提出,我刊将约请有关部门及专家予以解答。——编者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清流县政协认真贯彻《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努力服务创业园建设。一是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先后赴漳平永福和漳州漳浦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学习考察,并召开政协常委会专题协商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课题,为促进园区建设上新水平建言献策。二是邀请在创业园投资兴业的台商代表参加座谈会和每季度召开一次台商交流会,深受台商...  相似文献   

4.
李立 《两岸关系》2001,(9):46-47
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听说两位台商就两岸问题展开一场争论,其中的一位就是北京台商,北京红太华房地产顾问公司总经理——杨胜雄。一天下午,记者见到了杨胜雄总经理,我们俩清茶一杯,享清凉世界。当记者说,想听听他与那位台商争论的故事时,杨总经理高兴地向记者娓娓道来。“两岸原本是一家”去年,我接待了一位第一次来北京的台湾商人李董事长。李董事长是台湾产业工会的会员,公司主要生产五金和机械设备。原以为我们都是商人,一般避谈  相似文献   

5.
本刊于1994年第11期“读者论坛” 栏目中,刊登了台湾两岸经贸咨询中心总经理王义信先生的文章《大陆三资企业管理中的缺失》.台湾企管专家谈此类问题的文章在本刊发表尚属首次,自然引起广大读者,特别是台商朋友的兴趣.最近,本刊记者阎崑又隔海就相关的问题笔访了王先生,以下即为笔谈实录——  相似文献   

6.
王柏童 《台声》2004,(11):34-35
《台 声》杂志 2004 年 8 月首次曝光的吉 林省长春市“华侨城”台商叶正德投 资失败案,在中央政府的高度关切下,相关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台声》杂志第 8 期用 11 个页码的大量篇幅报道了在吉林省影响广泛的“华侨城”案。 在这组报道中,本刊首先刊出了台商叶正德的投诉:《台商叶正德投资长春华侨城是怎么失败的》。 叶正德在投诉中诉说道:我是台湾彰化籍商人叶 正德,为响应吉林省政府招商引资号召来长春投资, 经吉林省政府副秘书长周化辰介绍,于 2000 年认识 了周化辰的妻弟刘显胜…  相似文献   

7.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2005年初下定决心从台湾来珠三角创业后,宋秋萍夫妇先去为孩子选学校,最后选中了东莞台商子弟学校。“最主要因素在于它是一所与台湾教育接轨的基础教育学校,孩子今后回台湾上大学也好办,或者万一要中途转学回去也有退路。”宋秋萍说。  相似文献   

8.
这一期的“封面故事”,人物主角是两个,说郭先生离不开郭太太,讲郭太太又少不了郭先生,郭氏“护栏家族”在祖国大陆的事业是一对典型的夫妻档。10年来,投资祖国大陆的台商可谓多矣,但投资基础设施的却很少,郭氏夫妇毅然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且颇有建树。一天下午,我来访了这对夫妻。两个多小时的攀谈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下面是经过稍稍整理的郭氏夫妇的谈话录。我尽可能地保持“原汁原味”,以便读者能有自己的评判。郭先生:(郭茂德,南昌金盛护栏有限公司董事长)我是青岛人,去台湾时只有十几岁。从军中退役时,台自立在修高速…  相似文献   

9.
李立 《两岸关系》2001,(3):51-52
早听人说东四南大街有一家台商开的餐馆——鼎泰珍美食世界很有特色,生意异常火爆,台商都喜欢来这里聚会、洽谈生意,尤其是来京台商首站就选在这里。记者突起念头,何不作一次专访,看是不是名副其实。 上午11点,我跟鼎泰珍美食世界总经理汪振凯先生约定在他的饭店见面。汪先生如约而至。年轻、英俊,与其说他是位老板,不如说更象是一位书生,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作为餐饮业的老板,自然,我们的话题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到大陆投资台商人数的增多,投资领域的扩大,台商所面临的这样那样的困扰与疑惑也有所增加。为了更好地为投资大陆的台商服务,本刊从这一期开始,特辟“台商咨询台”专栏,就台商普遍关心关注的一些问题延请海峡两岸有关专家予以解答。这也是部分台商对本刊的期待。本期首先请台湾辅导专家协会常务理事、信泰企管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义信先生分析台商投资大陆连锁经营的策略。这是他本人的研究心得,限于篇幅,分两期刊出。欢迎读者提出新的问题,我们将尽力满足读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北京申奥成功,在京台商与全国人民、全市人民一样,感同身受,欢欣鼓舞。7月 17日,全国台联召集部分在京台商举行迎奥运座谈会,与会台商畅谈了北京申奥成功的喜悦,并对如何开好2008年奥运会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金光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金天瑞说:那天,我就像中了体育彩票一样,兴奋得马上打电话回台湾,家里人说,这里已经都知道了。我又和朋友到了天安门,直到凌晨4点才回家。我感到了身为中国人的骄傲,我直想喊“我的名字叫中国!”这一天将成为我永不褪色的记忆。 北京山圣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复圣说:13日…  相似文献   

