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中国古代小说,却因历史、社会及小说自身的诸多因素制约和影响,地位低下,体式多变,且概念不清。  相似文献   

2.
段春旭 《学理论》2010,(2):117-118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海洋文学中,"海洋小说"是一种十分值得关注的文学形态。《镜花缘》是一部古代海洋小说。它的海洋观念既延续着我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又有所发展与升华。一方面,小说中以中华文明为正宗,以此对照、辐射海外文明,另一方面,表现了时人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的状况。此外,小说中也着重刻画了外贸商人的形象,反映了当时的海外贸易情况,以及海外华侨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小说的产生是史传分流的结果。尽管小说已经形成自己的体制与特点,但对史传的师承却不绝如缕。本文拟就《史记》与《儒林外史》在结构模式上的承传与重构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4.
尹福俭 《学理论》2009,(24):54-55
中国古代小说的产生是史传分流的结果。尽管小说已经形成自己的体制与特点,但对史传的师承却不绝如缕。本文拟就《史记》与《儒林外史》在结构模式上的承传与重构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5.
李婕 《学理论》2012,(5):116-117
被今天的中国人称之为"小说"的这类著述,如同任何其他事物一样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漫长萌芽、成长和变化的过程;而古代先秦至清代小说理论的生成演化则更是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小说观念的形成过程和演进随着创作实践的不断成熟而由简单走向繁复,由零散走向系统,由模糊走向明晰。  相似文献   

6.
自1991年以来,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内,宁稼雨先生连续出版了三部专著——《中国志人小说史》、《〈世说新语〉与中古文化》、《魏晋风度》。从三部专著的选题不难看出著者学术思想的发展与演变,即由单纯的古代小说研究,走向了小说与文化之关系的研究;由小说内在因素的研究,走向了小说外在环境的研究。就像所有的研究者一样,宁稼雨先生之所以在学术生涯开始之初,就选定了志人小说作为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7.
《斩鬼传》是明末小说《西游补》的影响下,在清初出现的一部集魔幻、讽刺、荒诞、写实于一身的小说,它是神魔小说创作的一种新形式。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小说,长期以来并未得到研究者应有的重视。试从《斩鬼传》作者的考证、版本和刊行、文本的纵横比较研究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希望使《斩鬼传》得到更好的研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人们经常从史书、小说、戏剧、电影中看到有关中国古代处罚犯人、使用刑具的内容时,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疑问:铁器出现以前,手铐和脚镣怎么戴?林冲脖子上戴着枷锁,脸上刺着字是什么惩罚?中国古代的绞刑同西方的是否一样?千刀万剐、五马分尸是传说还是历史上真有这样残酷的刑罚存在?“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究  相似文献   

9.
北京大学出版社正陆续出版陈平原和夏晓虹编的《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我以为是件可喜的事情。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小说和中国诗、文一样源远流长,是古代史官记言记事的发展。但它一直为封建士大夫所鄙视,处于卑下的地位,不列九流,不入四库。小说由明至清乾隆时期是繁荣的,道光以后趋向衰落,而至晚清又特别兴盛起来,超过以往任何历史时代。这个时期中国资本主义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思想文化的改良运动走向高潮。改良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都重视小说。康有为诗:“我游上海考书肆,群书何者销流多?经史不如八股盛,八股无如小说何。”又说:“方今大地此学盛,欲争六艺为七岑。”可见当时小说之盛,康有为直以为小说可与《六经》比高。梁启超更具体地论述了小说的社会教育作用,推尊小说“文学之最上乘”。特别是梁启超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剧作、翻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常常将许多记述个人见闻的笔记丛谈之类杂书,纳入说部之中,把它们视为小说。此类作品,由于大抵是当时人记述当时事,有不少记载是亲历、亲见、亲闻,所以较有文史价值。记得章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小说一大奇书的《金瓶梅》,最早版本是明万历庚戌本,但不幸早已亡佚。1931年,北京琉璃厂宝文堂购得一部全本《金瓶梅》,后人称之为万历丁巳本。这是存世的完整的《金瓶梅》最早版本,因而很快震动了当时北京的学术界。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其中诸葛亮的形象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三国演义》对诸葛亮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军事上的运筹帷幄,思想上的深谋远虑,刻画得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狐鬼小说多。它们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以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代表,故事连篇,文采华焕;一种则以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下称《阅微》)为代表,串成笔记,叙事简洁。一般大都看重《聊斋》,不大齿及《阅微》;尽管也曾有少数人认为《阅微》文笔清畅质切,在《聊斋》之上。其实这种轩轾都是不确切的,因为它们走的是两条路子,各具特点,互有千秋。《聊斋》走的是小说的路子,《阅微》呢,却可以说是一部中国的古代寓言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体系中的轴心性的制度。对于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研究是近来学术界的一个热点。本文从讨论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含义范围出发先后分析了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两种不同的形态,解释了这一制度背后隐藏的精神,及其转化问题。指出了汉代以后的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14)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大制度创举,它有效地摆脱了以血统和出身作为选官标准的人才选拔制度所带来的危害,使人才选拔制度走上了公平、标准化的发展之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生顺应了特定时代的发展需要。虽然它在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弊端丛生,但是其对于中国古代社会所产生的积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较客观地论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所产生的积极意义,从而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名。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是中国社会的一个转型期,社会变化大,发展最快,其过程也极其曲折复杂,中国的小说作家们在这一时代的浪潮中思索、探求、觉醒和创造,推动着小说创作和小说艺术的发展.小说反映社会生活,小说主题必然折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题材小说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化过程,它与中国社会的转型同步,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化倾向.  相似文献   

17.
黄巍 《学理论》2013,(23):240-241
"穆桂英"是戏曲和小说中的人物,是中国民众熟悉的一位勇冠三军的女英雄。在中国古代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文化意识中,能成为"穆桂英"式的女性人物可以说是寥寥可数。而"穆桂英"形象在中国民间大量产生,并成为一个时代尊崇的女性形象则是在"大跃进"运动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劳动力的严重短缺,客观环境要求女性必须像男性一样参加社会劳动,在媒体报刊和实际生活中,"穆桂英"女性形象逐渐增多,并成为歌颂女性勤劳勇敢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35)
中国古代廉政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基石。从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特征以及历史启示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面对我国当前反腐倡廉的严峻形势,挖掘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精华,探讨中国古代廉政思想的现代转换,弘扬中国古代优秀廉政思想的生命力,对于遏制腐败蔓延的势头,重塑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构建廉洁的社会氛围,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廉政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根亮 《学理论》2010,(24):186-187
古代小说中描写了各种各样的自杀方式,这些自杀方式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与自杀者的地位和性格有一定关系,也有助于认识古人面对死亡时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 ,通过对古代西方政治学与古代中国政治学的比较分析 ,指出古代西方政治学直至发展到近代都具有开放性、批判性和创制性的特点 ,而古代中国政治学所显现的则是封闭性、御用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基于此 ,发展当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学 ,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古代中国政治学研究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传统 ,批判地借鉴古代西方政治学研究中所具有的开放性、批判性和创制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