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言堂     
百言堂福肚·公肚·草肚胡忠仁有位农民朋友,曾拍着自己肥大的肚子说:“我这肚子,要是长在干部身上就是福肚,长在我身上就是草肚了。”说完引来一片笑声,无独有偶,前不久,我与一位干部朋友闲谈,言及身体,他拍着弥勒佛般的大肚,不无得意他说:“有一点我比你强,...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12,(12):62
史铁生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上帝的寓言》中说,有好心人劝我去庙里烧烧香,拜拜佛,许个愿,说那样的话佛就会救我,我的两条业已作废的腿就又可能用于走路了。我说:"我不信。"我既非出家的和尚,也非在家的居士,但我自以为对佛一向是敬重的。我的敬重在于:我相信佛绝不同于图贿的贪官,也不同于专制的君王。佛仅仅是信心,是理想,是困境中的一种思悟,是苦难里心魂的一条救路。中国信佛的潮流里,似总有官的影子笼罩。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12,(12):62-62
史铁生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上帝的寓言》中说,有好心人劝我去庙里烧烧香,拜拜佛,许个愿,说那样的话佛就会救我,我的两条业已作废的腿就又可能用于走路了。我说:“我不信。”我既非出家的和尚,也非在家的居士,但我自以为对佛一向是敬重的。我的敬重在于:我相信佛绝不同于图贿的贪官,也不同于专制的君王。佛仅仅是信心,是理想,是困境中的一种思悟,是苦难里心魂的一条救路。中国信佛的潮流里,似总有官的影子笼罩。  相似文献   

4.
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相似文献   

5.
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相似文献   

6.
快乐每一天     
《党课》2010,(4):127-127
我对佛说:让所有的朋友永远健康快乐! 佛说:好.但只能四天! 我说:好,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佛说:那还是三天吧。  相似文献   

7.
秦川牛 《党课》2008,(9):126-127
朋友给我讲了一件事:最近气温很高,他随单位领导去基层送清凉,协助基层的几名员工布置慰问现场,在拉欢迎条幅时,一名员工抬头看了看条幅上“送清凉到一线”的字样,笑着说:“你送清凉到一线,却整哥们儿我一身汗……”  相似文献   

8.
《党课》2006,(3):79-79
升职后的你可能会很困惑:你坦诚相待,有人会以为你软弱可欺;你以心换心,又有人说你虚伪。你叹息:我该怎样去换取朋友、同事的信任和好感呢?  相似文献   

9.
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去拜访96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我知道他是研究佛教的,便问先生:"你信不信佛?"他说"不信。"我又问:"宗教为什么还会存在?"他说:"因为科学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剩下的只好求助宗教。"又问"宗教到底何时能消亡?"他说:"恐怕到共产主义社会也消亡不了。人的心理问题没有那么简单。"佛教在中国,就是这样,许多人信,许多人不信。各有各的理由,各有  相似文献   

11.
你爱吃苹果,我不送鸭梨。你没电风扇,连夜送家里。你不听忠言,我就送蜜语。研究心理学,向来有造诣。钱由公家出,我就费点力。心血不白花,一本求万利。说我献殷勤,那是他妒嫉。讽刺诗——心计@张瑞征~~  相似文献   

12.
学会忘记     
一天晚上,我去看望一位遭人诬陷的朋友,吃饭时,朋友接了个电话,我听出来是有人要告诉朋友诬陷他的人是谁,朋友说你千万别告诉我,我不想知道。我有些诧异,朋友解释说,知道了又怎么样?有些事不需要知道,有些事需要忘记。我很赞赏朋友的豁达。人生  相似文献   

13.
正前不久,一位担任党支部组织委员的朋友对我说,他干党务工作快两年了,感觉自己到了"瓶颈期",想不出什么创新管理和组织活动的好点子,不知该怎么办?我曾担任多年基层党支部书记,这种感受我也有过。我对他说:"做一项工作,感觉自己到了‘瓶颈期’,说明你有更高的追求,希望实现自我超越。其实,顺利突破党务工作‘瓶颈期’的关键,就是要沉下心来换位思考。"  相似文献   

14.
1991春,一位来京开会的朋友递给我一个笔记本,要我为他的儿子随便写几句话或几个字。翻开本子一看,多是超超玄箸困知勉行自出新意的肺腑之言。面对这些不刊之论,我迟疑了。算了吧,别误人子弟! 不料这位朋友不依不饶,连乞求带强制,非写不可。并启发我说:“写你这一生感受最深刻最痛切的出自胸臆的箴言……”  相似文献   

15.
《当代党员》2008,(11):56-58
江云同志: 你好! 读罢你的来信,我深有同感。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然而,世间万象,朋友种种,往往是“成也朋友,败也朋友”一你在信中表达的对朋友既怀渴望之意,又生害怕之心,我认为,你道出了当今干部交友中的一大困惑,很值得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6.
送箢子     
猛不丁一说箢(yuan)子,年轻的读者或许已不知它是何物了,让我给你说分明。这个箢子,是用白藤条编的一种类似筐子的器具,形似元宝,两头翘,中间凹,可背可挎的。农村里面,走亲串门儿若要带吃的东西,一般都用它盛着,看上去很干净,很庄重。你的亲戚中,若有结婚或生孩子的,需要送喜礼,也须用它盛,沂蒙山管这种活动叫“送箢子”。  相似文献   

17.
一次,有个朋友送我两张故宫午门广场的演唱会门票,告诉我是VIP,我很兴奋地带着母亲去了,自认为很有面子,但是我的位置其实离舞台很远很远,只能从大屏幕上看看。我抱怨说这是哪门子VIP,位置太差,朋友说那些更好的位置叫做VVIP。  相似文献   

18.
<正>讲求诚信,于我而言,从来都是热乎乎的。年轻时,总是对身边的伙伴和客户说一定得诚信办事,不能为了眼前这点芝麻丢了将来的西瓜。那时候,讲求诚信的方法很"土",就是靠自己的人情、义气,靠一颗滚烫的心。那时候的人情和义气也算管用,你对我实,我就加倍地对你诚,老朋友老交情大概就这样随岁月积累下来。工作多年来,也确是对诚信执著如一,把经销商当朋友当哥们看,谈合作谈生意,更看作是兄弟间友谊长  相似文献   

19.
<正>讲求诚信,于我而言,从来都是热乎乎的。年轻的时候,热血青年冲劲足,为人处事多少有点好高骛远,对眼前的诱惑不屑一顾,总是对身边的伙伴和打交道的客户掏着心窝子说,可一定得老实、诚信办事啊!不能为了眼前这点芝麻丢了将来的西瓜,更不能咱自己人糊弄自己人!那时候,讲求诚信的方法很土,就是靠自己的人情、义气,靠一颗滚烫得可以融化朋友的心。那时候的人情和义气也算管用,你对我实,我就加倍地对你诚,老朋友老交情大概就这  相似文献   

20.
《北京支部生活》2010,(5):70-70
我因一件债务纠纷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很长时间了,仍然没有等到判决结果。我的一位朋友说:“你本人到被告人的家中见啥拿啥,能顶够你的欠款就行。”请问,我可以像我朋友说的那样做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