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喋血悲歌     
这天,贺红早早地起了床,心神不宁的她一个劲儿地在客厅转圈儿。上午10时,当钟声就响的一刹那,她似乎听到了一声清脆的枪响。她知道由自己“导演”的悲剧就此定格,两个与自己有过爱恨纠葛的男人都已成为孤魂野鬼。不知过了多久,她艰难地睁开那双美丽的大眼睛,那悲惨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2.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两县一市的老百姓,认识她的可真不少。不管男女老少,路上遇见她,都会亲切地喊她一声“奶奶”。她就是解放前西双版纳车里宣慰使司府的公主孟罕凤,现在的全国妇联执委、西双版纳州政协副主席刀美英。刀美英,傣名孟罕凤。1932年出生在西双版纳勐遮的一个土司家  相似文献   

3.
“把关爱留给更需要的人”合阳小区第一党支部书记杨巧凤是一位年届79岁高龄的老党员。她是党总支梅露仙书记的好帮手,她的古道热肠在群众中有着很好的基础,居民们更愿意亲切地喊她一声“杨阿姨”。  相似文献   

4.
某妈,牵女儿走在路上,后面跟了一串儿手持黑塑料夹的男女,一路追着唤:大姐,小姐,姐姐——叫这么甜,是想让她周末带孩子去上一堂免费的网络教育课。孩子妈坚决不停下脚步,抱定信念一直往前走。孩子死拉住妈,拖着哭腔喊:我要去!我要去!场面仿佛当年高玉宝喊:“我要上学。”这个自  相似文献   

5.
    
写下这个字,端详半天,才发现它是个"喊"。喊从口从咸,从"口"不消说,人干事总离不开嘴巴,尤其是中国人,自古如斯,于今尤烈;从"咸"就不好理解了。以前我猜测"喊"有"咸"字会否是仓颉造字时大发诗兴,把自己弄得像今天的诗人们那样听觉与味觉模糊,互相"通感"起来。近读小说《喊山》才发现这个猜测是何等荒谬!其实仓颉早就洞见到生活的苍白与乏味,因此用"喊"这个字提醒人们给生活加一撮碘盐,日子有了咸味就会变得好受一些,一如《喊山》中那些质朴的僻壤山民,面对苍茫群山总要拉响长长的几嗓子,盘桓在黄土道上的灵魂因此而不再孤独。身边的国粹派又在提醒我,该说说洋人的日子也寡淡乏味呀!我说是的是的,但我没有出过国,所以  相似文献   

6.
这是发生在湖南境内美丽的桃花江畔的一个真实故事,婚礼前的一声爆炸,4条生命灰飞烟灭,婚礼成了葬礼。  相似文献   

7.
喊泉 四川酉阳铺枧槽沟山麓有一处泉水,平时是干涸的,如有人对着泉孔喊几声或用石头在泉边敲几下,就会有水流出。 含羞泉 与喊泉相反,四川广元龙门山有一泉水,一有振动,泉水就悄悄退去,过一些时候周围平静  相似文献   

8.
滚烫的冰     
太阳无情地晒着,我束紧腰带,漠然地站在厂门口。心里烦极了。人们出入时主动掏出工作证,我懒得看,便挥手请便。我一个大小伙子来干保安门卫工作,有啥出息,谁看得起呢? “冰棍,雪糕。”一声吆喝,打断了我的沉思。我一看,又是她。前几天她硬给了我几个雪糕不收钱跑了。结果让同伴说是我的相好。怎么她又来了。稍走近,她说:“喂,你别在这儿喊了,去别处卖吧!”她说:“我在大门外边你也管吗?”我没话说了,瞪了她一眼。她却又笑着说:“宝鸡人真有意思。”“你咋知道我是宝鸡人?”  相似文献   

