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张军 《中国法学》2007,4(4):160-179
文章从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发展考察入手,对非公有制经济宪法地位、民商法地位和刑法地位的变迁作了梳理与分析。作者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法律地位变迁的历史演进昭示我们: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确认、维护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法律制度,必须与国家和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现代社会条件下的非公有制经济,具有形式上的私人性质与实质作用上的社会公共属性之双重属性;在法律制度上,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私人性质,需要科学、严格、合理地规制;对其社会公共属性,应予科学、严格、平等地保护;应当与时俱进,慎重、积极地推进有关非公有制经济的科学立法,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观念、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2.
我国宪法上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从宪法规范上看,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虽然性质不同,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二者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应当受到平等保护。基于国家的宪法义务,国家在立法、公共政策制定等不同领域,应当维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落实非公有制经济的宪法地位。从新中国历史来看,非公有制经济宪法地位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宪法视角探讨非公有制经济的演变、规范结构及实践功能,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增强经济发展的预期,推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黄志 《中国司法》2007,(8):93-94
宪法是非公有制经济这一概念产生的渊源。依据宪法,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构成的公有制经济而言的经济形态。考察宪法的发展历程,由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到明确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承认到充分重视,这既是对改  相似文献   

4.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2次会议通过了对我国现行《宪法》的第4次部分修改。《宪法修正案》中把《宪法》第11条第2款“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有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的规定修改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这样的修改,全面、准确地体现了党的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既鼓励、支持、引导,又依法监督、管理,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精神;也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实际情况,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修改标志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了较前更加全面、更加可靠的宪法保障。应该看到,为了进一步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修改后的宪法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关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规定,使这次宪法的重要修改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滕宏庆  李建波 《河北法学》2005,23(9):107-111
新中国宪法是在经济立宪时代中诞生和变迁的,因此,在立法者设计、宪法规范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之间,就形成了最紧密、最根本的关系.通过考察中国宪法50年来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发展的重大影响--既可以引发和促进,也可以全面遏制--从而提出宪法参与(非公有制)经济应有界限.  相似文献   

6.
韩大元 《法学家》2005,(3):10-15
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国家政策的形式,把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放在一个平等的发展平台上,落实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根据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国家经济制度的基础和主体,但它并不排斥其他非主体经济所有制的合法存在.现阶段,除了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之外,我国还存在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等多样化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了正确理解"意见"的基本精神与实施途径,有必要分析非公有制经济在宪法规范上的地位及其变化过程,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宪法基础.  相似文献   

7.
叶志伟 《行政与法》2004,(7):110-112
我国宪法对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给予充分的保护,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保护却经历了一段坎坷。本文第一 部分把宪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保护按时间分为四个阶段;第二部分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宪法应该对非公有制经济与 公有制经济进行平等保护并对其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8.
论非公有制经济的宪法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海坤 《法商研究》2004,21(2):26-32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而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宪法保护具有客观必然性。而我国现行《宪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保护尚存不足 ,这既有体制方面的原因 ,也有观念、意识方面的原因。因此 ,需要对现行《宪法》进行必要的修改 ,以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宪法保护。  相似文献   