12.
在19世纪初的美国淘金热中,曾有一位名叫亚默尔的商人另辟蹊径,靠卖水获得了成功。在20世纪末,在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热潮中,台商胡蔡安也成为一位成功的“卖水人”。慧眼识得新商机早在1989年,毕业于台湾淡江大学会计系,时任台湾YTM集团公  相似文献   

13.
去年,我赴台湾考察,在与台湾工商界人士的接触中,我感到台湾民众绝大多数希望两岸关系稳定发展,他们十分关心大陆经济和改革开放形势,愿意与大陆进行经贸交流,有些台商甚至半夜找到考察团,商谈到大陆投资事项,其急切之情可见一斑。可见,两岸发展经贸关系具有广阔前景,应该扩大两岸交流,增进理解和互信,同时,两岸经贸关系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本刊关注到在辽宁省沈阳市、营口市的国有企业改造中出现了台商的身影。最近,台湾华城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并购国有企业武汉长江变压器厂形成的台商独资企业,成为武汉市利用台湾资金、技术、管理,参与国企改革及传统制造业改造的首个成功范例,也再度使台商参与国有企业改造凸显为一个趋势性问题。同时,大陆对于促进吸收境外资金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相继出台了一些法规、政策,对该类投资行为给予了法律上的确认和保障。为了促进台商更为理性地认识和参与这种投资的新趋势,本刊邀请了两岸有关专家就此问题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15.
4月6日傍晚,台湾知名人士、中国台商发展促进协会理事长蒋孝严先生携夫人蒋黄美伦抵达港城宁波。7日上午,蒋孝严夫妇前往奉化溪口镇祭祖访亲。这是2000年8月以来,蒋孝严第四次到宁波(第三次回溪口),但却是他由章姓改为蒋姓后第一次正式以蒋姓后人身份回来祭祖扫墓。数日前,他曾到桂林祭扫母亲章亚若的墓地,带着从父姓的身份证告慰亡母在天之灵。  相似文献   

16.
2001年台湾媒体披露,台湾当局有关部门在一个内部报告中认为“两岸经济正处于彼长我消之中,大陆对台湾具有磁吸作用。”他们担心,祖国大陆经济发展对台湾的影响力不断增长,台湾经济优势将不断消失。实践证明,这个观点不无道理。近年来台商掀起的一波接一波  相似文献   

17.
沈正一 《台声》2000,(11):15-15
前些日子,台湾有关方面提出要对赴大陆投资的台商课征“国家安全税”,立即遭到广大台商的强烈反对,认为这种做法不但抹杀了台商的贡献,也侮辱了台商的尊严。台湾各界人士都纷纷提出质疑和强烈抗议。这个风波刚刚过去,最近台湾“经建会”和“经济部”又宣布将采取“总量管制”来规范大陆投资,规定台商赴大陆投资不能超过岛内生产毛额(即 GDP) 2%;还规定台商赴大陆投资应是其全球布局的一部分,如果台商仅是“外移大陆”,并非进行全球化布局,“政府”就不准其赴大陆投资。这是继李登辉 1996年 8月提出“戒急用忍”之后,又一次…  相似文献   

18.
上海台商林先生问:本人是台湾建筑开发商,在大陆开发一大厦。大厦竣工后,某咨询公司与我公司签订合同购买了600平方米的写字楼。合同规定:买方分三次付清购楼款,前两次各为35%,最后一次为30%;在最后一次购楼款支付之后,才正式办理该写字楼产权转让手续;在合同签订并支付首期购楼款后,买方即可入住。买方在支付首期购楼款入  相似文献   

19.
8月21日,第六届"辽宁台湾周"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锦州隆重开幕。自2002年以来,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辽宁台湾周"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赢得了广大台商的信赖和参与,成为辽台两地经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辽宁台湾周"活动吸引了近300位台商和知名人士,成为"辽宁台湾周"史上的又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20.
在台湾的开发史上,福建漳泉移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移民开发台湾的过程,对作为漳泉乡土保护神的保生大帝的信仰,也在台湾兴盛起来。从同安白礁、海澄青礁慈济宫祖庙分祀台湾各垦区的保生大帝庙,相继兴建,为漳泉移民开发台湾的历程留下了光辉的印迹。究竟漳泉移民在台湾建立的保生大帝庙有多少呢?1956年出版的《台湾省通志稿》卷二宗教篇,据1930年台湾总督府所存寺庙台帐统计,共有117座。台湾省文献委员会自1958年至1960年举行了宗教调查,刘枝万依据调查资料于1960年6月发表的《调查表》统计,共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