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李登辉上台后,为了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他要求在参加国际组织、处理与外国的邦交问题上套用两德、朝韩模式。今年6月朝韩首脑会晤期间,台湾又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对此,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两德、朝韩模式无法解决两岸问题。”事实上,台湾问  相似文献   

2.
杨毅周 《台声》2001,(9):1-1
台湾新领导人上台以后,推行了一条“没有李登辉的李登辉路线”:对岛内,以所谓“本土化”为名,大搞“文化台独”,拒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试图制造台湾人的“国家认同”;对外,疯狂购买军火,加强“台独”外交,以强化对抗大陆的实力;在两岸关系上,否认两岸两会的“九二共识”,拒绝一个中国原则,继续推行“戒急用忍”政策,继续拖延、阻挠两岸直接“三通”。事实表明,台湾当局新领导人所走的,实际上继承李登辉的分裂主义路线,其最终目的就是试图把台湾从中国领土分割出去。 一年多来,台湾当局所推行的这条李登辉路线给台湾的老…  相似文献   

3.
李登辉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讲演中再一次宣扬他的“台独”理念。他不仅声称要给台湾以新的“定位”,而且提出“要向不可能事物挑战”。那么他究竟要向什么挑战? 李登辉赴美前曾一再声称,海峡两岸目前是“分裂分治”,“大陆主权不及于台湾,台湾主权不及于大陆”。并有台湾官方人士跟着补充,要以“大陆代表大陆,台湾代表台湾”的模式参与国际活动,加入国际组织。李登辉返台之日又表示,台湾“目前最欠缺的”是成为“一个有主权的国家”。寥寥数语,道出了李登辉的真实用意,他所要挑战的首先是“一个中国”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鼓吹“两国论”的台湾前“总统”李登辉下台、坚持“台独”立场的民进党骨干分子陈水扁上台后台湾形势及走向分析的基础上,揭露了“台独”分子陈水扁阻挠台湾与大陆统一的种种伎俩,探索了台湾回归祖国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1999年,李登辉提出“两 国论”后,克林顿提出 了“三个支柱”(一个中国、和平解决、积极对话);2001年初,小布什上台执政后,虽然口头上继续承诺一个中国政策,但力图使“战略模糊”变为“战略清晰”,向提高与台湾实质性关系的方向发展。近年来,美国政府修正、调整对台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谁都知道,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领土主权不容分割。可是,李登辉在7月9日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说成是所谓“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其要害是否定一个中国原则,目的是企图以“两国论”修改台湾地区的所谓“宪法”和“法律”,以所谓的“中华民国”名义实现“台湾独立”合法化,把台湾从中国领土和主权中分割出去。这是李登辉对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原则的彻底否定和严重挑衅,是他十多年来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和“台湾独…  相似文献   

7.
所谓“法理台独”,简言之,就是“台独”势力企图从“法律”上确定“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并否定“台湾与大陆同属一个中国”的行为。其主要手法包括“修宪”、“修法”等。这一行为从李登辉主政时就已开始,陈水扁上台后更将之推向一个新阶段。目前,“法理台独”已成为对包括广  相似文献   

8.
比利时是欧盟所在地,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盟议会均在此办公,因此,布鲁塞尔成为欧洲的政治中心。李登辉“执政”后期抛出“两国论”,推出一波又一波分裂祖国的活动,其“台独”路线从隐蔽走向公开。但是,台湾当局很清楚,要实现“台湾独立”,单凭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借助国际反华势力以及企图遏制中国崛起的国际势力,因而不惜重金把台湾问题“国际化”。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  相似文献   

9.
试论台湾政党制度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瑞添 《桂海论丛》2001,17(3):62-64
台湾政党制度经历了四个时期的演变与发展 :蒋介石逃台后对国民党的“改造” ,蒋介石继续保持蒋家王朝的梦想 ;蒋经国时代的“政治革新” ,“小蒋”、“政治革新”的做法及其局限性 ;李登辉“宪政改革”的本质及对台湾政治局势的危害 ;民进党上台及其对台湾政局的影响 ,今后台湾政局必然陷入一种动荡不安的时期。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在蒋氏父子、李登辉时期的中华民族政策,认为尽管蒋氏父子坚持其反共反人民的立场,但在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方面的政策措施是值得肯定的,李登辉上台后搞"两个中国",主张"台独",是完全违背中华民族利益的.  相似文献   

11.
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陆委会”就李登辉的“两国论”发表书面说明,诡称“两国论”是从历史等观点“对既存事实作明确说明”。本文通过对台湾的地理、民族、文化及中国历代政府对台湾的管理等大量历史事实,证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李登辉抹煞“台湾属于中国”的历史枉费心机,其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相似文献   

12.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公然宣称,台湾当局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与此同时,秉承李登辉的旨意,台湾当局有关方面某些负责人立即帮腔附和,声称两岸关系已从“两个对等政治实体”明确为”两个国家”,两岸会谈也就是“国与国会谈”等等。这一对两岸关系及台湾定位问题上的新的言论和立场,再一次暴露了以李登辉为首的台湾当局一贯蓄意分裂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政治本质。李登辉赤裸裸的分裂言论,激起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极大愤慨和同声谴责。李登辉鼓…  相似文献   

