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犯罪活动也在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中立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网络中立原则旨在确保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不对特定的信息或数据进行区分对待,保障用户的网络访问权利。然而,一些人认为,网络中立可能会为网络犯罪提供遮护,使得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成为可能。本文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为视角,探讨网络中立在刑事法律框架下的边界和限制。首先介绍网络中立的概念和原则;其次分析网络中立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之间的关系,并讨论网络中立原则是否应适用于涉及刑事处罚的行为;最后提出有效建议,以平衡网络中立与网络犯罪打击之间的关系,维护网络安全和个人权利。  相似文献   

2.
基于融媒体背景,在厘清高校突发事件和网络舆情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新时代高校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网络舆情治理能力要以掌握大学生群体网络行为特征为基础,优化网络舆情治理机制为核心,强化网络舆情治理手段为关键,回归网络载体的宣传本质,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共生,最终提升立德树人成效。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发展,网络侵权现象层出不穷,网络服务提供者更是侵权责任的首要承担者,本文从网络服务提供者界定,到网络侵权类型、法律构成要件入手,分析当前网络服务提供者在侵权责任中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具有明显虚拟性特征的网络在应用发展中,形成了网络虚拟财产这一新型财产表现形式。为规范网络虚拟财产的应用,本文以网络虚拟财产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网络虚拟财产的应用和发展情况进行简单介绍之后,着重从维护个人财产的角度,探讨优化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保护制度内容的措施,希望能够为规范网络服务环境,提升网络服务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志方 《法制博览》2023,(10):34-36
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人们的生活、学习乃至工作都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网络技术的普及是一把双刃剑,尽管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但人们的个人隐私也越来越容易被泄露。只要使用网络,个人信息暴露的情况就会存在。而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由于技术漏洞、管理缺陷或人为故意造成个人隐私被非法使用的概率就非常高,这对我国的隐私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下,我国既要在司法上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还要在公法领域对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进行探讨和研究,如此才能进一步制定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于我国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让我国公民能够更加安全地使用网络。而本文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保护公民网络隐私权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视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限制网络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在未成年人接触网络的过程中,家庭、学校应给予正确,积极的引导,国家、社会应当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7.
赵文婧 《法制博览》2023,(13):49-51
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迅速崛起,网络交易成为我国当前主要的交易形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网络交易安全问题也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民商法的应用能够维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交易的公平,保护网络交易安全。文章详细分析了网络交易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民商法保护在网络交易安全中的价值和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电子通讯产品的普及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大众化,广大公民的言论自由有了更为广阔的平台。"网络民意"在这个平台上"呼风唤雨",显示了巨大的力量,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舆论势力,这个强大的舆论势力似乎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影响着司法的实现。在近来发生的许多司法事件中,网民通过各种网络手段参与到事件的进展中,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事件的看法、评论,甚至谩骂攻击,使一件普通的司法事件发展成为一件网络事件,并不断通过网络舆论助推着事件的发展。但是,在一个网络基础已经基本建立的时代,司法公正的实现需要网络民意的支持,网络就是沟通民意与司法工作最好的桥梁也是实现民意的最好契合点。  相似文献   

9.
李冰雪  李岩 《法制博览》2015,(4):117+116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捷发展,网络交易中侵权现象大量出现,由此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作为网络交易中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其是否应当在网络交易中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本文基于该问题进行探讨,从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是否实施了侵权行为及其主观过错为出发点,探讨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的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0.
张攀云  郭敬伟 《法制博览》2022,(10):125-127
如今我们已经迎来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暴力事件也愈发严重.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暴力所带来的危害性和社会影响都非常恶劣,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网络暴力,将会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本文从法社会学视角下,对网络暴力规制的现实问题和完善路径展开了研究,对网络暴力特征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分析了当前网络...  相似文献   

11.
黄承坤 《法制博览》2021,(4):159-160
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网络的出现使现代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转变,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网络信息安全等问题也会频繁发生,特别是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主要群体,时常遭受校园网络诈骗.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面对校园网络诈骗罪频繁的发生,需要我国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网络诈骗罪的规定.基于此,本文以校园网络诈骗罪为切入...  相似文献   