9.
这个家庭走了一个罪犯,来了一个警察小思琦住在北京市郊区一幢居民楼里,这个年仅11岁的孩子,今年刚好上小学五年级。在她刚满月的时候,爸爸就因为盗窃罪被判了刑,妈妈扔下她不知去向。她只有和7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奶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腿脚也不太好。懂事的思琦心疼奶奶,也可怜自己,没有爸爸妈妈,就像没有阳光、没有月亮,日子过得很难。有一天晚上,思琦刚钻进被窝就听见有人敲门。奶奶刚打开门,便一阵哆嗦,手里端着的一只碗“砰”的一声掉到地上。“奶奶,您怎么了?”思琦慌慌张张地钻出被窝,跑到门口,这时,她也…  相似文献   

10.
如果世上真有天使婴儿,邰丽华是一个。睁开黑亮的眼睛第一次张望时,医护们便赞叹这个女婴的美丽;发出第一声啼哭,父母便认定,女儿有唱歌的天赋。 意外却不期而至。 一次高烧中,丽华失去了听力,随之,甜美的歌喉也关闭了。这时,她只有两岁。 舞蹈,是我的另一种语言 7岁的丽华和同龄孩子一起开始了学习生活,只不过,她进的是聋哑学校。 在父母师长的呵护下,丽华快  相似文献   

11.
刚去美国的时候,我觉得那儿的人好像都特别绅士,我还没走到门前,就有人面带微笑帮我开门。我想这或许是西方人讲究“女士优先”的缘故吧,于是就满足地径直穿了过去。一段时间我特别享受这一“待遇”。慢慢地我发现,规矩并非如此,而是“后来者优先”。凡是公共场合有门的地方,总会看到这样的情形:走在前面的人,推开门后都要回头看看后面有没有人进门。他/她会扶着门让后面的人进去,而后面的人进去后,也总要向扶门的人说声“谢谢”,并接着扶。我去孩子学校,特别留意观察,我给后面的小学生扶门,发现没一个不说“谢谢”的。无论在学校还是商店门口,很少有人进去后一甩门扬长而去的。  相似文献   

12.
八面来风     
丢失孩子父母心如焚 寻婴广告招来人贩子 金崇明从浙江来北京做生意,住在马家堡地区,4月3日晚,因生活琐事与还差两天就到预产期的妻子方香春吵架。方香春一怒之下,竟挺着大肚子出走。 深夜11时许,她独自一人走到南三环草桥附近,行至一片工房外时,突然腹部剧痛,靠着墙根和一棵老树产下一婴。 可能是当时吓晕了,又想去找人,方香春糊里糊涂地把孩子放在原地,扶着院墙往小巷南边走。蹭出100米开外,她回头看见一男一女正弯腰抱走地上的孩子。方香春拼命去追,但产后体虚的她既跑不动,又喊不出声,眼睁睁看着人家把孩子抱走了…  相似文献   

13.
姜波 《中国减灾》2011,(10):54-55
2007年3月21日,某幼儿园一名四岁的孩子因为吃包子时受惊吓发生哽噎,结束了幼小的生命。 事发当天上午11点左右,某单位幼儿园的餐厅还没到开饭时间,三个孩子不知怎么窜到了餐厅。看到桌上摆着一盘盘香气诱人的小包子,其中一个孩子禁不住抓起一个包子就往嘴里塞,这时旁边有个小朋友喊了声“陕跑啊!老师来了!”这个孩子连吓带噎,没跑两步就倒地,痛苦不堪。老师来后发现孩子脸已憋紫,抱起孩子就往医务室跑,在路上孩子就没有了呼吸,老师不会急救措施,终究回天无术……  相似文献   

14.
备课卡片     
生活中的小强者黄洁是福建省厦门市杏林区曾营小学学生。十岁那年,她患了牙龈细胞癌。刚住进医院,她以为自己是牙痛,很快就可以治好返回学校,所以医生的安排她都懂事地听从。接受化疗和放疗,引起的反应非常难受,她没有叫一声苦。治疗一过,她就拿起课拳学习。医生不让她多看书,她就在没有人时偷偷地看。当她从妈妈的时常掉泪中,知道了自己病情的严重时,她没有大哭大闹,而是勇敢地接受了事实。手术前一天,她看出妈妈正在伤心,反而劝慰妈妈。还要求妈妈答应她,出院后,体息两天,就让她上学。黄洁在手术台上与医生配合,没有哼一声。在场的  相似文献   