13.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公然宣称台湾当局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这一赤裸裸的分裂言论,再一次暴露了李登辉彻底否定一个中国的原则,蓄意分裂中国领土和主权,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政治本质。李登辉的分裂言论不仅破坏了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给香港、澳门回归后中国的完全统一设置了新的障碍,是对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原则的严重挑衅,而且也成为台湾岛内"明独"和"暗独"合流的交汇点。1.民进党是岛内公开"台独"势力的主要代表。自1986年9月成立后,民进党就一直以"台独"为目标。特别是李登辉上台后,在其暗中支持和怂恿下,先后公布"中国政策";提出"抛弃大中国统一情结";规划"新台湾地图";参与选举新"国旗"新"国歌";叫嚷"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台独”挟洋自重,妄图分裂中国,近来已到丧心病狂程度。中国何以出现李登辉、吕秀莲这样的民族败类?众多原因之中,一个最不可忽视的原因,是有股汉奸情结。当年光复台湾,本应彻底铲除殖民主义的土壤,但蒋介石的反共意识压倒一切,服从美国的远东战略,对台湾五十年的“皇民化运动”不作认真清算,结果养痈遗患,让阴魂不散的汉奸情结演变为今日的台独势力上台执政。汉奸情结衍生李登辉和吕秀莲这样的怪胎,留下“台独”这样一条祸根,为那个企图领导世界、阻遏我国发展。亡我之心不死的霸权主义国家“打台湾牌”提供工具。如“台独”…  相似文献   

15.
陈斌华 《台声》2000,(7):16-17
5月20日 ,台湾新领导人己经正式就任。从台湾新领导人上台后发表的讲话 ,及其近一段时间内的若干言行看 ,台湾当局在处理“后李登辉时代”的两岸关系上 ,仍将延续“李登辉路线” ,一方面继续回避甚至否定一个中国原则 ,拖延与大陆对话谈判 ,抗拒统一 ;另一方面 ,打着“四不”、“民主”、“人权”的幌子 ,以隐蔽的手段搞实质“台独”。因此 ,在一段时期内 ,两岸关系将是曲折、复杂、多变和相对脆弱的。台湾当局将“以拖待变 ,抗统渐独”台湾新领导人在讲话中 ,一方面声称在任期内不会宣布“台独”、不变更“国号”、不举行“统独公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台湾政局发展浅析仇开明台湾政局目李登辉上台以来,以“宪政改革”为核心,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和调整,对台湾政治、经济及社会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93年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既包含了台湾国民党内部及各政党之间错综复杂的分歧和斗争,也穿着...  相似文献   

17.
李登辉是两岸紧张局势的“动荡源” 李登辉上台10年来,两岸局势几次风云变幻大都与其有关。他总是拿台湾同胞的身家性命当政治赌注,拿台湾的前途当儿戏,惟恐两岸关系顺利发展。作为一个政治家,首先要代表民意、体察民情。台湾同胞现阶段的最大心愿就是保持现有生活  相似文献   

18.
刘墨 《两岸关系》2001,(11):3-4
冠以所谓“台湾独立”之名的分裂活动,从一开始就是在台湾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领域中同时进行的。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台独”势力的发展,台湾文化领域中的分裂活动趋于猖獗。李登辉背弃一个中国原则后,同样也在文化领域进行分裂活动。去年5月台湾当局新领导人上台后,分裂活动已经遍及台湾各个文化领域。有人称之为“文化台独”,也有人称之为“去中国化”或“脱中国化”。两种概括,都指的是服务于“台独”政治目的的文化分裂活动。  相似文献   

19.
默言 《台声》2001,(4):1-1
最近,日本右翼人物小林善纪的漫画书《台湾论》中文版在台湾出版。此书公然歪曲历史、美化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借李登辉、许文龙等“台独”媚日分子之口,宣扬“皇民化”意识,鼓吹台湾“去中国化”的分裂言论,遭到了海峡两岸有识之士的同声谴责。   《台湾论》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小林与李登辉个人的访谈,近四分之一的篇幅奢谈台湾的认同、民族主义、台湾的大血统及台湾的历史等。第二章“李登辉对日本的爱”是让日本右翼人士最感“欣慰”的部分,也是李登辉汉奸嘴脸的大曝光。在书中,小林不但将李登辉视为日本遗产的保护者,还希…  相似文献   

20.
4月8日,台湾召开“国统会”第14次会议,李登辉就大陆政策作了主要报告;台湾“陆委会”、“‘外交部’”及“国安局”负责人也对相关议题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在这些讲话中虽有些许新的提法,但台湾高层仍没有改变“分裂分治”、“两个中国”的市场n其一,李登辉等仍在顽固坚持两岸是“两个对等政治实体”的错误主张。在讲话中,李登辉再次回避“一个中国”原则,声称“两岸关系的发展,必须从对等分治的历史与政治现实出发”;“在推动两岸关系时,应坚定国家的生存至上,人民的安危与福祉优先的立场”。台湾“陆委会主委”苏起在其报告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