9.
论完善保障非公有制企业融资的金融法治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孟洲 《法学家》2005,(3):19-23
为落实2005年2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的各项方针政策,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种障碍.目前,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就是一层障碍.造成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复杂的,但非公有制企业在融资中处于弱势地位、遭受不平等待遇无疑是其中重要的原因.要消除这层障碍,必须将<意见>中关于"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的政策转化为法律规范,发挥金融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调整功能与保护功能;必须尽快建立相关的金融法律制度,完善支持和保障非公有制企业融资的金融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宪法已确立了非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权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我国刑法是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部门法之一,但是现行刑法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保护还明显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魏刚 《法制与社会》2012,(28):249-250
本文从检察机关的职能定位、宪法精神、国际视野等方面分析检察机关参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预防工作的依据,并从教育、制度、廉政文化等方面探讨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市的非公有制经济陆续得到恢复和发展,兰州市委、市政府陆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兰州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贯彻实施,兰州市非公有制经济也步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范进学 《北方法学》2009,3(3):24-29
现代国家与社会的法律发展,皆是以宪法发展为核心而递次展开的,凡是缺乏宪法发展的法律发展很可能就是畸形的和扭曲的。所以,宪法是法律发展的核心与关键,法律发展必须以宪法发展为旗帜。在法律制度创新和学科研究发展中,宪法思维与宪法意识不能缺席,我国法律能否获得健康、稳定、持续性的发展,取决于法律职业者所应当具有的宪法思维与宪法意识。而在法律发展中,如何使宪法具有实效,是当下亟待解决的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角度考虑,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规定的私分国有资产罪存在以下三方面不足:第一,此罪名主体要求的局限性,暴露出刑法因主体原因而不能发挥其应有功能的弊端。第二,此罪名犯罪对象按刑法规定仅限于国有资产,因其犯罪对象的局限性影响了刑法的实际调整作用。第三,对非公有制经济保护的乏力。我国宪法明确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同时宪法也规定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外资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应为相同的市场竞争者,理应受到法律包括刑法的平等保护。同样的法律待遇,现行刑法将私分国有资产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却没有将私分非国有资产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无疑产生了不平等的现象,反映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  相似文献   

15.
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以及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必须实行的各项重要的方针政策,是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从的根本准则.新宪法的全部内容中,有一条贯彻始终、起着重要提挈作用的基本指导思想.宪法的指导思想既是制定宪法的出发点,又是宪法本身的核心内容,还是宪法的各项条款丝毫不可违背的指导原则.它处在制约宪法各项内容的地位,所以十分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宪政建设论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认识宪政应当把握宪政初始的、本原的含义,即以宪法来合理分配和制约权力。而判断宪政的基本标准就是宪法是否得到认真实施。宪政建设是建设法治国家、建设政治文明以及制度强国、兴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强中国的宪政建设,必须认真对待宪法,高度重视宪法的监督实施;必须加强和改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高度重视宪政的具体制度、具体程序的建设;必须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相似文献   

17.
按劳分配是我国宪法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和劳动制度,其当代意涵需要从经济改革的角度加以阐发。经济改革为宪法按劳分配规范设定了演进主义的解释立场,改革的实践与需求构成解释宪法按劳分配规范的主要依据。经济改革引入了市场经济体制,重构了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也改变了按劳分配的制度环境。在与制度环境适配的过程中,按劳分配的规范意涵不断丰富。按劳分配亦服务于重要的宪法目标和宪法价值。新发展理念入宪意味着创新和共享成为新的宪法价值目标。对于按劳分配规范的解释,应与效率、创新、共享三大目标实现衔接互构。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与宪政制度在深层上是相通的 ,宪政制度在其产生之初就不限于在一国的范围之内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国际经济关系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正由于此 ,国际经济领域呼唤一套全球性的宪法制度 ,而当今的WTO的基本框架和核心规则符合了宪法性的一般原则 ,正适合于担当此任 ;与此同时 ,长期困扰学界的国际经济法的概念与范围问题亦可迎刃而解。当然 ,要成为世界经济的宪法性制度 ,WTO还有待于在内部机构设置及权力配置、所涉领域、运作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经济变迁过程中宪法秩序特征入手,探讨了宪法对于经济发展的保护以及规范,并分析了经济以及宪法秩序的创建与发展趋势。对有效应对经济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宪法制度,形成良好的制约管理机制,优化社会整体环境,实现持续全面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楠 《法制与社会》2011,(7):168-168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着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宪政是以宪法为依据治理国家的民主政治。宪政建设是建设法治国家、建设政治文明以及制度强国、兴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强中国的宪政建设,必须认真对待宪法,高度重视宪法的监督实施;加强和改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高度重视宪政的具体制度、具体程序的建设;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展党内民主;并且必须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