12.
王海军 《法制博览》2023,(26):21-23
随着互联网、自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意识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青少年不仅是网络信息的创造者,也是网络信息的影响者,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不断影响着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本文在分析学校学生网络意识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多个方面提出学生网络意识安全教育的对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安全观,维护学生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3.
张萌 《法制博览》2024,(7):142-144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跨国网络犯罪现象的频发。基于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传统的刑事管辖原则在网络环境下显得捉襟见肘。尽管学者们在理论上提出诸多管辖理论,但各有不足之处,无法有效解决跨国网络犯罪的管辖权竞合问题,由此将会引发国际冲突,对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重大损害。因此,本文以跨国网络犯罪的基础理论为出发点,分析当前跨国网络犯罪管辖权所面临的困境,通过对跨国网络犯罪管辖权相关学说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以期遏制跨国网络犯罪的发展以及危害。  相似文献   

14.
网络亚文化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的网络世界,亚文化发展迅速。笔者在分析了该种文化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后,从技术、法律等方面提出数条控制对策,并由此引伸出对网络自杀、网络感情以及网络婚介等相关网络文化现象的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15.
对网络犯罪研究的关键是明确网络犯罪的定义和将其有效明确地分类,笔者研究了大量的网络犯罪案例,在本文中给出了网络犯罪的比较系统、综合的定义并且阐述了网络犯罪显著的特征,然后分析了大部分网络犯罪分类方式的缺陷后,给出一套比较清晰细化的分类模式,这对网络犯罪的进一步研究具有其特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网络科技不断发展,网络消费已经慢慢地走进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网络消费的方便快捷、价格公正、品种多样等优点让其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网络消费在满足人们各类需求的同时,也对网络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提出了挑战.因此本文通过对消费者网络交易中权益法律保护的研究,分析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针对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  相似文献   

17.
庄海涛 《法制博览》2023,(18):83-85
网络暴力的行为本身就具有群体性较强、煽动范围较广、单方面欺凌等特征,这种暴力行为与传统的暴力行为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会对受害者带来不可预想的人身和财产威胁。而在现代网络技术如此发达的背景下,为了有效抵制网络暴力现象的出现,为我国的网民营造一个更加良性和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国家网信办在2019年年底正式发布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并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在该规范中强调了对于网络暴力行为要依法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目前,我国的刑事法律中虽然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寻衅滋事罪以及侮辱诽谤罪具有一系列明确的规定,但是这些刑法惩处规定,大多数都是针对传统的暴力行为而设定的。为了有效抵制网络暴力现象,更应该将当前社会中热门的网络暴力现象作为研究案例,被纳入到相关的刑法体系中,这样才能够在解决网络暴力行为时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是分析了网络暴力刑法规制目前存在的困境,并且就网络暴力刑法规制构建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进一步完善网络暴力刑法规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网络拍卖和传统的拍卖并不是一样,而是在传统拍卖中有机融入了网络元素,但是在融合的过程中,网络拍卖经常遇到各种法律纠纷,面临多种法律风险,因此本文就主要针对当前的网络拍卖所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赵丹丹 《法制博览》2013,(1):222+178
随着现今网络世界的发展,网络上的法律问题也渐渐多起来,尤其是网络侵权问题更是多有发生,与现实中的侵权问题相比,网络侵权案件在地域管辖的确定方面较为复杂,这是因为网络世界的范围更广,遍及全球,而且主要是靠数字传输,而侵权案件需要特定的法院处理,两者之间存在矛盾,故需确定网络侵权案件的地域管辖。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16,(17)
正如何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进一步提高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广州在近日召开的市委十届九次全会上提出了"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的新战略。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通过城市交通网络、信息网络、产业网络、创新网络、人才网络和生态网络,全球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集聚扩散,城市的枢纽带动力和网络连通性直接决定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促进要素自由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