15.
上前方     
1945年夏,我在延安七里铺边区保安处的菜园子种菜。8月14日晚,已是午夜时分,我们都熟睡了,忽然被一阵喧哗声惊醒,急忙跑出室外,伫立静听,渐渐分辨出喧哗声来自新市场方向。反转身进屋披上衣服,就向新市场奔去。跑到半路,喊声听清了,原来是一句接一句的“日本投降了”!我们加快脚步,挤进人群,跟着喊:“日本投降了!我们胜利了!”看得出这是无准备、无领导的自发游行,是群众久久企盼一旦到来的激情迸发。接着又有人喊:“共产党万岁!”大家也一声高一声低地跟着喊。一晚上就重复着这么几句口号,而且越喊越振奋,游行的队伍越来越长。当年的新市场…  相似文献   

16.
孩子的真话     
<正> 朋友骑车上班,要过一个陡坡。一个有雾的清晨,他急着上班,很快的从坡上冲下,不料想从路旁跑出一个小女孩,他刹车,但还是挂着了她的衣服。小女孩显然是吓着了,坐在地上半响没起来,他下车扶起她。后面赶过来一个老人,大声对朋友喊:“你别走!”老人一把扶住小女孩,问她有没有撞着,小女孩摇摇头。老人不信:“真的没有撞着?”小女孩还是摇摇头。老人对朋友说,她可能是被你吓着了,我们上医院去检查一下。小女孩说:“爷爷,我真的没有被撞着。”小女孩还是被老人带到医院,经过检查,小女孩只是手上被擦掉了一块皮。朋友最后主  相似文献   

17.
那一天上午,我到郑州市北下街派出所办事,要找的民警到管城公安分局办事去了。另一个民警告诉我,她下班前会回来的,要不你等一会儿吧。等到 11时多,要找的民警还是没有回来,我就问:“她到底回不回来了?”这个民警说:“她说是还回来的,我给她打个传呼吧。”正这时那民警回来了,打传呼的民警放下电话,告诉她有人找,并向她说明了事由。事情几分钟就办好了。   这似乎是一件很平淡的事,在我坐在派出所户籍室等人的过程中,同样平淡的事一直平静地发生着,要户口证明的,拿着介绍信找一个人的住址的,入户口的,办完事说声谢谢,…  相似文献   

18.
无悔之约     
贴在墙上的大红喜字, 永远在她心里鲜亮地 保存着。而那相爱到白头的誓言,犹如重若千斤的承诺,支撑着她的生命。1947年的中秋那天,对于当时的年轻护士顾念祖来说,是一个梦幻般美丽的日子。因为她与从军的同乡易佑铭喜结良缘,相约白头到老、永不分离。  相似文献   

19.
中国泉水奇观喊泉四川西阳铺视槽沟山麓有一处泉水,平时是干涸的,如有人对着泉孔喊几声或用石头在泉边敲几下,就会有水流出。含羞泉与喊泉相反,回川广元龙门山有一泉水,一有振动,泉水就悄悄退去,过一些时候展围平静了,泉水再重新流出。珍珠泉贵州安平县城西有五泉...  相似文献   

20.
火中真功     
1999年8月22日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 ,阳光明媚 ,鸟语花香 ,这样的日子令人心情都舒畅了许多 ,但对于乌鲁木齐铁路分局车务段职工张玉忠的母亲朱怀珍来说 ,可是个不祥的星期天 ,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危急场面将永远铭刻在她心头。下午6时许 ,乌鲁木齐铁路分局保安公司的两名保安员毛永勤和成勇强正在火车西站西园街做着市场管理工作 ,就听“砰”的一声巨响 ,毛永勤回头一看 ,旁边一栋五层楼的二楼冒出了滚滚浓烟 ,火光时见。只听得许多人一边往外跑一边大喊“着火了 ,着火了” ,毛永勤跑过去问纷纷跑下楼的人 ,“哪一家着火了 ,赶快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