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德笔 《创造》2003,(5):26-27
村民委员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形式之一,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举。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有利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好的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相似文献   

2.
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是我国农村现实的需要,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有助于充分发扬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在建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中,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和尊重群众等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创新活动方式,推进村级党组织建设,健全村民自治组织,进行制度创新及提高村民政治法律素质等。  相似文献   

3.
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使这项涉及农村改革、稳定、发展的重大政治任务落到实处,在实际工作中,要着重念好“求真,搞活、抓实”六字经。 认识和指导思想上要“求真”。乡镇党委、政府一把手要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列上重要议事日程。村党支部、村委会要充分认识到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是农村广大群众应该享受的权利,要妥善处理村党支部、村委会与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之间的关系,要真正做到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而不是领导群众。广大群众和村民代表要真正认识到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中国正在民主、法制的大旗引导下前进,村民要…  相似文献   

4.
2004年笔者到杭州市桐庐县凤川镇和建德市梅城镇对 11个村基层民主实践情况进行了访谈, 从中看到农村自 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实施后, 经过1999年和 2002年两次民主选举, 广大村民的民主意识被广泛激活, 基层民主政治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一、呈现出的特点第一, 村民参选热情空前高涨。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迅速推进, 群众渴望管理集体事务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贯彻实施, 正合人民群众的心意, 村官由自己选举, 充分体现了自己的意愿。因而, 广大农民表现出空…  相似文献   

5.
关于村民委员会建设的几点思考□代琦作为农村最基层的自治机构——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委会)的建设,是建设农村基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效的途径之一,既能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管理集体事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推动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又能充分体现我...  相似文献   

6.
村民自治,是在党的领导下亿万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是农村改革的重大成果。深入贯彻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全面推进村民自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实行村民自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城乡基层政权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都要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把实行村民自治的  相似文献   

7.
农村村民委员会在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现村民自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了它的发展历程,得出了两个结论,即尊重农民的创造性和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大力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依据《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结合当前实际,提出了保障村民委员会建设顺利进行所要着重处理好的三种关系,即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及其与乡 (镇 )人民政府的关系,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关系,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农村村民委员会建设与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新涛 《理论月刊》2000,(11):53-55
农村村民委员会在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现村民自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了它的发展历程,得出了两个结论,即尊重农民的创造性和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大力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依据《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结合当前实际。提出了保障村民委员会建设顺利进行所要着重处理好的三种关系,即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及其与乡(镇)人民政府的关系,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关系,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加强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村民委员会建设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伟大创举,是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实践。近年来,河北农村村民委员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提高村民素质、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从而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李东雷 《人民论坛》2011,(12):76-77
加强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村民委员会建设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伟大创举,是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实践。近年来,河北农村村民委员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提高村民素质、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从而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村民自治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 ,促进了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但是 ,我们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成绩不能估计过高 ,村民自治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对实行村民自治的意义认识不足。一些同志认为村民素质差 ,不能实行自治 ;有的民主意识不强 ,认为村官民选 ,村财民理 ,村事民管 ,会削弱基层党组织的领导 ;有的把宗教、家庭、派性问题对村民自治的影响看得过重 ,怕出乱子 ,影响经济发展 ;个别人思想偏激 ,认为“自治”就是“自由”,片面强调民主就是老百姓说了算 ,不要集中 ,不要法纪。2 .民主选举还不规范…  相似文献   

12.
鲜开林  史瑞 《人权》2013,(1):41-45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作为农村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三年一次的村民委员会选举,既是农村村  相似文献   

13.
刘有明 《当代广西》2005,(11):40-4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充分尊重党员和群众的意愿,保证农村党组织直接选举制度落到实处,是扩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如何找到一条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扩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路子,开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工作的新局面,扶绥县为此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4.
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改了原有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试行 )》 ,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这标志着我国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加强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建设 ,对于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村民自治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村民自治及其组织形式———村民委员会 ,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随着我国广大农村的改革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是我国农村政治、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2016年,重庆市第十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全市8000多个村的村民委员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的要求,顺利完成了换届选举. 选举的大幕已经落下,新一届村级班子走马上任,农村进入了“后选举”阶段,创新基层治理,在法治的轨道上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美好新农村,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期盼.  相似文献   

16.
《村民自治制度和农村党组织领导方式调适》是一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前期成果。王国琳教授认为,村民自治制度是适合中国农村发展现状和农民政治承受力的基层民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它与共产党的执政本质所决定的国家政权民主建设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文章指出,村民自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对党的领导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必须积极探索村委会直选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秦建明 《现代领导》2008,(12):23-23
农村党员是党的农村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的主体,尊重农村党员主体地位,扩大基层党内民主,对于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江苏省太仓市各级农村党组织在深入推进农村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落实农村党员民主权利的新途径新方法,加大实现党员民主权利的载体建设和机制创新力度,有力地激发了广大农村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传出一个明显的信号:2006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将以巩固和扩大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健全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为主线,以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阵地建设为重点,切实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文件提出,要着眼于管理民主和农村党组织与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解决,切实加强基层组织,提高党员素质。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改进农村党组织的组织设置、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有序推进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执政党这一有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架构下 ,党与国家机构、民主党派或其它社会组织的关系 ,是各种政治关系的枢纽。在广大的基层农村 ,在多达百万计的村落 ,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关系则以村党支部(农村最基层的政治领导机构)与村民委员会(本社区公共权威或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为主线。能否理顺这一关系 ,是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推进以村民自治为主体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关键。一根据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最基层组织 ,是村各种组织(包括村民委员会)和各项工作(包括村民自治…  相似文献   

20.
冯甲伟 《现代领导》2009,(10):25-26
近年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积极推行新型民主治村模式——村党组织加强领导、村代会科学决策、村委会认真落实.创新权力结构、规范议事程序、依法民主治村、推进基层民主管理进程,给农村村民以科学的民主。佳木斯市957个行政村中有711个村已经推行了新型民主治村模式,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74.3%。如今.在佳木斯市农村,村党组织是村民的顶梁柱、村代会是民主决策的主渠道、科学决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佳木斯市农村民主治理盛宴的主打菜——健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透明的村务公开制度、畅通的民意表达渠道、规范而有效的代表履职考评办法.为解决“三农”问题奠定了组织基础,见证着我们党始终注重加强自身建设的丰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